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肠道,就是养好心:谈抑郁焦虑与脑肠轴

果也
·
·
IPFS
研究已经揭示了肠道菌群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死记硬背知识,而在于行动:每天新鲜食材、简单烹饪、良好的饮食节奏,让肠道稳定,也让情绪更稳定。

脑肠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养育好肠道微生物对精神健康非常重要。

看了相关研究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更多地吃简单烹饪、不加太多添加剂的食物,当然,这也要求食材新鲜品质好,不要吃剩菜(习惯每天做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尽量缩短做饭时间才可持续发展)。吃习惯了烹饪简单的食物,再去吃添加剂很多的,会不习惯。

如何理解这个问题,我的感觉是,不需要太多知识层面的理解,还是要落实到行动,用脚投票。

关于工作的时候带饭的问题,我会推荐:

蔬菜备好菜,单位微波炉做,因为蔬菜放冰箱更容易有亚硝酸盐的问题。

炖个肉汤,特别是铸铁锅/炖汤的砂锅,不用加太多水,最小功率炖一晚,方便又不用花额外时间。

烤肉也是一个很省事的办法,平时工作千万别做那种红烧肉之类费时间做完还一头油烟的菜,做几次以后就不想做了。

水果带1-2种,数量不用太多,每天换着吃。如果喜欢酸奶可以酸奶+水果+蜂蜜,很健康的小零食。

主食按自己喜好来就好,偶尔用薯片、面包、薯条、饼干之类代替也没问题。零食的热量计入主食,不占额外热量。

吃饭的时候先吃蔬菜,再吃肉,再吃主食。

这样吃升糖慢,对胰岛素分泌友好,下午不会困。

养生还是要从饮食和睡眠着手,如果能兼顾二者,那么抑郁焦虑可以从生理层面获得好的支持,而更容易让人获得安全感。


灵感来源: 如何理解抑郁焦虑和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果也果也|创作《失恋者的自救日志》,分享有毒人格、亲密关系与自我疗愈的文字,愿你在阅读中找到温柔与力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没有天赋,也能靠热爱写作吗?

非线性思维与表达落差:从 INFJ 的“发呆”说起

为什么老一辈带孩子看起来轻松,而现在的父母几乎要被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