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時代,40+大齡女性如何穩住家庭與職涯?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工作還能穩定多久?家庭、孩子的未來,要怎麼規劃?」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告對全球包含歐盟共57個國家展開對等關稅措施,並將該日定調為「解放日」,此政策將於2025年4月9日開始實施。具體稅率因國家而異,範圍在11%~50%之間,而中國因提出報復性關稅,於2025年4月10日再次被上調至125%。
隔日,全球與美國股市不出市場所料,賣壓讓各國股市普遍顯著下跌,時值台灣清明兒童連續假日期間,後續於4月7日星期一,補跌連假期間的國際股市跌幅,單日收盤暴跌2065.87點,台灣加權指數出現9.7%的歷史性單日跌幅,創下台股史上單日最大跌幅紀錄。
市場普遍擔心這些關稅措施將導致全球貿易戰升級、推高通膨、阻礙經濟成長,甚至引發10年以上的衰退期。投資者對貿易前景和經濟成長感到擔憂,引發大規模拋售,種種的一連串動作,廣泛的影響包括跨國企業、中小企業,以及身為消費者的你我。
可以理解的是,我們的生活歷經山河動盪,卻又在瞬間雨過天晴。顯而易見的,美國執政者政策的不確定性,往後四年裡或將成為常態。
所有訊息都在提醒我們,生活將不再歲月靜好。
企業外移、裁員潮再起,首當其衝的通常是企業的中高階層與非核心職位。還有最直接迎向人們生活的通膨物價,導致生活成本提高,尤其是三明治世代,面臨育兒、教育,與醫療照顧成本倍增。身在台灣的我們,還有地緣政治不穩定的擔憂,包括潛藏的戰爭與經濟風險,也會影響就業市場與投資信心。
大齡女性面臨三大隱形衝擊
全球經濟風險在未來仍充滿挑戰,它不再只是遙遠的新聞標題,對於正處於家庭與職涯雙重責任交界的大齡女性(40歲以上)而言,這些變動所帶來的壓力,已悄悄在生活的縫隙中滲透。她們正同時承擔照顧者、收入提供者與人生規劃者的多重角色,卻往往缺乏足夠的制度支撐與社會理解。
以下整理40歲以上大齡女性在不確定年代的應對策略,幫助穩住家庭與職涯的規畫,從中提升信心並減輕經濟壓力。
一、提升職場競爭力
持續學習與技能更新是關鍵。透過線上課程、專業認證或兼職工作,女性可以保持與市場的連結,降低再就業的難度。例如善用政府所開設職前訓練課程,讓自己有一技之長,未來即使因年紀無法順利再就業,至少能以小額創業的方式讓自己能生存下去,以主動的方式進入職場,不再是被動的受雇於他人;如若之前的妳在職場已累積某領域的知識與技能,也能在線上(例如ha how平台)開設課程,讓想參與課程的人支付費用,也是一種兼職或正職收入的途徑。
此外,政府應推動相應政策,推廣中高齡就業的社會價值,宣揚這是一種”善”的循環,許多中高齡工作者可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唯有讓”家庭”單位能在經濟方面支撐下來,方能創造更多的經濟流動,讓企業意識到聘雇中高齡勞工,最後得利的仍是自己的事業,以此打造友善職場環境,讓大齡女性能夠在職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機會,國家經濟方能熱絡,降低社會問題。
二、財務規劃與風險管理
在經濟不穩定時期,家庭財務管理尤為重要。建立緊急預備金、分散投資風險,以及開拓額外收入來源(如自由職業)都是有效的策略。對於已有正職收入但仍面臨生活費不足的人,可以考慮透過外送平台接單、開多元計程車(如Uber),或發揮自身技能來創造額外收入,以減輕經濟壓力,專家也建議女性應更早開始財務規劃,以便應對未來可能的變動並提升職涯的穩定性。而加入多元計程車接單的條件,年滿20歲並持有計程車職業登記證,以及小客車駕照,並與合作車隊簽約,即可加入。
三、尋求社會支持與心理調適
女性在現代社會中承擔著多重角色,亟需更完善的社會支持,包括職場彈性政策、心理健康資源,以及家庭責任的合理分擔。各縣市政府提供心理諮商資源(詳見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網頁),能幫助處於困境中的女性透過初步諮詢找到心理風暴的出口。
心理學家羅惠群指出,現代女性如同兩個世界的軸心,在平衡與掙扎中尋求生存。尤其對大齡女性而言,透過社群交流與專業諮詢,有助於建立個人的心理韌性,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身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妳挺住了,家庭才能穩住。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已成常態的時代,大齡女性肩負多重壓力,唯有積極應對才能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夾縫中,獲得生存的力量。
我們呼籲政府與企業應積極推動支持政策,為大齡女性創造更公平的職場機會,改善社會對該族群的不友善年齡歧視。充分發揮她們累積的人生智慧與專業技能,不僅能提升企業競爭力,也有助於職場內部的平衡與多元發展。
同時,大齡女性亦應以開放的心態面對職場變化,放下年齡傲慢,不因資歷而自視過高,而是尊重年輕同事與主管的想法與意見,相互欣賞彼此的優勢與特質。唯有世代間的理解與協作,才能促成真正的職場和諧,創造更強大、更具多元性與活力的企業環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