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筒的鏡相人生》
人生是鏡像的,類似的話很多人都聽過,比方說~~人生就像面鏡子、鏡相法則。這類說法是偏向單面鏡,也就是照鏡子原理,在鏡中看見自己的容貌。事實上,人所面對的鏡子不會只有一面,而是有很多面,這些鏡子組合在一起,讓人的一生呈現如萬花筒般的呈現。
不知道你有沒有玩過萬花筒,不同的角度所看見的圖案就會有不同的變化,然而這些變化其實都來自於同一個圖案,但透過三面鏡子的組合反射,觀者得以看到千變萬化。
人所看到的人生故事,就是這樣的呈現,我們把自己當成觀者,看著自己故事的變化,事實上這些變化的源頭都是同一個圖案,只是我們被這千變萬化迷住,一直在轉動這個萬花筒。
從變化中看見自己
這個變化讓你從A單位進入B單位,A公司轉換到B公司,不同的環境就發生不同的故事,於是,我們沈迷於故事裡,跟著故事一起喜怒哀樂,上一個故事主題圍繞在柔弱無能的主管,下一個故事主題圍繞在擺爛摸魚的同事。就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故事一直的轉下去,輪迴也就是這麼一回事,一個輩子一個輩子的輪轉下去。
如果你願意觀察這些故事,通常會發現其中有相同的顏色或類似的圖騰,比如說故事中的主人翁,他有片基本圖騰就是~~我很厲害。這個「我很厲害」在不同的鏡像角度,呈現不同的圖像組合,所以在柔弱無能的主管故事裡,總是幫主管出頭,幫他搞定那些他處理不了的同事,也幫他完成老闆需要的報告。你被主管倚重,沒有你,他什麼事也完成不了。
只是做了那麼多的事,還被同事切割為「主管派」,你一直心裡有個不快樂的感覺,一直幫主管搞定大小事,主管卻無法幫你搞定大小事,同事離開你、主管利用你,故事到這裡就轉到另一個故事,因為你決定換工作。
在新工作,你忘了無能的主管,新主管人很好,有肩膀也會教你一些職場上的細節,在這裡很有發展的空間,但不知為什麼自己好像都在幫同事做事,他們可以說「我不會、沒辦法、做不完」,然後把事情放在那裡,主管最後沒辦法,只好找你救火,救到最後,「能者多勞」這四個字似乎是個諷刺,薪水也沒比較高,事情總做的比較多,而且還一直在救火。
不管走到哪裡,你一直成為那個比別人好的人,然而你的付出與報酬卻永遠無法成為正比,不公平這件事,不斷地重複發生。根本的那個圖騰,即便在不同的鏡像組合中,看起來長得都不一樣,但根本的圖騰其實沒有變過。
疾病要根除、改運要調整圖騰
中醫有一種復健治療方式叫「結構調整」,假如落枕找結構調整師父喬身體,他會先找出你的落枕源頭,每個人的源頭都略有不同,找出源頭後,從源頭開始調整,這樣才能完整的治療落枕問題,讓他再次發生的機率降低。
因此當你了解人生萬花筒的理論,就會知道從自己的根本圖騰調整,才能完全改變鏡相中所呈現出的圖案組合,若只是治標,這裡工作不順心就換個工作,這只不過是轉動萬花筒換個圖案組合,因為會產生這些組合的基本圖騰還是同一個。
對於基本圖騰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會有感覺,感覺每個不同的故事裡,好像有個東西一直都存在,但總講不出那個東西是什麼。然而看文章或上課時,有時會被某個內容打動,因為會覺得這好像在講自己,這時你一定要按暫停鍵,讓自己深入這份感覺,因為這是你自己看到基本圖騰的寶貴機會。
如果是上課時被打動,可以的話就當下把心裡的那個感覺講出來,老師可以幫助你更深入的去了解自己的那份感動。如果是看到文章,可以把感覺寫下來,這份感覺通常還可能延伸夠多的不確定或問題,這時你可以預約個人諮詢,請老師幫助你看見自己的那個基本圖騰。
有些人在面對被打動的當下,總會默默放在心裡,然而時間久了之後,那份感動的溫度也會漸漸消失,這是很可惜的,因為看不到基本圖騰,就沒有機會調整與修改,那你的人生就會一直在相同圖騰中,組合著不同的鏡像,在各種故事中上演著自己各種的快樂與不快樂。
透過觀察自己的觀念來看見基本圖騰
基本圖騰在人生的顯像形式,其中一個就是自己的觀念,以前面那個「我很厲害」的例子來看,當事人會有個觀念就是「別人都比較差」,也就是在個人價值觀中存在一個比較值,比較多與少。
若是他把那個秤拿掉,那自己受委屈這件事,就不會存在,因為所有的東西都不會放在秤上,也就無所謂多與少,那他的基本圖騰就會出現沒有「秤」這個圖騰。說起來簡單,很多人看到這裡心裡通常會想到「可是就是不公平啊」!
其實宇宙的基本法則絕對是公平的,只是他的公平不是人用那個小秤來衡量的公平性,若你一直抓著秤,那就會因為抓住這個小公平而在宇宙的大公平中失去平衡。
不只要治標還要治本,這句話很多人都認同,所以要有健康的身體,就會去治本。然而要有健康的「心」,治本更是重要,若你想讓自己有個更美好的未來,就開始練習尋找自己的基本圖騰,但是找到不代表能改變喔,「改變」又是另一個需要為自己奉獻的事。
*******
☀️週日學堂:職場軟技巧之智慧篇☀️
❗️第三十二堂課: 你講的話,別人聽得進去嗎?這其實跟你的人格有關係
關於溝通,大部分的職場教戰手冊教的都是跟「溝通技巧」有關,但是你一定遇過一種人,你覺得他真的很會講話,但是就有種直覺~~他講的話要打折。
所以無論你是如何的能言善道,對方會不會100%買單,這跟「技巧」絕對不會是等號,但是你一定沒想過,這跟你「怎麼做人」有關係。
一個真心想為客戶健康著想的保健食品銷售人員,和一個只想衝業績的銷售人員,這兩個人所講出的銷售話術絕對會不一樣,而聽者的感受差異會更大。
這一堂課要告訴同學,到底要怎麼調整自己,你講出去的話,別人才願意聽。
❗️「週日學堂_職場軟實力之智慧篇」開始報名了!課程說明與報名連結,請見留言處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