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重構生活 · 第三天

Day 3

hope hong
·
·
IPFS
·

第三天的guideline

分享一個在生活中,可以讓你安頓下來、感到平靜的小儀式或活動。

在平常的日子裡,你會做些什麼,去尋找解放的出口?描寫一下當中的過程、細節,例如是身體的節奏、心情的變化,讓你能夠喘口氣的情節。

我想到幾個:散步、逛菜市場、爬山、換個地方閱讀。

自大學進城唸書至今,七年過去了,生活方式改變不少。像是,以往在小鎮生活,最常坐在爸媽摩托車後座到處溜噠,現在除了以公車、捷運維生,剩下就靠我那一雙腿。城市提供最大的便利是交通。有了捷運與公車,人類基本上就能到達太多地方。不過現在出門必須加上腳程時間。以往我常嫌棄離公車、捷運站還要走路十分鐘的地方,直到我自己搬到離捷運站大約走路十分鐘的小坡上,換來高品質、安靜的居住環境後,我才逐漸發覺徒步走走的美好。

舉個例,前段時間,因為爬山雙膝肌腱發炎,我花了三週去附近診所復健。診所說在附近,也不真的附近,大約是三站公車站、2/3站捷運站的距離,離家大概走路二十分鐘。有時候復健完,我決定徒步穿越老街,走往大馬路,再上一小段坡回家。我發現,其實行走的速度才是人類最合宜的節奏。

這樣的步伐,讓我的目光來得及四處觀望。看這條老街有哪些我尚未發掘的老商店,哪些招牌有經汰換或重疊的痕跡;今天那個機車行外頭,怎麼沒擺兩小堆地瓜賣?蔬果店怎麼只剩一些進口水梨,沒了散裝的奇異果和上回的橘子?還沒走到米粉湯,會先聞到長時間用菜頭大火熬煮的濃郁湯頭氣味,抬頭,像是老師檢查作業般,關心一下店裡今天生意如何⋯⋯。

兩年前,我曾在日記or somewhere寫下,之所以這麼愛在城市裡找尋那種很台灣味的小吃、逛菜市場,是想在都市裡找到我來自城鎮的連結。

我這幾年養成一個興趣,就是在大城市裡找尋傳統菜市場,連出國都是,我總覺得這個地方百分之七十以上反映當地人的衣食文化等。想到這個暑假,和朋友去了一趟蘇門答臘。有一天早上當地華人帶我們到華人區的菜市場吃早餐。雖然餐館裡絕大部分都是華人,但當地與印尼多元種族的文化高度融合,幾十年下來,很難清楚劃份菜單上的每道菜,哪項代表誰,不過還是可見一斑。像是炒粿條,印尼文也是kwetiau;麵就寫mie。華人的菜市場,最後面還留有一小小區豬肉攤。從它分到在這麼偏僻的一小角,就可知在其他全是穆斯林的地區,菜市場大概看不到這麼一攤。

噢,說到印尼。我今年第一次去印尼,為了和一群朋友去爬山,看高山植物。老實說出發前,我在台灣很少爬山,沒有任何負重登山的經驗,我完全出於報復性旅遊,不小心亂入專業生態團。發現的太晚,只好硬著頭皮跟著攻頂,不想成為大夥兒的拖油瓶,死命撐著有限的體力,跟上隊伍。最後順利攀上許多座火山,也成功挑戰單攻爬升1600的高山,看到絢麗到令人窒息的賈桂琳等豬籠草。

七月底,我從雨林帶著意外的禮物回台,就是我全身長滿了肌肉!(大小腿、手臂都是,還是某天我洗澡的時候莫名其妙發現的)因此回台後,我看很多郊山都覺得簡單,現在很喜歡自己偶爾爬個小山,當作散步。雖然挑戰性不及蘇門答臘,不過踏入山林,變成好吸引我的事情。一進到山裡,受各樣高矮植物包圍,呼吸著非常清新的空氣,手碰觸那些貼著山壁、溫柔的蕨類,我的臉龐無法停止洋溢笑容,身心也隨之放鬆許多。即便爬得滿身大汗,仍是充滿喜樂,也很滿足,有稍微拉扯在蘇門累積出來的肌肉。

這時又更慶幸住在離山不遠處,出門往左,過個吊橋就有座小山可爬,春天還有螢火蟲;向右,也有另一座小山,天氣好可眺望平時眾人上學、工作的盆地,還有好幾條路徑,可供上山下選擇,很好玩。

若沒有完整時間、適合的天氣走進山裡充電,更簡單的方式便是挑本散文或小說,到不同空間閱讀。

奢侈一點,拎本書出門,找家地圖上存很久、感興趣的咖啡店嚐鮮,讀個書再回家;不然就是去圖書館。再懶一點,只是從臥室出去到客廳的陽台也可以,或是窩在客廳書櫃一隅,地板鋪著一大塊如豆腐的沙發墊。也不知是哪個阿姨家裡淘汰的沙發,留了這麼一大塊飄來我這裡。剛好,讓我每次一屁股坐下,靠牆便能讀上二十分鐘,換個姿勢,再二十分鐘。有時讀一讀,失去時間感,渾然不知過了多久,直到窗外灑落進來的光線轉橙,才驚覺日頭西下,該起身翻找冰箱剩些什麼,隨意煮碗湯或麵當晚餐。

喔,偶爾出門,像是週日下午,只要天氣晴朗,我也會到學校裡的草地上,或坐或躺地拿出包裡帶的書,隨處閱讀。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到了草地,我總愛把鞋襪脫了,紮實、確實地讓腳ㄚ子踏在青草地上。有次聽我媽做直銷的朋友說,人體踩在土地上,會獲得一些能量。我是沒什麼研究,因為我本來就喜歡這樣光著腳在草上,這樣就足夠我獲得心情愉悅的能量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ope hong碩班唸好久的人,常處逃避與產生心流的中間?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Day 5

Day 4

Da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