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 Twin Peaks:The Return》考察 总论(第1章~第18章)汇总解读——这是未来,还是过去?(2017-12-31)
文章译自wisteria-valle的博客文章(日文),参见:wisteria-valley.hate...
我之后大概也会选择性地翻译一些好玩的双峰学文章。
Through the darkness of future's past, the magician longs to see. One chants out between two worlds… Fire Walk With Me.
自从 WOWOW (译注:日本专门转播外国节目的卫星电视台,负责《双峰》三季的转播,对此林奇亦有耳闻,参见:welcometotwinpeaks.c...)的播出结束,转眼要半个月了。海外已经发售了蓝光套装,而在日本这边,无论是盒装发行还是租赁解禁都毫无动静。看了看亚马逊也只卖 DVD 盒装。我还以为 WOWOW 一结束就会有公告,结果这股“无风”状态一直持续着。要是像《The Entire Mystery》那样,即便是进口版也带日文字幕,那就没有意见了,但总感觉里头掺着一堆“成年人世界的缘由”。我也很想赶紧看到据说长达八小时还是六小时的未公开集,可动不动就是三万、五万日元的标价,让人不禁想:那我不看也行吧,这国家还真是有点麻烦呢。
也许12月22日发售的《最终档案(The Final Dossier)》会揭示新的解读,但那归根结底还是“弗罗斯特学”,至于从林奇的角度如何解读,目前阶段也只能回望 WOWOW 的播出内容。话说回来,解读林奇这事本身可能吗?这是个大命题。但我觉得无妨,各自按喜欢的方式去解读吧。100个人有100种解读,就有100种正确。这不正是大卫·林奇的作品吗?看不懂直接斩断,也是正确;解读为“循环”,也是正确;觉得“这全是场梦”,能想通,也是正确。这样一说,听起来像是在给自己的解读找台阶下,多少有点滑稽,但……就让我尽情地说说吧。说实话,我每一集播出后去翻别的博客,挺享受的。原来还可以这样解读啊,被人一提醒才意识到那个场面其实很重要啊,拿来和自己的理解对照,特别有意思。可是一到播完,谁都不更了,反倒让我有点寂寞。
总之呢,姐妹们,之前说过的“总论”,我就来稍微展开一下。“总论”这么一说难免自大、夸张,其实就是想从第1章到最终回,合在一起聊聊。那就开讲吧。
1.A RANCHO ROSA
每一集让我暗自兴奋的小点之一是片头字幕。这次会是什么颜色呢?把第1章到第18章排在一起看,会发现区别这么大。顺序是从左上角开始,向右递增计数。明显异色的是:
第14章 全黑
第17章 全白
第18章 全黑
这三个。尤其是14和18相同,似乎藏着某种提示。回看第14章,讲了“蓝玫瑰事件”,莫妮卡·贝鲁奇谈到了“做梦者”,杰克兔宫殿(大概)被判明是通往守日门/白屋的入口。还有戴安和珍妮E是姐妹被揭晓,消防员向安迪展露了“名为双峰的故事”的全部,另外萨拉“脸壳打开”咬断了穿“TRUCK YOU”T 恤那家伙的喉咙(参见《Twin Peaks The Return 考察 第14章 根本》)。这么一写,信息量确实爆棚。而这竟与18章相呼应,这又意味着什么?
顺着去解读,最终话呈现的是:
① 蓝玫瑰事件的结局
② 做梦者之梦
③ 守日门/白屋
我认为至少这三点被展现了。它们都很关键,细节后文再谈。我之所以敢说“最终话已呈现了全部”,理由也在此。
片头还有一处重要之处:第17章的全白。普遍的看法是,“17和18是成对的,所以片头也白与黑对应”。这当然有理。17像弗罗斯特版的结尾,18像林奇版的结尾。这样既清晰,作为叙事,17章收尾也能循环得体,之后就是“林奇世界!”了。但是,我和内藤仙人前辈一样,想提“十牛图论”。
之前也贴过,“十牛图”厉害在“第八”。其名“人牛俱忘”。意为把一切都忘了,甚至连“忘记这回事”也忘了——什么都忘却成一片洁白,用“圆”来表达。古人的厉害之处真是惊人,思想可以冲到极致,连“不画任何东西”的表达也能到极致。而这恰能对应第17章。
17章发生了什么?
① 2点53分,全员汇聚警长办公室
② 恍惚的库珀
③ 劳拉尸体消失
三项的共同点是“忘却”。③尸体消失最显眼,但不仅是“没有被杀”,而是劳拉的“存在本身被消除”,也就是“被遗忘得一干二净”的状态。那①和②呢?这和下文的解读也有关,我的看法是:“①在场的角色都并不存在”,“②他在拼命想起来”。细节后述。
这样看,从片头开始就布满了意义。再看别的:第2章和第7章的红,是因为两章都出现了“进化之臂”;第4章和第11章的蓝,对应“蓝玫瑰”相关的桥段;第13章的绿,意味着“翡翠戒指”重要。说是牵强附会也许是,但面对的是林奇。哪怕是片头,表达之中也藏着某种信息,我相信如此。
2.道吉·琼斯
回看《The Return》,其实 DVD&蓝光套装的包装已经把一切点明了。
打开盒装,库珀与恶库珀之间,出现了道吉·琼斯。林奇和弗罗斯特在包装设计上参与多少我不清楚,但这套把长达18小时的巨作极为简洁、直截地可视化的设计,很妙。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道吉·琼斯究竟是什么?”看 WOWOW 的字幕版时,它不仅会显示台词,还会标注人物名、具体音效,非常方便。但从第1章开始,一个一以贯之的点是:它一直把恶库珀标作 “道吉·琼斯”。所以我博客初期也叫他“道吉·琼斯”,但到后来库珀和恶库珀都成了道吉,弄得混乱,不得不改称“恶库珀”。话说回来,为什么恶库珀=道吉·琼斯?在配音制作时,WOWOW 理应拿到官方剧本一类的文本。就此推之,以林奇&弗罗斯特的设定,恶库珀被称为“道吉·琼斯”,八九不离十。
那么回顾下拉斯维加斯的道吉是个什么人:
姓名:道吉·琼斯
工作单位:幸运7保险(在职 12年)
事故史:至少12年以前经历过车祸
备注:1997年以前毫无存在证据
直读的话,道吉在12年前遭遇车祸,此后一直去本医生诊所就诊。如果信一只手臂的男人的说法,道吉是12年前被某人“造出来”的。何时与珍妮E结婚,桑尼·吉姆又何时出生不得而知,但“琼斯家”作为“家庭”确实存在于拉斯维加斯。并且,到了2016年,在相隔甚远的南达科他州,布里格斯少校的体内发现了道吉的结婚戒指。
不惧误解地说,布里格斯少校体内的结婚戒指,十有八九与恶库珀有关。因为斩下布里格斯少校头颅、杀害露丝·达文波特的人,除了恶库珀之外不可想象。黑斯廷斯所述“Zone 地带”事件的主谋是恶库珀,其后续便是这枚结婚戒指。为什么这么说?
① 露丝·达文波特的头部枪洞与黑斯廷斯妻子被杀时的枪洞一致
② 第2章里菲利普·杰弗里斯质问恶库珀“你见过布里格斯少校吧”,暗示菲利普也掌握了 Zone 的事件
③ 戴着道吉结婚戒指的人是恶库珀
第三点也许突兀,你也许要吐槽我刚说“被塞进去”,但我要说的是:在 Zone 事件中,黑斯廷斯说布里格斯少校口呼“库珀,库珀”后消失。那么少校为了留下某种线索,应该采取了某个行动——把恶库珀戴的戒指吞下。因此,戒指才会留在胃里。
据此可以推导:所谓道吉·琼斯,原本只是恶库珀的假名。他结识珍妮E,无论是假结婚还是“造”出的关系,婚姻也成立于恶库珀。然后,为了潜入幸运7保险,制造了图尔帕(tulpa)“道吉”。就像安东尼那套保金欺诈手法一样,用于操作理赔,从中获利输送到恶库珀名下。
此处有一疑问:那桑尼·吉姆为什么那么“乖”?这在我第18章的文本里说过,拉斯维加斯的人们大概率是“非现实”的居民(参见《Twin Peaks The Return 考察 第18章 向存在祈祷。驶向异世界。电灯熄灭!》)。这听着也许乱,但在我看来,拉斯维加斯里现实存在的,恐怕只有邓肯·托德。那前述“恶库珀与珍妮E结婚”又是什么?回想一下,与珍妮E是异父异母姐妹的戴安是图尔帕。则珍妮E也是图尔帕的可能性极高。若如此,真正与恶库珀办理婚姻的珍妮E另有其人,或已死亡。
更进一步,从叙事功能上讲,拉斯维加斯这一舞台,对应六道轮回里的“天道”,是库珀体验“十二因缘”的场域。《The Return》谜团多,但林奇式“说法”要嵌入其中,于是准备了拉斯维加斯。也因此,本应与恶库珀互换的库珀,与道吉对调了。故事推进中,破裂的夫妻关系得修复,断裂的亲子关系得改善。所谓“家族之爱”“人情味”,都在拉斯维加斯展现。某种意义上是对《史崔特先生的故事》的“升级”,将人生之美歌颂得更丰沛。其戏剧效果,在第16章达到欢欣与感动的升华,我无需多言。而最终回“回家”的场景之所以令人不能尽情欢喜,是因为我感到那是“被制造的家庭”的结局。
3.拉斯维加斯
按顺序回顾拉斯维加斯发生了什么,但始终要记住一点——邓肯·托德的存在。《最终档案》中也提到,恶库珀在拉斯维加斯的组织由邓肯·托德居于顶端,所有拉斯维加斯的黑事都由他掌控。所以, 邓肯及其周边(心腹罗杰、幸运7保险的安东尼、拉斯维加斯警方的克拉克刑警、受托刺杀道吉的罗蕾恩及手下)是现实人物。其他人物出现的场景大多属于“非现实世界”,某种意义上是与现实“同步”的状态。记住这一点,再来回顾拉斯维加斯的场景。
【第2章】
·邓肯·托德接到刺杀道吉的命令
·召来罗杰,转告罗蕾恩去安排刺杀道吉
【第3章】
——第1天(9月24日)——
·道吉与杰德在一处空屋约会
·戴着翡翠戒指的道吉被吸进红房间
·库珀从插座被转送而来
·乘杰德的车离开空屋
·吉恩&杰克刺杀失败
·抵达银色野马赌场
·连中“超级大奖”
【第4章】
·向比尔·谢克问到住处
·从经理那里拿到现金
·乘豪车被送到红门的家
·猫头鹰叫着飞走
·珍妮E一巴掌,薅着后脖颈训斥
·“失踪三天”的原道吉·琼斯
——第2天(9月25日)——
·与桑尼·吉姆相见
·松饼早餐(摆着猫头鹰摆件)
【第5章】
·刺杀失败回报给罗蕾恩
·珍妮E开车送库珀去上班
·盗窃团伙盯上了原道吉的车
·抵达幸运7保险
·会议开始,揭穿安东尼的假报告
·被叫去总裁室,交来一堆案件报告
·赌场经理被罗德尼痛打
·坎迪右手“飘飘”
·盗窃团伙三人在车爆炸中被烧焦
·拨“119”的瘾妈醒来
·杰德把315房旅馆的钥匙投进邮筒
·库珀盯着铜像的鞋看
【第6章】
·警察送回家
·与桑尼·吉姆互动
·与杰德偷情被珍妮E发现
·电话响起
·与讨债人约定会面
·在案件报告上“乱画”
·邓肯·托德收到红色方块的联系
·爆炸的原道吉之车被拖走
·艾克(“尖刺”)收到白色信封
——第3天(9月26日)——
·库珀去上班
·布什内尔社长看懂了“乱画”
·付给讨债人半价2万5千美元
·艾克刺杀罗蕾恩
【第7章】
·富斯科三兄弟来审问库珀
·库珀手刀反杀艾克的刺杀
·进化之臂现身
【第9章】
·邓肯·托德接到恶库珀的电话
——第4天(9月27日)——
·发现道吉1997年前毫无存在记录
·富斯科三兄弟采集库珀的 DNA
·库珀注意到插座
·艾克被捕
【第10章】
·坎迪用遥控器把罗德尼砸翻
·在本医生诊所就诊
·米奇姆兄弟从电视得知艾克被捕
·得知打出大奖的库珀的所在
·客厅茶几上的黑电话
·情欲高涨的珍妮E跨坐库珀
——第5天(9月28日)——
·珍妮E对库珀“神魂颠倒”
·邓肯召见安东尼
·安东尼挑唆米奇姆兄弟对付库珀
·米奇姆兄弟决定干掉库珀
【第11章】
——第6天(9月29日)——
·布什内尔解释与米奇姆兄弟的约
·布拉德利称做了一整晚的梦
·库珀去西蒙斯咖啡
·乘接人的豪车去见米奇姆兄弟
·布拉德利反复讲梦
·罗德尼左颊的伤痊愈
·“幸福的樱桃派”
·在酒吧与“大奖老太太”重逢
【第12章】
·与桑尼·吉姆玩接球
【第13章】
——第7天(9月30日)——
·库珀与米奇姆兄弟等回公司
·安东尼被邓肯看穿
·送到珍妮E那里的新 BMW 与游乐设施套装
·“简直像在天堂”
·富斯科三兄弟把库珀 DNA 结果扔了
·安东尼从克拉克刑警那里弄到乌头毒
——第8天(10月1日)——
·珍妮E开新 BMW 送库珀上班
·安东尼放弃暗杀库珀
·安东尼向布什内尔社长忏悔
【第14章】
·拉斯维加斯 FBI 接到戈登的指令,收集道吉情报
【第15章】
·拉斯维加斯 FBI 逮捕了另一个“琼斯一家”
·邓肯·托德被香塔尔枪杀
·哈奇&香塔尔吃着汉堡看火星
·库珀用叉子捅插座触电
【第16章】
——第9天(10月2日)——
·拉斯维加斯 FBI 抵达库珀家
·库珀住院
·哈奇&香塔尔被会计师击杀
·库珀复苏
·罗德尼通过黑电话爽快答应库珀的请求
·开着新 BMW 飙向赌场
·在银色野马告别
·乘豪华轿车驶向双峰
【第17章】
·拉斯维加斯 FBI 查到库珀所在
·布什内尔社长向戈登传达信息
【第18章】
·道吉回家
清单虽长,但由此可见更清楚:库珀以道吉身份度过的时间大约一周,与电影《与火同行》成了巧妙的对照。而它之所以可以断言为“非现实世界”,在于“猫头鹰”的存在与“电话”互动的方式。其间用手机或智能机通讯的,只有邓肯与罗蕾恩及其手下、拉斯维加斯 FBI,以及布拉德利包机时。猫头鹰在《The Return》中只出现在拉斯维加斯。这明显说明,库珀/道吉为体验与“虚拟家庭”的爱而被造就的世界,就是拉斯维加斯。
这是现实与非现实交错的世界,也是《The Return》的一个特征。借内藤仙人的理论,这是“生与死夹缝”的世界,所以现实可以干涉非现实。借戈登之言:“出现了,但又没出现。”借劳拉之言:“我已经死了,但我还活着。”这一理论在最终回的敖德萨爆裂开来:不止现实与非现实,连时间与人也混杂搅成一团。电影《星际穿越》把十维世界具象化,从弦论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脉络看,《The Return》同样把多维世界影像化。线索也隐约写在黑斯廷斯的主页“寻找 Zone 地带”里。简单说,是“多层次并置的维度世界”。而其核心,和《星际穿越》一样,是“爱”。
4.敖德萨
《The Return》最大的谜,毫无疑问是最终话的敖德萨。如前所述,若在第17章结束,故事可以漂亮地循环成环,看似收束。之所以没那样做,很单纯——“那样故事就完不了”。为何不能以循环收尾?
据新出的《最终档案》,在第17章抵达警长办公室后,探员塔米·普雷斯顿留在双峰,处理阿尔伯特所谓“超多维的烂摊子”的后续。既然当事人都说“超多维”,那多层维度的存在便坐实。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蓝玫瑰事件”是所有根本。
劳拉·帕尔默杀人案、之前一年的特蕾莎·班克斯案、这次的露丝·达文波特与纽约谋杀案,都被列为“蓝玫瑰事件”相关。但最核心的案情,在塔米加入小队后,阿尔伯特只点到为止。要点如下:
① 事件发生于1975年,华盛顿州奥林匹亚
② 由戈登与菲利普负责
③ 涉及“二重身”或“图尔帕”
④ 嫌疑人为名叫洛伊丝·达菲的女性
⑤ 与“蓝皮书计划”有关联
将这五点与含劳拉在内的四起杀人案寻找共通项,可以看到一个人影——“温德姆·厄尔”。按时间线逐项剖解它们如何联到厄尔,也恰好是对第14章里消防员给安迪看的幻视的解读。
A.蓝皮书计划
温德姆·厄尔与布里格斯少校一样,参与过蓝皮书计划,更惊人的是他同时也在 FBI 任职。《The Return》中布里格斯少校的存在被极度重视,但更重要的那个人物却被一句“失踪”打发,这显然不对。
回看旧作第27集,布里格斯少校说,他在蓝皮书资料里发现了厄尔的疯狂,夜不能寐。随后一段录像被播放,里头是年青时的厄尔,他对着镜头说:
“这些邪恶的魔术师被称为达格帕,他们为了恶而滋养恶,是黑暗中的化身,不讲理。对‘恶的纯粹追求’,引领他们找到滋养恶的秘密之所。其结果是邪恶之力更增。那处所确凿存在,可以进入,也可利用其中之力。它有诸多名字,最常用的叫守夜门/黑屋。你不信?你觉得我疯了?”
这个“达格帕”,在《The Return》里就是“朱迪”,应无可疑。而其核心即“实验体”。消防员告诉安迪,一切的根源是“实验体”,并且那是曼哈顿计划所打开的异维之门。厄尔在蓝皮书在任时知晓此事,并调查出诸恶之根在双峰鬼木林。且由此生出了“鲍勃”为首的从另一世界来的“小个子”、木匠(Woodsmen)、跳跃男、特雷蒙德夫人等存在。
B.1975年的事件
这里最难。我在第18章播出时曾以为:敖德萨的一切,是1975年蓝玫瑰事件的再现。也就是说,理查德=温德姆·厄尔,如何把凯莉=朱迪,从实验体诞生地南端的德州(新墨西哥州)一路运到北端的华盛顿州。事实证明,这是大错特错。
1975年当时,温德姆·厄尔在“华盛顿”——但指的是 D.C.(译注:双峰镇设定在华盛顿州),他刚与卡萝琳结婚,活动据点在费城。然而,《最终档案》里有一处让人疑惑。我摘出问题段落:
“在匡提科以历史性高分完成训练的厄尔,于60年代中期担任第一项任务,出任长期为人所知的‘蓝皮书计划’与 FBI 之间的联络员兼安保官。在此期间,他接触了道格拉斯·米尔福德(之后你本人还会指名让厄尔加入‘蓝玫瑰特别小组’,这里就不细述了)。1973年,厄尔在水门事件听证会上……”
看出来了吗?按这段文字的逻辑,厄尔加入“蓝玫瑰特别小组”的时间,竟在“蓝玫瑰事件”发生的十年前。由此得出:阿尔伯特所说“蓝玫瑰事件”,只是调查“不可思议现象”的小组中的“一起事件”,并非一切发端。小组“名称”的发端,或许来自那起“蓝玫瑰事件”,但其“本质/根根”早在十年前就已启动——如前述,旧作第27集说到的“达格帕”相关,幽林中生发之物。
C.特蕾莎·班克斯与劳拉·帕尔默的共通点
旧作的起点,是所谓“国际版”,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被称为大卫·林奇“杰作”的,也是附加了那个“奇妙结尾”的国际版。其中特蕾莎·班克斯案已被提及,库珀从一开始就确信劳拉案与特蕾莎案是同一凶手。而“被鲍勃附身”的利兰·帕尔默即凶手,也是林奇&弗罗斯特最初的构想。
这一切都源于林奇那种“当下的魔法般的灵感”。为了向 ABC 推销、并为华纳发行录像带筹资,临时附加了医院锅炉房和红房间倒放的那段戏,在一夜之间拍出——如今已成传奇。这不是多年谋划, 而是突然喷薄的“奇迹瞬间”。而艺术作品之所以不朽,常常正是在捕捉住那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灵感”。
“国际版”的魅力、第一季的大热,我们这些苦等《The Return》的“峰民”(ピーカー)无需赘述。进入第二季, 温德姆·厄尔在第9集便作为库珀的宿敌,被阿尔伯特提及。可世人根本不在乎厄尔,人人只想知道“谁杀了劳拉·帕尔默”。林奇&弗罗斯特据说抵抗到最后,但舆论压力太大,结果就是旧作第17集之后的种种拉胯。
电影《与火同行》如今看类似“起源篇”,于此首次登场的特蕾莎·班克斯左无名指上戴着一枚莫名其妙的戒指。而劳拉·帕尔默也围绕这枚戒指与“鲍勃”决裂。大家各自称它“猫头鹰之戒”“绿戒”“翡翠戒”,而电影才把它作为连接特蕾莎与劳拉的重要物件。且在《秘密史》中揭示,这枚戒指从很久以前,就从居于美国西北的内兹珀斯族,传到尼克松总统手里。
如前所述,卷入水门事件的温德姆·厄尔不可能不知道“翡翠戒指”。且不论探员切特·德斯蒙德的行动,库珀每每向戴安汇报,他的动向极可能全被厄尔洞悉。从而,当得知特蕾莎与劳拉的事件与“翡翠戒指”有关,甚至浮出“达格帕”的影子,那么旧作第21集起厄尔登场,便是必然。
D.黑斯廷斯打开通往 Zone 的入口
如我在新作第18章“红房间(恶库珀的消亡)”里所说,我认为恶库珀=温德姆·厄尔。以下叙述以此为前提。
旧作中追逐“达格帕”、并与库珀的灵魂与肉身、乃至与“鲍勃”合而为一的温德姆·厄尔,极可能在此后25年里建立起庞大犯罪网络,逍遥法外。动摇其“堡垒”的,是一名男子的好奇心——威廉·“比尔”·黑斯廷斯。这个“鹿角湾(Buckhorn)”小镇的校长,读了海量书籍、利用互联网,打开了“异次元之门”——Zone 地带。这正是《The Return》的一切开端。
黑斯廷斯打开的“Zone 地带”,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他最大的“罪”,在于把“藏身 25 年”的布里格斯少校从“冬眠”中唤醒。黑斯廷斯在第9章的“痛哭发布会”里说:“他一直在藏。”出于纯粹好奇,他把潜伏25年的少校惊动,瞬间落入恶库珀/厄尔的网,进而导致露丝·达文波特的悲剧,最终连“实验体”也被唤起。
与此同时,菲利普·杰弗里斯与恶库珀一同在纽约顶层公寓架起“玻璃箱”,因为两人有个共同目的——“捕获朱迪”。除此之外,各自对别的事装作不知。菲利普没有让恶库珀/厄尔知道自己能穿行时空;恶库珀/厄尔也对他四处追寻布里格斯少校的事(五角大楼收到的15次少校指纹记录,全是恶库珀/厄尔所为)只字未提。
黑斯廷斯的行动同样影响到红房间等“那边的世界”。随着布里格斯少校的所在明朗,菲利普试图把与恶库珀/厄尔同在的“鲍勃”召回红房间,但遭拒。随后利用雷·门罗行刺“鲍勃”,结果如剧中所见。
红房间内则决定将被困已久的库珀送回现世,借此除掉恶库珀/厄尔,但此举反使“实验体”解放。而“道吉·琼斯”又阻止了“回收二重身”的计划。
因库珀回归而“解放”的“实验体”,在纽约杀了山姆与特蕾西,其后下落不明。至于为何库珀会释放“实验体”?回看第2章:起点是红房间开始“双重剥离”,“进化之臂”高喊“它不存在”,将库珀推入“次元之海”。库珀掉落之处,恰是纽约的“玻璃箱”。我认为,他就此开辟了“实验体”降临现世的路径。
如是这般,黑斯廷斯的举动影响四方,最终使库珀阔别25年回归现实,恶库珀/厄尔被烈焰吞没。黑斯廷斯本人亦遭悲剧,其周围之人也多半命丧黄泉。然后,故事奔入敖德萨,一个时间与灵魂混沌的世界。
如前所述,初看第18章时,我以为敖德萨是在重演“蓝玫瑰事件”。虽说时代、地点都不同,这我心里有数,但我之所以那样以为,是因为此处所描摹的不是单一维度。
我们回到消防员给安迪看的幻视:自“实验体”诞生,到布伦南夫妇的作为,顺着时间一条直线串起。
这条线就是双峰之全部,也是正式的时间线。如此,则凯莉·佩奇家院中的“电线杆”就是故事的归结点。
那么这个“6号电线杆”意味着什么?仔细看,原本黑白的“6号电线杆”逐渐显色,最终变为彩色影像。这种“切换”总共三段。三个“6”直观就是“666”,圣经中指“恶魔”。若再理解为“黑白—彩色—高清”,也可看作“三个时代”。这三代:木匠闹事的1960年代,围绕劳拉的1990年代,库珀灵性巡礼的2010年代,混为一处——这就是敖德萨。
正因诸时代并行并存,才会有“无钥匙的豪车”与“显像管电视”同处;报纸报道“风力发电的开发”;餐馆墙上挂着古旧的70年代广告牌却像潮流新品。敖德萨路牌上写着“2010年人口普查”的人口数,凯莉·佩奇家摆放的立式吸尘器看着又像1990年代的最新款。把这“时代混沌”的世界简单归为“梦”的具现很容易,但我觉得林奇要表达的不是如此“模板化”的东西。既是梦,亦是现实——更甚者,如此“亦梦亦真”的世界,正是我们所处的“现代”。作品传来的是对现代的强烈讯息。
在那儿,库珀不再是库珀,而变成了探员理查德;戴安则以“琳达”的身份“抽身而退”。劳拉作为凯莉·佩奇,与一具开始腐烂的尸体同居;萨拉·帕尔默的存在被消除,特雷蒙德夫人取而代之,过着 “普通人”的生活。那里没有魔法性的存在,风中萧瑟的可怖森林也不见。我们浸淫在名为“电”的“火”里,深入骨髓,离了它已难以为生。《The Return》的尾声,是林奇对“现代”的一种回答。
5.奥黛丽·霍恩的故事
在《最终档案》发售前,我一直以为尚未从昏迷醒来的奥黛丽,因“去路边酒吧”,而终于醒来——这样的流程也挺合理。但马克·弗罗斯特给的“幕后设定”表明:有一半对,一半错。哪些对,哪些错?
【错的点】
① 银行爆炸三周半后她就醒了
② 她完全失去了关于杰克的记忆
③ 与查理的婚姻是事实
【对的点】
① 她生下了理查德
② 仍然下落不明
③ 路边酒吧是某种“觉醒”的节点
奥黛丽我在第12章考察里提过(参见《Twin Peaks The Return 考察 第12章 不机嫌的蔷薇们》),但信息太少,也颇感无措。将《最终档案》纳入,则《The Return》中描绘的,果然是“那边的世界”。另外,在第12章中我提到的三人:萨拉·帕尔默、戴安·埃文斯、奥黛丽·霍恩,有一个让我自己都惊讶的共通点——“酒精依赖”。也就是说,她们常处于醉酒状态,与现实脱节;并很可能带有某种精神疾患。另外,萨拉有“蟾蜍-蛾”入体之虞,戴安与奥黛丽则疑似遭恶库珀/厄尔加害。若以星战的说法,就是“堕入黑暗面”,或被人有意拉下去。至于结局,林奇一如既往只字未言,把全部权力交给观众的想象。
因此,按我的解读,奥黛丽的故事大致如下:
银行爆炸后,奥黛丽从昏迷中醒来,得知自己怀孕。孩子的父亲显然是杰克(约翰·贾斯蒂斯·惠勒),但奥黛丽失去了关于他的记忆,坚信“心仪的库珀探员”就是父亲。此后,她离开大北方酒店,独自生下理查德。作为单亲母亲也一度过得不错,但某时一个男人出现——他叫查理,职业是会计。探员塔米·普雷斯顿调查后认为,这桩婚姻明显以钱为目的。曾经那个“爱做梦的少女”,被“单亲母亲的现实”压垮,最终陷入“没有爱的婚姻”。这份萎靡的生活,就是《The Return》所描绘的,也深刻影响了青春期的理查德。四年前,这对夫妇突然失踪。在我看来,八成是看不过去的查理把奥黛丽送进了机构。酒精依赖能阻止继续恶化,但几乎不能痊愈。在那样的机构里,断酒后的奥黛丽开始饱受幻觉之苦,那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噩梦。她一边憧憬库珀探员,随着音乐起舞;一边从幻觉中醒来,对现实绝望,再重新逃入幻觉。奥黛丽在幻觉里,永远寻找比利,永远憧憬库珀,永远对现实失望。可是,连这样的噩梦,也随着敖德萨的“熄灯”,一切归于无。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