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烏托邦”夜話回放,城鄉融合與Glocal,小紅書的小紅村

文倩
·
(修改过)
·
IPFS
·
一種新的關於生活和組成社會的想象

輸出是最好的輸入。

“神跳下懸崖,船離開家。”《小島歌》

一般線上分享會之後,我會結合PPT整理一篇文章。

謝謝馬特夜話Robert邀請,有輸出、交流的平台,在制作PPT時,我突然清晰感受到想交流、討論的不僅是主題:從“快閃烏托邦”活動到數字遊牧2.0與社區,而是立體地圍繞“人”的生態,目前新的群體數字遊民的工作、生活方式的生態。

AI時代,我們的世界更加多元化,更多的可能性被打開了;與之相應的工作、生活方式需要注入更多的想象力。想與線上的大家一起打開想象與具體討論。

圍繞數字遊民的生態,食、住、行、娛樂、工作;數字遊民社區是住的方面;“快閃烏托邦”活動、數字遊民大會是活動娛樂的一種方式;尋找宜居的地方,尋找收入,探索自己等等...

DN在两岸三地的翻译 ▲

之前,社群有成員提出:“在已有的技術和物理基礎設施下,為大家提供一種新的關於生活和組成社會的想象;(感覺需要很多人一起想象、交流)

以鄉野為目的地,再造附近和偶遇;以雲端城市鏈接為鄉野注入信息、人員和資源的流動性。”

鄉野與城市,想到「城鄉融合」。城市和鄉村之間存在根本差異,但是當城市化發展到一定水平後 (與鄉村空心化到一定程度與數量不知有沒有關系?),人口、資本等要素會在城鄉之間產生出一個重新配置的較高階段,城鄉融合是城鄉轉型的一個階段。

不要簡單、片面追求“城鄉一體化”,用城市取代鄉村,零和博弈,而是城市與鄉村共存共榮,功能互補。雙向吸引,相互滋養。

尋找城鄉融合案例的時候,看到老家泉州在其列:

福建泉州:非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通過讓非遺文化在現代社會重綻光彩,實現了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做法是:

新表達:南音、木偶戲等傳統藝術融合時尚元素,煥發新魅力。

新場景:通過非遺時尚秀、非遺遊園會等活動,並推動非遺進景區、走街巷。

新生態:推動泉州簪花、德化瓷等與現代設計結合,使匠人精神在創新中延續。

城鄉融合沒有固定模式,關鍵是結合本地資源稟賦,找準切入點,推動要素在城鄉間更高效地配置和流動。

當然,泉州案例一舉幾乎無法覆制,幾十年磨一劍,直接整座城市申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它觸動到我的是「泉州簪花」,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沒聽過、看過這個東西,但是它硬生生從外到內破圈讓我看到了。(當然,近十幾年我都沒有在泉州)

與之相同的,還有「福建遊神」特別是長樂遊神咚咚咚,大概在2000年前後,我有在福州讀書學習四年,長樂就在福州隔壁,也完全沒聽說過。😂

當然,這些是近幾年網絡媒體平台流行、火起來的。好像是這樣?!


另外,我想到一個近年在線下社區常聽到的詞:Glocal / Glocalization,由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本地化(Localization)兩個詞組合而成,意指同時具備“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的意願與能力。

比如在地化與全球化結合:數字遊民可以將全球化的收入和價值創造帶入本地鄉村消費,同時將本地的特色產品、文化內容通過數字渠道推廣到全球。

Glocalization 這個概念以前最常被廣泛應用在商業和文化領域,如跨國公司通過調整其產品和服務來滿足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口味,或者文化現象在全球範圍內傳播時,也會根據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產生不同的表現形式。

近年,我在城市社區,朋友做當地city walk 觀察到他會很重視結合本地歷史與文化;同一場景在鄉村社區,當鄉村運營人員在腦暴想法時,一邊緊貼在地,一邊結合現代流行,是否要到全球化先不說,至少要風行小紅薯,公號文章轉到爆。

無論是「城鄉融合」「Glocal 」,也想起了小紅書的小紅村,今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聯合小紅書公益,共同在北京發布《數字化鄉村文旅發展報告》,以生活方式為切入點,總結數字平台賦能鄉村文旅發展的“資源互鏈”新模式,探索可覆制、可借鑒、可推廣的“鄉村文旅+數字經濟”發展路徑。

小紅書同時發布了2025年“鄉村漫遊”規劃,宣布將在一年內打造100個“小紅村”,助力中國鄉村通過文旅振興實現城鄉融合和自身發展。(今年安吉瓶行宇宙大會)

小紅書的小紅村

而早在2022年7月,捧紅了露營的小紅書,自己做起了營地。

在2022年首屆長三角露營大會上,小紅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安吉縣小杭坑露營地推出小紅書首個線下營地。安吉縣在於6月22日與小紅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線上交流會回放 Youtube

請手動輸入,鏈接無法顯示

相關文章:

中国特色数字游民,从地理套利到政策红利|投稿

数字游民四大社区一览,乡村赋能与政策|投稿

另關於開頭引用“神跳下懸崖,船離開家。”《小島歌》

是想感概不久前整理沖繩石垣島與台灣的一段歷史,星期六下午在香港過濾氣泡活動現場,《小島歌》新書發布與作者交流,發現這本書的開頭背景是琉球沖繩與福建人,久米三十六姓。都是沖繩,相關人物是台灣與福建人。之後再細寫。

相關文章:

直飞55分钟,离台湾最近的日本石垣岛

夏日新书:浮浮遥遥,《小岛歌》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旅・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文倩世界公民,出生福建,台港成長; 5年香港立法會議員助理 2021年大涼山支教教師(NGO);2022年環球旅行&旅居 2023年海南島Ted演講者; Freelancer數字遊牧,社群運營 公眾號:應無所住2020 疫情三年,一個女生的全球生活漫遊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邁阿密海灣、黃金海岸,數字遊民香港後花園

馬特夜話|從「快閃烏托邦」活動到數字遊牧2.0與在地社區

數字遊牧東亞海島:沖繩、濟州島和石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