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與音樂帶我入秋冬
這兩天台北因為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降下豪雨,氣溫驟降,前後兩天溫差近十度,總算深刻感受到入秋。反觀台南安平海邊的浪人祭仍風和日麗,不禁羨慕起南部恆久艷陽。
這篇《用不上的冬裝》短文,收錄於來自高雄的淺堤樂團主唱蔡依玲最近出版的新書《在燈暗的時候唱歌給自己聽》。我是淺堤鐵粉,搜尋一下竟然在 Matters 上提過他們七次。依玲寫的詞有種深切感受生活與生命後嘗試以波瀾不驚的幽淡口吻道出的味道,自然寫散文也飄拂這款氣息。
其實「用不上的冬裝」這句話就來自他們早期的名曲《高雄》:
把窗簾拉上/忘了這座城市
有炙熱的太陽/用不上的冬裝
白天太陽炙熱,晚上粉紅艷照。Threads 上的高雄整個週末夜晚被炫染成一片粉紅,BLACKPINK 魅力與高雄城市行銷相得益彰,看得我天龍人好生羨慕。
說到高雄,上週我幹了一件大事,邀請這兩年金曲、金音兩大音樂獎客語項目的常客——家鄉在高雄六龜的創作歌手邱淑蟬,到我們公司舉辦了一場音樂講唱會,讓大家徜徉在舒服又感動的溫柔樂聲中。她的《繭的形狀》是我這兩年非常喜歡的專輯,能獲得金曲獎得主親自獻聲,堪稱我年度最大成就。
淑蟬唱了專輯中的歌曲〈所在〉,這是寫給自己故鄉高雄的情歌,歌中唱到:
一年四季都不會消失的太陽
衣櫥裡只有一件長袖外套
唱畢我藉機表達一下在淺堤的歌裡也聽過同樣意象,沒想到淑蟬馬上說沒錯,她的靈感就是來自淺堤。原來!
這場福委會愛樂社活動最後出席了二十幾位同事,讓我很感動。事後不乏聽有人說原本是衝著可愛飯糰才來的,也有參加之前想說怎麼會請冷門客語歌手呢,就姑且一聽,沒料到卻把眼淚逼出來了,根本洗滌靈魂。
我都是說,不要先預設立場,就放心去接近,一旦接近後,感動就會進入心底。
比想像中更多同事出席、大家溫暖的回饋,讓我相信小眾語種、在地文化、落地的東西,還是有希望的。一直想在普遍冰冷、高大上的科技公司裡催化些什麼,但很難,我都知道,可還是覺得有些什麼前人留下的風範不能就此亡佚啊。
對於這場活動結果我真的很滿意,謝謝邱淑蟬、吉他手啟原與願意把靈魂交給音樂的大家。
隔了兩天,我又解鎖了另一項成就:在書店內唱歌。
三重的獨立書店「逃逸線書室」舉辦書店內的小市集,邀請親朋好友夥伴客人成為彼此有所交集的人,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一起讓閱讀、讓書店成為生活。我一向很支持茜茜老闆為了滋養這塊土地養分所做的各種促進在地文化的努力,沒想到卻是她瞧得起我,請我去店裡唱歌!其實我都是在家裡隨意彈唱,過去只有在公司尾牙這種開心胡鬧的場合表演給自己同事看,但這種酒酣耳熱的場子我亂唱也不會有人在乎。可是,去唱給不認識的陌生人聽,我還是頭一回,怕傷大家耳朵,讓空氣冷凝可是罪過。但茜茜說你就一樣當作來同樂嘛,不要有壓力。殊不知,我答應後,每天練習比平常都認真,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
因為要在書店唱,刻意挑選了幾首和書有關的歌,其中就包含了淺堤的成名曲〈怪手〉。蔡依玲的書我是在逃逸線買的,在店裡唱她的歌,順便幫推書一下,自以為瞬間把三重和高雄連結了起來。對,自以為...
茜茜說:「在書業風風雨雨不斷的日子裡,有大家陪伴的書室很幸運。」近期有河與其他書店要結束營業的消息,確實在同業與閱讀同溫層之間造成挺大的打擊,儼然又一波書店瘟,作家房慧真亦不禁感嘆「這是個作者比讀者多得多的年代。」
平心而論,平台氾濫,眾聲喧譁。貼文零成本,出書低門檻。文字數量爆炸性成長,讀字能力卻團滅式衰退。講素質顯得虛偽,勸買書反成情勒。新書店越開越多,老書店越收越多。這是什麼樣的時代,箇中原因冷暖自知,多言無益,早已如此,螳臂何需擋車,況且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問題,也無需再以古非今或恣意指教。無論如何,我仍然會繼續讀下去、支持實體書店下去,畢竟,一個地方不能沒有書店,這不應該只是句濫情的口號。
春去秋來,日子也仍然不能沒有文字與音樂。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