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誰來解夢之「我們為什麼做夢」?
我對於夢一直有一些執著。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自己的夢境,在我看來都是神秘莫測的境地。當看到Dr. Rahul Jandial的這本《This Is Why You Dream》時,果斷收入囊中,很快讀完。這場夢境之旅果然不虛此行。

副標題更是有趣——「What your sleeping brain reveals about your waking life」!從古至今這幾千年,我們睡夢中看到的那些奇幻世界究竟意味著什麼,代表著什麼,不一直都是聖賢白丁苦苦追求的嗎?
【當然,我會略去那些在我這種門外漢看起來過度科學的部分,直擊趣聞和「解夢」😄】
「我們需要噩夢」!
這是第二章的題目,能不吸引人嗎?這麼說吧👉我們每個人不出意外地都在自己的夢中出過意外😂從考試忘記帶筆到交白卷;從沒有穿衣服只好在大街上裸奔到猛然間墜落懸崖峭壁;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在晚上做各式各樣的噩夢。
有趣的是,Dr. Rahul Jandial把噩夢分為兩種,而這個分類在我看來很有幫助。
1⃣️第一種就是👆上面我舉出的那些例子,可以被歸類為unpleasant dream。這種噩夢讓人醒來不舒服,但是會發現是虛驚一場,既沒有裸奔也沒有搞砸,雖然心情不是很好,但無傷大雅,經過短暫調整就會好起來。
2⃣️第二種才可稱為是真正的噩夢。這種就是我們會從夢中哭醒,全天都被噩夢中沈重、悲傷的情緒困擾著的夢。這種夢不是聳聳肩就能說是虛驚一場的夢,而是更多涉及特別個人的情感,長期影響著做夢的人,以至於在夢中迸發,情感決堤。
Dr. Rahul Jandial指出,第一種噩夢我們是需要的。因為這些不太讓人開心的夢其實是我們的大腦在為我們真正搞砸做演練😂(謝謝大腦)往往經過夜間這些不愉快的夢的演練,我們就不那麼容易忘帶准考證了。
當然,第二種噩夢更值得關注,因為它們揭示的是我們最最深層的可能幾乎連自己都無法知曉的情感。關注、回溯這種情感能夠跟自己的emotion相連,進而更加能夠享受跟自己的深度關係。
另外,噩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預示疾病。這裡說的疾病當然不是什麼感冒發燒之類的,而是經過科學研究證實出來的疾病。
相信大家一定做過滿口牙齒掉光光的噩夢吧,至少我沒少經歷這種噩夢的折磨,也常常去網上查查,牙齒掉光光的夢究竟怎麼解讀😂看了這本書,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其實一早都知道)Dr. Rahul Jandial指出,牙齒掉光光的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預示,無非是做夢人的牙齒在睡夢中不舒服了,無論是長期性的需要護理還是短期的牙痛、磨牙,都可能引發牙齒掉光光的夢。
然而,如果在夢中看到一些比較凶猛的野獸來攻擊自己或者說街頭流氓來攻擊的行為,加之睡夢中有攻擊性的動作出現,那就要小心了。Dr. Rahul Jandial說研究發現,有上述經歷的多位中年男性在之後都患上了帕金森,而帕金森病症中的難以控制自己的動作原來在早年的夢中就有出現。
在半夢半醒間徘徊
Dr. Rahul Jandial用大篇幅兩章節來講述這種夢lucid dream——就是睡覺的人在夢中知道自己在做夢,就好像是處於半睡半醒之間一樣。對於這種夢境的記載早有出現,很多藝術家甚至專門上鬧鐘把剛剛要睡著的自己叫醒,以求進入這種狀態,因為這種狀態特別能夠激發創作靈感。
以至於之後,越來越多的方法應運而生,有科學也有玄學😂Dr. Rahul Jandial特別紀錄了一種來自中國研究者的方法,中文名字叫「太玄功」😂練起來並不容易,但是很容易進入lucid dream裡面。
有人上癮,一發不可收拾。不過作者還是告誡讀者,長期追求這種狀態容易打亂睡眠節奏,影響健康。可你是要夢還是要命呢?🤔
要夢還是要命?
說到這,不得不說作者Dr. Rahul Jandial的職業。他是一位專業給人做腦部手術的醫師,經驗豐富。因為對於大腦的研究讓他開始研究夢境。要回答「要夢還是要命」這個問題,還要說一個奇案,畢竟,這個問題問出來,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
Dr. Rahul Jandial有個病人,她來看病是因為難以承受的頭痛。經過掃描什麼的一系列科學方法,Dr. Rahul Jandial發現,這位女病人的大腦中積水了。水越來越多,擠得大腦空間越來越小,就引發頭痛。這個病情太危險了,Dr. Rahul Jandial指出,要趕緊開顱,把水放出來就好了,不然死了怎麼辦。
誰成想,病人說「且慢」。「讓我再享受享受。」估計聽到這話,醫生也無語凝噎了。😂不是頭痛欲裂,生不如死嗎?!腦子都要被積水佔領了,命都沒了,還不開顱,還要等什麼?
原來,病人告訴Dr. Rahul Jandial,自從得了腦積水,自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晚上的夢奇幻無比,而且她能夠記得那些細節,下筆如流水,文思如泉湧,讓從小就夢想成為作家的她簡直衝到了九霄雲外。她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本來一個無聊至極的鼠輩,怎麼突然像是變成了JK羅琳,幾乎要寫出另一個哈利波特來,她正享受著這樣的大腦變化,頭痛都能忍了。直到她發現,Dr. Rahul Jandial告訴她,積水將大腦管理創造性的那裡壓迫了,激發了,於是,女病人迸發了。
當得知開顱手術後自己會變回以前,女病人果斷決定「NO」。
沒錯,連Dr. Rahul Jandial也不知道這個女病人最後有沒有因為無法忍受的頭痛最終去別的醫生那裡開顱,還是說她在享受自己在靈感的海洋中徜徉時已經滿足離世⋯⋯
這個女病人真的是我讀到之後印象太深的一個奇人奇案!
Dr. Rahul Jandial幫你解夢
對,書的最後一部分確實有解夢的!你沒看錯。然而,讀罷,卻意猶未盡,因為在科學加持下的夢境,少了很多神秘和奇幻、猜測,多了更多pattern。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