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书|被过度期待的人:燃烧自我的故事 · 第三天

七月的三日書|第三天過度的愛,沉重的牽絆

JK_talk
·
·
IPFS
·
我始終相信:過度的愛,其實是一種傷害。這樣的愛往往出自於施予者內心的不安全感、不滿足,甚至過往創傷。岳母將自己婚姻的陰影投射到女兒的婚姻中,用恐懼與控制作為指導方針,只為避免女兒重蹈她的覆轍。

與妻子結婚後,我很快就買下了人生的第一間房子。或許是因為年輕人買房並不容易,當時岳母與她的姊妹們紛紛伸出援手,送來家具、電器,甚至有一位阿姨主動借給我們一筆不小的頭期款。當時我們約定,只要年底銀行定存到期,就會全數歸還。

嚴格來說,我們其實不缺頭期款。只是因為岳母與幾位阿姨對於裝潢提出各種意見,一下要我們加裝某些項目,一下又說地板該換成實木的比較氣派。就這樣,我們硬生生多花了八十多萬,手頭現金幾乎耗盡,只好向二阿姨借款,並再三強調這只是短期周轉,年底就會還清。

當時的我還沈浸在這個家族親戚熱情關懷的氛圍裡,殊不知,這不過是惡夢的序章。

搬進新家才第二個月,妻子就開始頻繁接到二阿姨的電話,語氣悲情,內容卻是追債。明明當初說好年底才要還款,我們剛繳完裝潢尾款,正是手頭最緊的時候,卻要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財務與情感壓力。後來才知道,二阿姨根本不缺錢,只是擔心我們會賴帳。那段日子,妻子常常半夜輾轉難眠,甚至哭著說壓力大得快喘不過氣。當下的我,滿是懊悔,怎麼會輕信他們所謂的「支持」。

情勒,其實是一種家族習慣

婚後,岳母家族總會三不五時找藉口聚會,表面是親情聯繫,實際上比的是誰的孩子賺得多、誰的學歷好、誰升得快。我們對這種聚會實在興趣缺缺,但只要缺席,就會有難聽的話傳到岳母耳裡,逼得妻子非得帶著我們一家三口硬著頭皮出席。每次聚完會,妻子都氣到吃不下飯,回家仍然滿肚子委屈。

其實那時妻子已經自己創業,開設補習班當老闆,收入穩定又不錯。只是我們習慣低調過日子,從不炫耀。但她那些親戚卻冷嘲熱諷地問:「這樣開補習班真的能賺錢嗎?會不會一個月連一萬六都沒有啊?」妻子聽了氣又好笑,心想這些人真是井底之蛙,從來沒見過世面。

這樣的荒謬場景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重演。我們設法與他們保持距離,但唯一做不到的,是避開岳母。

她常以關心之名造訪我們家,一來就是一整個下午,對我們的飲食、生活習慣、居家整潔指手畫腳。那時我笑著對妻子說:「她明明是你媽媽,怎麼跟婆婆對媳婦一樣啊?」妻子也只能無奈地跟著笑。

婚後的妻子,仍然經常被拉去協助岳母家族的各種事務,從婚喪喜慶到小型聚會,無一倖免。我們就算全家出遊,也得記得替每位阿姨準備禮物,稍有不慎買錯了東西,還會被責備。

這一切,我都看在眼裡,心疼妻子承受著無端的壓力。

直到有一天,我們決定舉家北遷。這件事在岳母眼中簡直是「大逆不道」。她當場爆氣,指責我們忘恩負義,說我們竟然要賣掉那間她們幫忙「成就」的房子,簡直無情。

我們早已解釋過,搬北部是因為工作與孩子教育的考量,賣掉台南房子也是為了籌措台北買房的資金。但這些解釋,在情緒勒索的洪流裡,根本沒有空間。

以往,妻子總會因為這樣的指責而心軟改變主意。但那一次,她出奇地堅定,拒絕了母親的情緒綁架。我們最終順利北遷,搬到台北定居。轉眼十多年過去,我們早已適應台北的生活,更適應了與岳母家族保持距離的日子。

嚴格說起來,岳母對我們生活,尤其在物質面上,其實相當照顧。我常說她有著「過度的母愛」——對我們的孩子疼惜有加,對我們的家也總是付出許多。但她情緒炸裂的方式,卻讓這份愛變得沉重,甚至令人窒息。

直到搬離台南,我才真正看到妻子的轉變。她開始敢做自己,敢於反駁母親,敢堅持自己的判斷——彷彿從那一刻起,她才真正長大。

我始終相信:過度的愛,其實是一種傷害。這樣的愛往往出自於施予者內心的不安全感、不滿足,甚至過往創傷。岳母將自己婚姻的陰影投射到女兒的婚姻中,用恐懼與控制作為指導方針,只為避免女兒重蹈她的覆轍。

幸好,我與妻子始終保持坦誠與溝通。我們擁有深厚的情感基礎,能夠在彼此心靈深處相互信任、相互療癒,也因此不被那些「好意」所裹挾。

如今的我們都更加成熟,在這段攜手變老的人生旅途上,依然心懷感激地走著。還好,當年我做出了一個至今無悔的決定。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JK_talk既然煩惱無盡,那就以化解眾人煩惱為大願吧!在一個偶然的機遇裡,發現自己特長,能夠洞悉每個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然後透過對話幫助人們放下心中的煩惱。深信沒有煩惱才是真正的快樂。希望透過文字與故事的傳達與更多朋友們一起發現生命中的解答。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月的三日書|書後感

七月的三日書|第二天獨自曬著太陽的孩子

七月的三日書|第一天 那些燃燒自我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