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換線|小一的經驗分享

子非魚
·
·
IPFS
·
我們無法複製他人的經歷,每個人所處的時代與條件也不盡相同,但這些經驗的分享,像是在我心中點亮一盞指引明燈。

今天與數年未見的小一見面。小一是前「仲花枝玩劇團」的藝術總監,這次上台北是為了參加明天舉行的「一人一故事劇場」研討會,於是趁機約出來聊聊。

我和小一在神聖舞蹈的工作坊上認識,後來才發現,我們可能更早以前就曾見過面。那時我們劇團進駐新北投71園區,隔壁是光環舞集,樓下是古舞團,小一常常來參加古舞團週末的「接觸即興」JAM,彼此應該早有過幾次照面。

這次見面,主要是想請益有關輔導與諮商領域與劇場之間的交集,比如心理劇、戲劇治療、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 PBT)、即興劇、接觸即興等相關內涵與脈絡。小一分享說,「即興」這個元素貫穿於PBT、即興劇、接觸即興與合氣道當中。不過,即興劇偏向表演性質,而他自己則是以PBT、接觸即興與合氣道這三者作為核心實踐的主軸。

我們也談到心理師法的限制,目前僅心理師能從事心理劇治療或戲劇治療。他還提到了王理書老師與王輔天神父,讓我意外發現小一與康康學姊皆師承王輔天神父的NLP體系。可惜神父已逝,四維文教院也已停辦,如果想學習同體系的課程,應可以找陳世勳或唐道德老師。

此外,小一的師緣非常好,總能遇到優秀的老師。例如,學神聖舞蹈時直接參加Jivan的工作坊,學身心學則直接到台東參加由劉美珠教授引進的BMC創始人工作坊。他分享了許多寶貴的工作坊經驗與體會,這些都是他用無數時間、心力與學費累積而來的珍貴歷程。

總而言之,我們無法複製他人的經歷,每個人所處的時代與條件也不盡相同,但這些經驗的分享,像是在我心中點亮一盞指引明燈。它提醒我,對未來的不確定,也許難免令人焦慮,但同時也蘊藏著某種期待性。有時候,不是因為確定了方向才出發,而是在出發之後,才慢慢看見方向。

2025.08.01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