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
第六天
分享一件不被主流標準斷定好壞,而你覺得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想了好久,想到兩次經驗。
1
進研究所第一門課,要做調查報導。我連基本的採訪寫作都還沒修過,完全憑著自己的直覺找題目。報題時,想了很久,從生活每日必經過的捷運站發想,提了一個高齡清潔工的題目。後來,下個學期回頭修採訪寫作,有次作業要寫人物,我想來想去,最後報了一個,我家山腳下賣地瓜的阿公,加起來訪了十個小時吧,那一陣子,我每天回家或出門,經過就蹲在阿公旁邊聽他過去的怎麼北上打拼、做過哪些工作、環境時代如何。
兩門課的後面,老師都給我很正向的回饋,甚至對我發問,好奇我為什麼對「老人家」這麼有興趣。當下,我答不太出來。我也不清楚,每天出門,可能目光都剛好落在一些,大多數人不會關注的小事、小人物身上。
不過,因為老師提問、給我反饋,我才開始好奇自己的關注,也算是踏上一條慢慢認識自己的過程。偶爾會在獨自通勤時,後設的回想今天一切的決定,是出於哪些原因,並進一步思考自己的價值判斷可能從何而來。
2
今年暑假和一群喜歡生態的陌生人,去印尼爬火山,找好幾種高海拔豬籠草。
我很開心自己經歷這趟旅程,並且也和家人、朋友們一同拓展視野,更進一步親近東南亞國家、認識當地豐富的文化。回來後,也對東南亞有很大的興趣,找了書來讀,偶爾想到,就google一下當地新聞。
然而,每每朋友想知道我這趟旅行發生什麼趣事,當我講起蘇門答臘的食衣住行,不知道是我講故事能力不夠好,還是如何,好像都會讓朋友們皺眉,不可置信我怎麼允許自己在那麼混亂、不夠整潔的環境下存活一個月。不過,我很是感恩,我也沒想過自己人生會經歷這些,度過之後,我可能會用盡一切珍惜生命中這麼可貴的一段時光,因為大概難以複製。
-
認識自己是一條漫漫長路,而我也期待自己雖持續受環境、社會影響,卻不失去某種非主流的眼光,但願創造這美好世界也造我的主,與我同行,保守我的心,讓我在更認識祂的過程,也更認識祂造的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