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
「分享一個職場上的焦慮感,它如何影響到你的情緒,又或讓你重新思考與選擇?
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職場渡過,可能你曾想離職,又或決定離職後經歷過焦慮、迷惘,再度出發,寫下這些會有共嗚的經驗吧。」
我還沒有什麼職場經驗,一直以來都在讀書,偶爾像是個自由工作者,替幾個單位撰稿。我一直很享受到處採訪、寫稿、賺零用錢的生活,直到有次幫一個新的單位寫稿,第一次弄得灰頭土臉
那次的經驗是,由平時熟識的編輯幫我攬下這份聽起來長時間穩定的人物寫作,聽起來目標不難,壓力也不會很大。不過等我第一篇寫出來後,編輯交給上面的主編看就退貨了。中間溝通有那麼點不流暢,不過我也只覺得是我的問題,還沒抓到主編要的是什麼
直到訪了第二篇的受訪者,交了一版,給編輯改完,倒沒有太多意見,只是把我的文字修了一些,凸顯編輯檯本身對這名受訪者的刻板印象。我沒想太多,想著讓受訪者也看過,再一併修改。沒想到受訪者氣到不行,在電話裡罵了大概一小時吧,文章裡一直強調他的個性、凸顯過去特殊經歷,那不是他的意思,乾脆撤稿
我傻眼了,我都花這麼多時間寫好了,怎麼可以說撤就撤?我跟他道歉了不下十遍,試著要緩和他激動的情緒,後來一個個字跟他核對,一面也再三跟他說明一些新聞寫作的慣例
後來又搞了不知道幾版,他妥協,我更是妥協,編輯也怕了,我叫他不准再動這篇一根毛。總之,那篇文章我再也不想翻了,從被改到妥協之後,很多文句都不出自於我
這過程我很挫折,我既不希望受訪者連一點信任都不給我,同時又希望編輯檯不要再堅持改稿,喔,我甚至還沒去追究是否編輯檯先流傳我第一版的初稿,所以受訪者是從別的地方收到他覺得寫得亂七八糟的編輯檔…。總而言之,我讓受訪者都發洩在我身上,我也都吞下來,不過我也開始對編輯產生更深的戒備
後來第三篇的受訪者,也因為一直喬不好,編輯檯覺得我採到的東西不能用,他們後來自己才修改受訪者名單,不過我也因此跟第三個受訪者鬧得很僵,唉,這是我寫稿以來,第一次覺得這份工作還是要看金主臉色啊,同時又不想要讓多方人士失望、受傷,但就是好煩躁,非常想要逃避
最近跟這個編輯剛結束一個長期的合作,老實說,這段時間他很少再發給我其他案子,我也不敢奢求之後還會有什麼機會了。唉,所以這個故事,基本上不是個離職故事,而是逐漸失業的故事,哈哈⋯⋯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