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數字遊民,從地理套利到政策紅利

文倩
·
·
IPFS
·
數字遊民精神不僅僅是一場關於地理的套利。

今年五月,SeeDAO刊發文章《數字遊民2.0時代: 有遊有定,共建未來生活》;

不久前,在福建·屏南數字遊民生活周,鄉建DAO啟動大會午後,有一場《數字遊民2.0與數字化鄉村建設》圓桌交流。

與會人員

如何成為數字遊民,或 如何找到遠程工作,是最常被詢問的。

目前經濟下行,傳統求職本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數字遊民要找「遠程工作」似乎難上加難。

數字遊民這個名詞和概念來自西方,最早可追溯1997年,其本質/核心是「地理套利」。

數字遊民1.0:精英化與地理套利

職業屬性:以高技能遠程職業為主(IT、創意、咨詢等),多受雇於跨國企業或自由職業,收入多來自發達國家薪資標準。

流動性目的:通過“地理套利”(Geographical Arbitrage)在低成本國家生活,實現收入與消費水平差的最大化。

社群文化:強調個體自由與全球旅居,線上社群協作強,線下社區規則寬松(如禁止違法和侵犯他人邊界)。

從以上核心特征來看,數字遊民1.0與鄉村振興沒有直接關系;有的是從本質地理套利出發,數字遊民流動到風景優美、消費較低的巴厘島、清邁、葡萄牙、中國最美鄉村等等。

數字遊民2.0:中國特色與政策紅利

在中國,大多在探索成為數字遊民的朋友經常遇到求職困境,比如遠程工作崗位有限,今年光是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已超過1200萬(1222萬),比2024年的1179萬人多43萬人,是建國以來,大學生最多畢業人數。

沒有進入傳統職場的社會求職人士和大學生就業群體要麽遊牧探索、找尋機會;要麽在家做全職兒女(啃老)、躺平等等。

他們大多流動在城鎮郊區、宜居鄉村或全國各地線下數字遊民社區等。

雖然面臨尋找遠程工作的困難,另一邊在數字遊民線下社區經常看到有關支持政策;在鄉村,更是感受到鄉村振興,文化旅遊,產業轉型等新的機會與機遇。

這種新的機會與可能性帶來了更多的想象,如果一時未能找到遠程工作,獲取地理套利;或許把目光投到腳下的土地和當前的政策環境看看:

一、浙江麗水市

2024年12月,浙江麗水市向全國發出數字遊民召集令,並制定了《麗水市支持數字遊民發展八條措施》。這是國內地級市首次出台數字遊民的專屬政策,展現了麗水市對數字遊民群體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

根據該政策,數字遊民可免費遊覽麗水市重點景區,這不僅為數字遊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也有助於他們更好地了解當地文化。對符合條件的創業項目,麗水市可免費提供300平方米創業場所,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助資金,為數字遊民的創業夢想提供了堅實的物質支持。此外,對符合條件的數字遊民社區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一次性激勵,激發了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目前,麗水市組織11個地方作為首批擬打造數字遊民基地的點位。

▲ 麗水發出的數字遊民認證

二、浙江安吉縣

浙江安吉是國內發展數字遊民社區較早的地區之一,有DNA安吉和余村數字遊民公社。當地政府為推動數字遊民社區的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設立創業基金、提供租金補貼,降低了數字遊民的創業和生活成本;完善基礎設施,提升了數字遊民的生活品質。

同時,當地政府圍繞數字碼農、旅遊博主等32類數字遊民在生活、工作、娛樂等方面的需求,會同縣醫保局、人社局、公安局等部門,梳理確定了9項高頻服務事項,設立數字遊民改革“一件事一次辦”便民服務。這一舉措極大地提高了服務效率,為數字遊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體驗,構建了數字遊民的理想家園。

三、安徽黃山市

2024年9月,安徽省大黃山辦印發了《大黃山全球數字遊民集聚創業地建設行動方案》,明確了發展目標:計劃到2027年,建成8個左右具有鮮明大黃山風格的大型數字遊民基地,累計集聚500家團隊,吸引數字遊民20萬以上人次。

西遞、宏村所在的黃山市黟縣出台《支持數字遊民共居共創政策十條》,設立100萬元數字遊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並對引入數字遊民的運營機構實施每人次500元的獎補。黃山市祁門縣出台了《加快培育“數字遊民”生態圈賦能鄉村振興促進大黃山建設的實施意見》,對長期在祁門縣租住的數字遊民實施10%-20%的房費補貼,力爭三年內,建成數字遊民基地3個以上,吸引“數字遊民”10萬人次以上。通過這些政策,黃山市正努力打造全球數字遊民集聚創業地。 (三地資訊來源鼎韜)

黃山數字遊民社區現有DN黃山數字遊民公社、黃山NCC,黟縣BTU電影社區和祁民公社。


在鄉村振興方面,我們看到中國鄉村橋頭堡浙江的鄉村運營政策已顯現百家爭鳴👇

一、目前主要有四大家:

1. 法家(杭州臨安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 核心機制:規則為王,對賭協議+嚴格考核

• 考核標準:88條量化指標

• 激勵方案:達標獎勵70萬,未達標零報酬

• 業內地位:2017年首創,鄉村運營鼻祖,被稱為"鄉村運營策源地"

2. 儒家(杭州余杭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人才策略:引進專業人才,鄉村CEO職業經理人制度

• 薪資結構:底薪18萬起+績效獎勵(寧波達80萬)

• 核心支持:名正言順,在其位謀其政,齊家治國平天下

3. 道家(杭州建德市)——道法自然,夢想任逍遙

• 核心理念:無為而治的夢想驅動型

• 政策特點:無硬性KPI考核,側重項目落地可行性

• 優勢體現:提供高度自由的發展創新空間,夢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4. 墨家(台州市)——兼愛、非攻,合作共贏、利益共享

• 合作機制:鄉村運營合夥人制度

• 扶持政策:

◦ 創業激勵10萬元

◦ 運營補貼5萬元

◦ 場地減免+貸款免息

• 核心理念:政村企合作共贏的利益共享機制

二、主要牽頭部門不同

1. 部門協同:

• 文旅局牽頭(臨安)

• 農業農村局牽頭(余杭)

• 組織部牽頭(建德)

• 多部門聯動(台州)

2. 共同目標:通過市場化機制激活鄉村活力

3. 發展定位: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注:內容來自新農途說和視頻號佳瑤鄉約)

從以上數字遊民與鄉村振興支持政策,我們可以觀察到中國特色數字遊民可能也是鄉村振興建設中的技術賦能者和新質生產力,如新媒體和內容運營。

中國特色數字遊民:非精英化與本土化融合

群體構成:以大學生、返鄉青年、間隔年群體為主,學歷較高但職業流動性強,更多是“體驗式或探索式遊民”而非終身職業選擇。

在地化使命:不同於西方的全球套利,中國遊民常參與鄉村數字治理(如四川“川善治”平台)、農產品電商(如貴州王靜直播助農)、智慧農業(新疆無人機植保)等。

收入模式:依賴平台經濟(直播打賞、電商分成),收入穩定性低於西方,但社會價值感更強(如幫助鄉村、農民增收)

▲ 麗水Cohere社區 文倩攝

在數字遊民2.0與數字化鄉村建設圓桌交流中,我分享了這幾個月住線下社區看到的數字遊民在當地的融入與創造。

麗水Cohere社區,“附近「潘阿姨的店」因為便宜好吃,漸漸地成為社區食堂。後來,嘉仔重新做了店面視覺的設計,壹力給潘阿姨的店上了大眾點評,店里慢慢多了很多大家的照片,潘阿姨家的店也漸漸成為了本地網紅店。

我們好像真的幫到了當地人。” 摘自:《這個春天,來社區一起搞事情!》

在安徽·DN黃山數字遊民公社,社區成員受到在地生態社區理念的影響,自組織形成《關於數字遊民幫三合村賣茶這件事》;另一個也是浙江麗水·古堰畫鄉52赫茲不坐班社區。

與DN黃山不同的是,52赫茲小社區融入當地大社區的概念由社區主理人主導與引導。比如不久前田野調研項目組公開招募,整合在地資源白皮書,系統梳理當地文旅、農業資源等形成商業資源圖譜,共繪數字遊民鄉創地圖。

在圓桌交流過程中,Q Space & Cohere社區聯合發起人Lee 感言:“ 數字遊民精神不僅僅是一場關於地理套利的交易,當你有勇氣不想坐班的時候,你一定有勇氣做點什麽。

當我們無法從職場上增加收入,換個思維,或許可以從一些社區生活中降低成本。

比如DNCN數字遊民公社,麗水Cohere和杭州·蕭山Q Space 等住宿價格、遊牧成本相對較低的社區支持中國特色數字遊民,讓探索人生不再是一件很難,成本很重的事情。我們相信只要生活成本足夠低,增加探索時間的長度,讓想探索數字遊民這種新興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人更有機會與可能。

SeeDAO聯合發起人Baiyu說:數字遊民似乎更是讓人成為「完整的人」,重建人和人的真實連接,擺脫躺平或內卷的困境。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旅・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文倩世界公民,出生福建,台港成長; 5年香港立法會議員助理 2021年大涼山支教教師(NGO);2022年環球旅行&旅居 2023年海南島Ted演講者; Freelancer數字遊牧,社群運營 公眾號:應無所住2020 疫情三年,一個女生的全球生活漫遊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數字遊民四大社區一覽,鄉村運營的百家爭鳴

全球概覽:從嬉皮士之路到香蕉煎餅之路;從背包客到數字遊民

當代全球南方面對嚴峻挑戰:綠色與可持續|2025南南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