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早就在路上了——從人生轉折理解道家之道
一、那些道理,我都知道,但我做不到?
我常聽人說:「那些道理我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
但後來我發現,真正的問題不是「做不到」,而是「不知道怎麼做」。我們腦子裡充滿了聽來的名言、讀過的理論,甚至偶爾也能講得頭頭是道,但一遇到現實問題,就會卡住。不是不想改變,而是改變的路徑太抽象,抓不到方向。
所以我開始回頭問自己:
那些我「做不到」的事,是真的沒能力,還是因為我從來不知道可以這樣選擇?我從哪裡學會要一直忍耐?一直逞強?一直以為凡事「撐下去」就是美德?
這些問題沒有人告訴我答案,是生活教我的。
二、從「忍耐沒有用」到「選擇自己的節奏」
我曾經是那種把責任扛在自己肩上的人,覺得工作出問題一定要努力補起來,覺得不該讓老闆失望,更不該讓團隊失望。但我後來發現,忍耐其實不會解決任何結構性問題。
有時問題根本不在我,而是在體制、在制度、在合作方式。
繼續忍耐,只會讓自己疲憊、麻木,甚至生病。
我開始不再「照單全收」。不是耍脾氣,也不是擺爛,而是誠實地說:「這個結構如果不改,不管我再努力十倍也沒用。」
我學會了什麼時候該介入、什麼時候該放手;什麼是「我能做的」,什麼是「別人該負責的」。我從一個什麼都想掌控的人,變成一個慢慢鬆開的人——不是放棄責任,而是尊重局勢與節奏。
這,其實很道家。
三、從情緒困境走入鬆動:老天爺送來機會
我曾經得過乳癌第二期。聽起來像是人生的低谷,但那反而成為我重新思考人生的契機。
我沒有把癌症當成人生終點,反而是「人生延長賽」的開場。
它讓我問自己:如果人生不多了,我還要把時間耗在這種不合理的工作制度裡嗎?還要逼自己去配合那些不會改變的習慣與人嗎?
我開始想得更清楚——不是「我要什麼」,而是「我不要什麼」。
當這個清單變得清楚,我的行動也變得乾脆。工作不合就換,合作沒誠意就走。不是情緒化,而是清明。
很多人怕沒工作,但我不怕。我發現每當我真正受夠的時候,老天爺總會送來一個新機會,好像是在說:「你準備好了,就走下一段路吧。」
四、不是硬撐,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
我現在的策略很簡單:
做好我該做的,低調、不爭功,不浪費力氣在內部競爭,也不再等著別人改變。
我曾有個同事,每天沒事做也不補位,說自己「年紀大了、沒什麼好追求了」,我不再覺得生氣,只是明白這種人很多、這種結構也很多。
我選擇主動追進度,但不說,不爭功。不是怕得罪人,而是我知道我做的,是在鍛鍊我的能力,而不是替別人背鍋。
老闆看不看得見?無所謂。會不會加薪?無所謂。
我做,是為了不讓自己停滯。
這樣的工作方式,不是「混」,而是一種「無為而治」:不與人爭、不強求局勢,而是把自己的節奏抓穩,自然產生影響。
五、那些真正「道」上的人,都是後來才發現自己在走路
現在回頭看,我才發現自己一直在走一條「道家」的路。
我不是先讀了什麼《道德經》才這樣做,而是一次次在生活中撞牆、思考、放下、轉身,最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我早就在路上了。」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我知道該怎麼「亮」,也知道什麼時候該「收」。
「無為而無不為」——我放下控制,不等於什麼都不做,而是選擇正確的時機與方式。
很多人說:「我都懂這些道理,但我做不到。」
我想說的其實是:你不是做不到,是還沒走到那一步。當你真的痛過、想過、試過,你會知道,原來你已經在走這條路了。
✦ 結語 ✦
道,不是什麼高深的神祕學問;
而是生活中每一個你學會轉彎的瞬間,每一個你從混亂中做出選擇的念頭。
我們都是這樣,一步一步地,走在道上。
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