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孕期開始準備,讓產後哺乳更順暢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
·
IPFS
·
後來,我才發現自己根本好傻好天真,以為哺乳是自然而然,實則沒這麼單純!

(原文刊載於生動盟官網)

作者:池依林

池依林,生動盟會員也是兒童繪本創作者,對女性生育自主及親密哺乳深感興趣,2019年順利居家生產成為新手媽媽,產後在為母與人妻的各種煎熬日常中求生存,希望自己能逆轟高灰的女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如何在孕期中開始準備哺乳。

先說結論,若妳是健康的孕婦,孕期與其研究花錢買什麼嬰兒用品,建立哺乳觀念絕對是優先到不能再優先的選項,因為寶寶一出生就要吃了!當新手父母已經非常手忙腳亂,相信我,妳不會想在這種時候擔心寶寶吃不飽、含淚擠奶一小時只有兩滴、哺乳問題求助無門。

孕期之初,我跟大部分的媽媽一樣,「希望餵寶寶喝母奶」、「有奶就餵,沒奶也不勉強」、「哺乳應該是本能吧?」……後來,我才發現自己根本好傻好天真,以為哺乳是自然而然,實則沒這麼單純!

有鑑於耳聞許多女性友人的哺乳經驗,多不乏「痛」的回憶,不管是石頭奶、乳腺炎、乳頭受傷……實在不想產後還要受這些折磨,決定先做功課,了解哺乳到底怎樣可以不痛?對哺乳的認識因「怕痛」展開了。

身邊的哺乳媽媽是我取經的首選,不怕開口問很重要,以前覺得害羞的話題自己當媽後已經禁忌全無,大致了解媽媽友的痛點跟甜蜜點後,我開始積極排除痛點問題。除了追蹤哺乳專家的粉絲頁、潛水哺乳媽媽社團、閱讀書籍之外,自己覺得獲益最多是產前教育及參加母乳支持團體。以上,都是「孕期」就開始做的事!是我產後哺乳之路順暢最關鍵的原因。

個人歸納三大重點如下:

一是建立正確哺乳觀念,了解泌乳機制。不用擔心自己沒奶,其實可能只需要觀念轉個彎。

二是找到幫你解決問題的資源。不管是醫生、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或其他對哺乳有正確觀念的人,當你正在水深火熱的時候遇到問題,找到對哺乳友善、對的人、對症下藥,絕對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三是做好心理建設。哺乳是生活不是工作,觀察身體為哺育做的準備,透過跟寶寶互動的過程更了解自己,與新生活好好共處非常重要,心理建設好,被剝奪感反而能化為助力。

很感謝自己遇到非常棒的生產團隊,加上產前的準備,我的哺乳之路算是順遂。那顆甜美的果實,與寶寶專屬的親密時光,無論如何都好希望每個哺乳媽媽都能經驗到。每次積極推薦孕期媽媽了解哺乳或分享哺乳資源給遇到挫折的媽媽都搞得自己好像在賣什麼東西(尷尬),完全沒有業配也不是母乳法西斯,稍微想為負面的哺乳經驗平反一下,更衷心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哺乳,享受被寶寶需要那種幸福感,即使沒辦法順利哺乳也不會留下遺憾。


支持生動盟的工作:reurl.cc/qOzaOE

生動盟官方網站:www.birth1020.org/

生育改革政策白皮書下載:reurl.cc/E12XaK

生產講座/課程申請: neti.cc/WNKWrBx

陪伴孕產旅程的行動手冊:neti.cc/gYmv9W7

聯絡我們:bratw2015@birth1020.org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2014 年由一群長期關切孕產議題的女性所成立,針對台灣現行的生產模式,提出改革建言,進而推動友善生育的立法及相關政策、自然流產與生育統計的相關研究,推廣友生產教育以及兒童身體教育。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在助產師面前,我沒有說不出口的蠢問題

捷克產婦的守護者:聖瑪格麗特

溫柔承接:看見被忽略的傷痛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