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亞洲富豪》體驗新加坡史上最賺錢的一周

文倩
·
·
IPFS
·

剛從新加坡結束九月的工作旅居,抵達香港機場時,無意間看到標語:Welcome to Asia's Event Capital 香港一直的定位是亞洲盛事之都。

來源:香港人才服務辦

無獨有偶,最近也剛經歷了新加坡史上最賺錢的一周,各種buff疊加,盛事活動精彩紛呈,甚至紙醉金迷到有種《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我又想起了2018年看過的一部相關電影《瘋狂亞洲富豪》又名《摘金奇緣》

如果說香港是亞洲盛事之都,新加坡可能是國際盛事之都,國土雖小,但舉國搞商業,用公司化的商業堆出一個“藝術”城市。

十月,訂新加坡酒店的人心跳要加速。平時三四百新幣一晚的房間,直接飆到上千。靠近濱海灣的五星酒店,更是被炒到三千新幣一晚,還一房難求。

烏節路的YOTEL平常價格大概是在120-150新幣,最近是1500新幣,直接翻10倍

即花費大幾千,7-8000左右的人民幣訂一間平時普通的房間;小幾千塊的預算只能訂到多人間的一張床位。這次的盛事運營,直接帶動酒店漲幅5-10倍,手腕了得!

以普通人到發達地區的酒店預訂經驗來說,上一次感覺偏貴的是2022年5月在倫敦,大概是小幾千訂一間普通酒店房間,大幾百 7-800吧,訂多人間床位;當年7月暑期的冰島首都也很貴,甚至由於預訂時間太遲,那個周末我直接被擠出了首都圈的蛋黃區。

朋友形容:“這一周新加坡的酒店比股市還刺激。” 因為三股力量同時疊加,把新加坡推向了全球最熱鬧的舞台。

F1 夜賽& Big Bang隊長GD權志龍獻唱、Token 2049 全球性的Web3大會&Network State Conference,以及中國國慶黃金周。

F1 夜賽

「國際盛事之都」背後的城市運營哲學

這種將一切資源(包括文化)事件化、資本化的天賦,在新加坡舉辦國際盛事時展現得淋漓盡致。

新加坡像一家超級公司一樣運營國家,通過策劃F1夜間賽、區塊鏈峰會、黴黴演唱會、奢侈品發布會等全球性事件,周期性地將整個城市轉化為一個巨大的舞台。全體市民(無論自願與否)都成為這場盛大儀式的參與者與背景板,共同營造出一種全球注意力在此匯聚的集體體驗。這種鈔能力,確實讓新加坡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國際event之都”。

而新加坡能成功運營這些大型活動,並非偶然,而是其精準戰略與高效執行的結果。

精準的戰略定位與高效運營:新加坡善於創造“獨一無二”的體驗。F1新加坡大獎賽是全球首個夜間F1賽事,其賽道環繞整個濱海灣,讓觀眾在觀看緊張刺激的比賽的同時,也能將新加坡璀璨的城市天際線盡收眼底。同時,新加坡以極高的效率將整個城市轉化為活動舞台。在F1賽事期間,城市核心區被改造成高標準的專業賽道;而在Taylor Swift 黴黴演唱會期間,新加坡國家體育場及周邊交通系統則能有序地應對數以萬計的歌迷。

“盛事經濟”的深遠影響:新加坡與香港深諳舉辦大型活動不僅能賺取眼球,更能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例如,黴黴的演唱會直接為新加坡2024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而像F1這樣的賽事,其影響遠不止三天的比賽,它極大地拉動了旅遊、酒店、餐飲和零售等相關產業。

直接打造開放的“網絡國家”生態:新加坡積極擁抱前沿科技領域,通過舉辦Token 2049這類全球頂級的加密貨幣大會,吸引了包括Vitalik, Balaji(《The Network State》作者),孫宇晨,肖風博士等在內的眾多行業領袖與決策者。這不僅鞏固了其作為全球金融科技和創新中心的地位,也展現了其作為一個高度連接、面向未來的“網絡國家”的特質。

想起今年二月,香港直接空降「共識大會」及這兩年的Bitcoin Asia

相關文章::柔新经济特区,新马携手,下一个深圳?

雖然早至2018年,在好萊塢電影媒體上掀起前所未有的亞裔旋風,猶記得當年還在跟身邊友人討論這個Crazy Rich Asians ,在光鮮亮麗,見慣大場面的好萊塢眼中的亞洲富豪國家或地區會花落誰家?就像2021年Netflix 奈飛真人實境影集《璀璨帝國》有日俄混血的軍火商繼承人Anna Shay,來自台灣、自稱是宋朝第24代後裔兒媳的Christine Chiu,以及新加坡富二代Kane Lim等。他們之間的明爭暗鬥,尤其是Anna Shay和Christine Chiu對於"洛杉磯女王"頭銜的爭奪,構成了節目主要的戲劇張力。

雖然這兩部作品所呈現的,都是亞裔群體中極其頂尖的"1%"的生活。讓人們在驚嘆於其奢華的同時,也需要意識到這並非亞裔社群的全貌。

但這些無疑為人們打開了一扇窗口,去觀察在全球化背景下,財富、文化與身份認同之間複雜而有趣的關系。

Crazy Rich Asians

另一端,回到香港後 友人發來這張新聞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旅・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文倩世界公民,出生福建,台港成長; 5年香港線下社區工作 2021年大涼山支教教師(NGO);2022年環球旅行&旅居 2023年海南島Ted演講者; Freelancer數字遊牧,社群運營 公眾號:應無所住2020 疫情三年,一個女生的全球生活漫遊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去把手弄脏,要把「手套」摘下來-重構生活1

在場非虛構獎學金作品發佈會,Day1小感

11.1 生命力系統日記開跑,開啟你的源頭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