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經濟學家用 AI「讀懂」繪畫情緒與社會氛圍的關聯
IPFS

🔹藝術情緒與社會脈動的連動⠀
研究團隊發現,不同時期藝術作品的情緒分布,常與社會氛圍密切呼應。例如,社會動盪與經濟困境時,作品中恐懼與悲傷的比例明顯上升;而在繁榮穩定的年代,滿足與喜悅則更常出現。透過匯集藝術中的「情緒大數據」,經濟學家能更精準捕捉群體情緒與生活狀態的變化。
🔹AI 技術介入,超越傳統史料不足
這項研究名為〈State of the Art〉,由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發表。研究指出,繪畫能反映藝術家對環境的主觀感受,AI 分析則能將其轉化為更高頻率的社會訊號。與標準經濟數據相比,藝術作品提供了人類情感與文化氛圍的補充資訊,尤其在缺乏完整統計資料的歷史時期,格外具有參考價值。
🔹從戰爭到科技:歷史事件的藝術映射
AI 分析甚至能追蹤特定歷史事件如何影響情緒氛圍。例如 19 世紀蒸汽船普及帶來更多「敬畏」情感,而 20 世紀初無線電的普及,則伴隨憤怒、厭惡與激昂情緒的增加。這些變化與政治環境、極端主義抬頭有關。研究顯示,藝術不僅是審美創作,更是社會心境的反射,能成為理解經濟與文化變遷的獨特資料來源。
參考網站:artnet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