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八月: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客座作家:郭強生) · 第三天

幽魂的句子

木谷人右
·
·
IPFS
·
「心靈的習性之一,是編織駭人的想像。」«Uno de los hábitos de la mente es la invención de imaginaciones horribles.» Jorge Luis Borges, “La Biblioteca Total,” Sur no. 59, 1939(〈總圖書館〉,《南方》雜誌第 59 期,1939 年)

《通天塔圖書館》中有那麼一句耐人尋味的句子,與我一樣鍾愛博爾赫斯的讀者一定會問:到底是哪一句呢?事實上,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市面的中譯本中,其緣由且請聽我娓娓道來。

初讀《通天塔圖書館》時,我對整篇小說都感到疑惑,並沒有特別留意到那一句的存在。重讀兩三遍後,我才初步熟悉全文的脈絡與段落大意,但文中有一行,始終讓我費解,且帶有一種與上下文語意落差的突兀感(見《小徑分岔的花園》中譯本第80頁,第三行)。

中譯:確信一切都有文字紀錄在案,使我們喪失個性或者使我們自以為了不起。

提出翻譯疑慮本身似乎有些「不敬」,因為上文作者正好問道:「讀者是否確實懂得我的語言呢?」然而出於求證的好奇心,我仍翻查了英譯版本,果然在語境上與原意有明顯差距;進一步核對西班牙文原句,確認英譯更貼近原義:

英譯:The certitude that everything has been written negates us or turns us into phantoms.

原文:La certidumbre de que todo está escrito nos anula o nos afantasma.

Afantasma,好美的詞。作為動詞的意思是「使…化為幽靈或幻影」。(心裡頭也就此埋下學習西班牙語的種子。)

篤信一切已有記載,使我們被抹煞或化為幽魂。

或許,正因為圖書館(或者說宇宙)是無限的,存在的每個個體才得以獨立且獨特吧。

無限的宇宙週而復始,就如奧維德的《變形記》那樣被後世參考、改寫、複製。說不定,所謂獨特的我們正在活著過去或未來某個人百分之百相同的人生。我們的存在,是否只是「通天塔圖書館」裡某本書中某一段或某幾句的投影?

二零二五年六月八日記,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修訂再登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木谷人右李佑,無子,化名木谷人右。 飾演過輕食便當店職員、聲學類硬體工程師、台北爵士酒吧店小二;如今在香港教孩童「唱歌仔」。 舞台上下,皆為人生;演繹人生之時,願在人間書下我行我素之舞。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極短篇小說|《浪花枯朽防波堤》

黑麥練習曲

《百年孤寂》因此又多了一層小說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