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书|被过度期待的人:燃烧自我的故事 · 第一天

受寵的獨女

蟲蟲的夜間模式
·
·
IPFS
·
今天,我要來寫一個充滿愛的故事,至少,我曾經如此想過,現在也不想完全否認。

除了之前的文章提及我是藥劑師,我還有另一個身份 – 家中的獨女。媽媽當年被診斷懷孕有困難,結婚10年還未能懷孕。她本來已經放棄,沒想到我在他們婚姻生活的第11年到來了。也許是上天給我父母的補償,我從小就是個乖孩子,媽媽叫我往東我不會往西,被懲罰的時候媽媽叫我不要哭我就能一秒閉嘴。讀書方面也很自覺,到點就溫習,功課都在學校就完成了,成績也不錯,根本就是你們父母口中的「隔壁老王的孩子」本人。成長的過程,我沒覺得這樣的方式有問題,我不吵不鬧,爸媽也給我愛、時間、空間、金錢、物質,我知道人前做個乖巧的孩子就能很到大人疼愛,就能夠得到想要的東西,其實真的挺幸福的。「你父母對你真好,長大要回報他們哦。」他們是這樣說的。

我曾經覺得自己挺自由的,想做甚麼都能做,想去哪裏都能去,只要遵守規則就可以了。

「媽,我想去健身。」「不好吧,女孩子大塊頭不好看。」

「媽,我約了朋友,會遲一點回家。」「約了誰?去哪兒?記得12點前回家。」

「媽,我想去美容院。」「你是不是被騙了?不用去,暗瘡我幫你處理就好。」

「媽,我買了面膜。」「你的臉不能亂動!那是女孩子的資本。」

「媽,我想去買衣服。」「不要再貪小便宜了,你之前買的衣服感覺就很容易破。」

對的,經歷過這些的我還在覺得自己很自由。因為在其他方面,父母不會干涉我的計劃,例如讀書、選課外活動等。但其實說到底,都是因為這些方面我有按照乖孩子原則去選,所以他們會全力支持。按照媽媽的說法,只要與我健康相關的事,她絕不妥協,那麼我想問,健身有甚麼問題?尋找改善膚質的方法有甚麼問題?買衣服與健康相關嗎?

從小到大,我「理所當然」地聽話,「理所當然」地聰明,「理所當然」地乖巧。將來,也要「理所當然」地成功,「理所當然」地回報父母,「理所當然」地當父母心中那個一輩子也不成熟的孩子。可是,我也有我的想法,我也有想改變的事情,我也有我想走的路,我不可能一輩子聽從他人。曾經有人說過,「你是狼人殺裏的預言家,父母是你驗證過的金水,但不代表他們一定能指認到對的狼。」我感恩父母的愛,為我安排他們認為是最好的路,為我掃除了不少障礙;但也正是他們的愛,我每走一步都像有千言萬語綑綁着,有些明知是錯的也要聽從。對錯,好像都只是我父母的一句話。

我其實也沒有要怪他們的意思,我愛他們,他們也在用他們的方式去愛我。只是這些期望對於成年的我有點重了,爸爸、媽媽,我長大了,我知道如何做選擇,也只會做自己能為其負責的選擇,能稍為相信一下你們優秀的獨女嗎?

對於如何當一個讓大人喜歡的孩子,我已經很有經驗了。可是,從這一秒起,我想當個讓自己喜歡的大人,以我的方式去回報父母。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蟲蟲的夜間模式六時前是香港公院藥劑師 六時後是隻脾氣臭的蟲蟲
  • 来自作者

溝通是相向的

關於公院藥劑師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