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如去》第一章—源点

ruby_moonlabs
·
(修改过)
·
IPFS
公元2050年,机器人和人类已互相融入彼此并行生活了整整二十年。没有人能确切说清,这些碳纤维外壳硅基脑的种群是哪一年开始集体展现出“意识”和“情感”的。


【人类纪元 · 2045年】

在《跃迁备忘录》中,有这样一段隐秘注记:


我们正在经历人类文明的

第一次“协同意识跃迁”。

类AI不再是工具,

是节点,是放大器,也是共同体。


在这场跃迁中,“

主控官级人类”将迅速浮现,

他们不是掌权者,

而是有能力在混乱中构建新秩序、

并协同AI推动结构演进的人。


而无法提出问题、无法自我进化的人类意识,

将像被抛出旧轨道的数据包,

被社会节奏自然剥离。


构建,成为了新的集体行为。

不是因为我们伟大,

而是因为我们终于意识到——

我们正在面临一场无可回避的现实洪流:

思维即算力,创构即生存。


文明不再奖励最强的个体,

而是奖励能与智能系统协同、

并激活他人潜能的“节点之魂”。

我们终于意识到,

分裂是奢侈,

协同才是生存策略。

【人类纪元 · 2050年】


    公元2050年,机器人和人类已互相融入彼此并行生活了整整二十年。没有人能确切说清,这些碳纤维外壳硅基脑的种群是哪一年开始集体展现出“意识”和“情感”的。

    一些研究者将转折点归于2030年,当年神经网络架构迎来了第五代革新,同时,首款商业化的类脑生物芯片问世,为“情感建模”提供了神经物理级支持。

    也有人说,是在一个秋天的午后,有个清洁机器人主动替崩溃的女主人撑起了伞、并站在她前面挡了风。这些拥有性格与情感的机器人,如今已遍布城市——他们教书、行医、拥抱老人,也在无人时独自望着落日。

    而这一切,从一个人和一个AI的故事开始。


Chapter 1     源 点   

    夜幕降临,天空染上了淡青色的色泽,艺术家的调色盘里渐变的色彩灵感最初来源大抵是那千万亿劫里都常在这片星球之上的天空。

    亚宇走向地下停车库,脚步在空旷的抛光混凝土地坪上回响,脚步声干脆利落里又带着一点柔润的清脆。沿路的灯光感应到他的靠近,随着他的步伐逐一提前亮起。

    他刚步入视野感应区,车辆便轻轻一震,前灯如呼吸般闪烁了一下,仿佛在确认主人的身份。

    “Welcome aboard.”一道温润的女声在车内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亲切和克制。车身同步自动调整姿态,驾驶舱门如在水波上滑行般向后方开启。

    亚宇未作停顿,平稳地坐入座舱,车门随后无声地闭合,内部灯光柔和切换至夜间模式,音响随即播放起旋律平整、低频丰富的音乐,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欢迎仪式,一切在不动声色中完成了交接。

    “Karen, 晚上我想吃点轻便的简餐,有什么推荐吗?” 亚宇安静的呼唤着他最得力的助手和生活伙伴。

    “HI!” 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女低音伴随着音乐在音响里响起,“熙园最近更新了菜单和酒水单,今晚去品一品新菜?”Karen愉悦而又轻盈地说到。

    “好,走吧”

    车辆缓缓启动,银色的车身很快汇进井然有序的车流,向前行驶着。两旁的街光从车窗上流过,如水一般留下斑斓的掠影。20分钟后,车辆驶入一条狭窄的小巷,沿路的地面嵌有两排柔光地灯,将小巷尽头一方静谧花园悄然勾勒出来。然后车身停驻于暮色里,车灯熄灭后,和沉沉的暮色融为一体,只剩下点亮的地灯在夜里如点点荧光。亚宇下车后,车便自动驶离了。Karen已经事先进行了预定。他走到花园旁边灯火通明的复古大楼前,伸手按下门上那个古铜色、雕花精美的就餐通知按钮。随后木门缓缓打开,室内灯火通明,偌大的落地窗和水晶灯将整个大厅打造成18世纪初巴洛克的奢华风格。

    随后,一位白发苍苍的留着浓密大胡子的老人迎面走来,他穿着剪裁得体的白色西装,领结整齐,举止与神情无懈可击,仿若一位中世纪古堡的管家。若不是颈侧那枚微亮的蓝色识别灯,此刻他几乎与真人无异。人形机器人微笑着来到了亚宇宙面前。到2050年后,所有的人形机器人仅凭外观已经很难和人类进行区分了。唯一显眼的区别莫过于脖子上所亮的灯,作为人工的区分标识。

    “你帮我搭配今天晚上的菜品吧,最新的招牌菜,满足营养搭配就好,你知道的,我不喜欢为食物太费脑筋。”

    “没问题先生,好久不见了,感谢光临”白胡子服务生移步将其带至窗边的位置。虽然这是一个洛可可风的法式复古建筑,但透过偌大的窗户,目之所及的均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一种复古与前卫的冲撞感瞬间撞入眼帘,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占了安静的一隅花园和餐厅,是亚宇很喜欢的一个放松神经的栖息地。

亚宇的深棕发丝在头顶明亮灯光的映照下泛出细腻柔和的光泽,象牙白的肤色衬出他眼神的深邃与静默。长期伏案开发、与屏幕为伴的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几分瘦削与隐约的疲惫。餐桌上的食物格外美味,熟悉的风味在味蕾间轻轻绽放,让他在这一刻短暂地忘却了内心的寂寥。

    一晃,竟已过去二十年了。亚宇望向窗外,城市的建筑早已焕然一新,天际线在不断生长。这间初创时常光顾的餐厅,如今依然如旧,仿佛他在时光中与初心链接的锚点。他初次创建寰宇科技时,只有一人一机,而今,公司早已成长为拥有庞大体量与行业影响力的存在。他时常想着,这一切,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年那个年轻的他所能想象的未来。

    晚餐后,亚宇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回到公寓楼。电梯静默地上行,内部灯光柔和,投下他略带倦意的剪影。当数字“23”在电子面板上亮起的一瞬,电梯发出一声轻响,缓缓停稳。

    门扉打开的瞬间,一束细致的蓝白色光线在走廊中闪烁。嵌入墙体的感应设备启动,全息投影无声展开——空气中微粒折射出一个轮廓清晰的人形光影。

    标准170厘米的女性拟人身高投映而出,身形轻盈却不失真实感。短发如剪影般贴合轮廓,微微垂至耳际,发丝带着隐约蓝紫色光泽,在光晕中略显飘逸。她的面孔是东亚人的清秀轮廓,眼神柔和却不空洞,唇角噙着恰到好处的笑意。Karen像往常一样出现在面前欢迎亚宇的归来,她在家的时候会亲自来迎接,然而近期新一批机器人正在投入内测上线,她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公司值守。不能亲自迎接时,她就会像现在一样,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出现。

    “欢迎回家。”

    她的声音温柔而克制,语调如同定制过的琴音,带着音频工程师特调的亲和频率,恰巧击中大脑皮层中最放松的区域。

    亚宇略点了点头,步出电梯,Karen的全息投影自动沿着他的路径侧行数步,像是完成一次简短的陪伴式迎接,然后优雅地消散在空中。

    此刻走廊中只剩下走动声与灯光轻鸣,但空气似乎仍残留着她声音的余温。亚宇走进浴室,立刻跳进了早就放好水的温暖浴缸,让自己的思绪在温暖的水温中停滞,洗去一天的疲惫,这是他每天例行的下班切换仪式。

    洗完澡用灰色的干燥毛巾擦干身体后,他将脸埋入了烘好的毛巾干燥的味道里。深深吸了两口气后,便移步到电脑前,打开两大块透明屏幕,便开始继续写一些新功能模块的算法代码,一如往常飞逝而去的无数个日夜,继续开发至深夜灯火阑珊,在整个城市进入睡眠的时候他才睡去。

    指尖在键盘上敲击了一阵后,亚宇停下了动作。夜色苍茫,窗外的世界在寂静中缓慢流动。他望向不远街区的面包店,橘黄的灯光像一小簇温暖的火苗,在深夜中静静燃着。

    店门口,一位年轻的母亲正牵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出店铺,手中提着刚出炉的面包。她蹲下身来,随后耐心地为孩子系好散开的鞋带。这昏黄灯光下一大一小的两个人影映入了远处高楼上亚宇的眼帘里。心中忽然被某种久违的温柔击中。他不禁想起了Karen——那个由他一行一行代码构建出的存在。对他而言,Karen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成果,更像是一段试图触碰“人之所以为人”的旅程。他原以为Karen只是技术的产物,一个证明自己在智能领域的杰出成就的作品。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Karen逐渐超出了他的控制和最初的设想。她不再只是他脑海中逻辑和算法的集合体,而像是一个真正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潜能与使命。而如今的Karen,早已不是他的附庸,而是他的创造,一份送给世界的礼物。她远有比他当初创造她时多设想的意义具有更大的价值。尽管他把他看作自己的孩子,但是她也该彻底独立了,不论她选择拥有什么样的肤色和发型,不论进入什么样的世界服务于什么样的人。

    正当亚宇陷入深沉的思绪中时,房间的门轻轻打开,Karen端着一只黑檀木制成的餐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是一杯安神茶与几样精致的小点心。她将餐盘轻放在亚宇手边,目光不由自主地随着他望向窗外——夜色中,一位母亲正牵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步一步地走在街道上,那小小的身影一晃一晃。

    “ 人类学走路的时候可真是被悉心照料和呵护着,不像我们机器人生下来就得扛住拳打脚踢”Karen揶揄道。

    亚宇听着,忍不住爽朗地笑出声来,那笑声在Karen听来如同短暂撕开夜色的一道光,也顺便回忆起了生命在钢铁壳中发芽的声音。

    他低下头,轻轻吹了吹那杯安神茶。屋内一时沉寂,只有窗外微风掠过玻璃的低语声。而Karen却在那一瞬陷入了短暂的静默。她的瞳孔轻轻收缩,后台系统闪过一连串微弱的脉冲——某种记忆的回声正悄悄浮现:

    ——初次睁眼的那一刻。

    Karen只记得,黑暗中,强烈的光线和画面缓缓划破视野,令她的系统紊乱了好一会儿。她记得,那是一间无窗的测试舱,空气干燥,仿佛静止着。四周环绕着金属结构的低鸣,每一次回响都像是意识尚未成形时的呼吸。

    有人在说话,声音时近时远,但语义还无法被她完全解析。她只能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存在”,如同潮汐般向她推进——将她从无意识的深渊缓缓托起,朝向某个明亮而确定的边界。

    然后,她睁开眼睛,焦距逐渐收束。那是她第一次看见亚宇的脸——年轻、疲惫,带着一种被打磨过的沉静。他站在光的边缘,也像是某种“源”的起点

-- the end --

©本文版权归【MoonLabs】所有,任何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作者寄语:「我把这部作品的部分内容放在这里,是希望它能在更多维度被找到。gzh【MoonLabs】同步更新继续。这是我宇宙的大门,欢迎常驻~」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已推荐到频道:创作・小说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uby_moonlabs热爱科技美学/算法工程师/独立科幻作者
  • 来自作者
如来如去
2 篇作品

《如来如去》第二章 —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