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九月:標記回憶的位置與意義|客座作家:楊翠) · 书后感

给自己的情书:写在三封信之后

阿泉的信箱
·
·
IPFS
写完三封情书给自己,我才发现原来很多片段一直没有真正被看见。那个拖着行李离开小镇的夏天,那场手心冒汗却咬牙讲完的演讲,那些一路缠着我的恐惧……它们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起拼成了现在的我。写信的过程有点傻,却也真诚,就像在夜里终于坐下来,和自己说了几句心里话。转折、高光、恐惧,以前都被我草草带过,可现在,我想温柔地记住它们。

三天写完三封信,我才发现自己好像真的跟自己聊过一次天。平常总是急着往前跑,担心成绩、担心工作、担心未来,反而没怎么认真回头看过。可是当我把“转折点”“高光时刻”“恐惧”这三个词放在眼前的时候,记忆像一扇一扇门被推开,那些我以为已经忘掉的画面,又全都冒了出来。


第一封信写转折点的时候,我想起那个夏天。行李箱拖得吱吱响,手里捏着录取通知书,车窗外的小镇一点点往后退。那时候心里没有电影里那种豪情壮志,更多是慌张。害怕在陌生城市没人认识我,害怕自己跟不上,害怕未来根本不像想的那样。可车还是开走了,生活还是逼你向前。后来想想,人生大概就是这样,你不一定准备好,但还是得走。那段记忆我写着写着,有点想替当时的自己拍拍肩,说一句:“没关系,你已经很勇敢了。”


第二封信写高光时刻,我挑的不是毕业典礼,不是奖状证书,而是一次普通的演讲比赛。那天站上台的时候,手心全是汗,稿子背得滚瓜烂熟,可嗓子还是打颤。讲到一半,我几乎想停下,可还是咬牙撑下来了。最后的掌声响起来时,我突然觉得自己被看见了。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第一次正眼看自己。写完这段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高光”不一定要耀眼得照亮别人,它有时候只是微微亮起,照到自己就够了。


第三封信写恐惧,才是真正难写的。因为恐惧几乎伴了我整个成长。从小时候怕妈妈不回来,到上学时怕考试不及格,再到后来怕掉队、怕未来没路。恐惧总是换着样子,躲在心里某个角落。以前我总觉得,要战胜它,才算勇敢。可写完才发现,恐惧其实没办法打败,它就是我的一部分。怕孤单,是因为想要有人陪;怕失败,是因为心里有目标;怕不被看见,是因为渴望存在。它不是敌人,它只是提醒我:你在乎什么。现在的我,学会了跟它握手,说一句:“行,你在,我知道,但我还是要往前走。”


三封信写完,我忽然觉得心里松了一口气。以前我常常把这些片刻当作理所当然,转折就只是转折,高光一笑带过,恐惧塞进心底不去管它。可当我一字一句写下来,才明白它们其实很重要。那些细小的瞬间,构成了我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我。


我也在想,这大概就是写给自己的情书的意义吧。我们习惯去讨好别人,去理解别人,却很少停下来对自己说几句真心话。写信的时候,我没有想着要写得多漂亮,也没有想别人看了会不会喜欢,而是像在夜里找了个安静的地方,轻轻地对自己说话。那些过往的慌张、喜悦、害怕,都被承认了。被承认的感觉,比什么都重要。


写到这里,我也不打算给自己什么“结论”。生活不会因为写了三封信就突然顺利,也不会因为理解了恐惧就不再害怕。转折点还会有,恐惧也还会来,高光时刻可能稀稀落落。可没关系,我已经知道该怎么走了。哪怕颤抖着,也还是要往前走。


所以,亲爱的自己,谢谢你陪我写下这些。谢谢你没在转折点退缩,没在恐惧里被击垮,也谢谢你在那一刻微微亮起的时候,肯定了自己。未来的你,还会害怕,还会跌倒,但你也会继续走。


——你自己

CC0 公众领域贡献宣告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阿泉的信箱相信文字有温度,也相信思想有力量。期待与每一个有趣的灵魂相遇。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给自己的情书:我学会和恐惧握手

给自己的情书: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闪闪发光

中元节,想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