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视角下的中国史 · 卷二 | 秦朝:删库重写的代价
战国那烂摊子,你要是真穿越回去看一眼,绝对心梗。整个系统能跑,全靠玄学,Bug堆到天上,所有人一边崩溃一边嘴硬。
七国七套标准,数据格式不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协议,各玩各的。你从魏国调个API到楚国,啪,一个大红ERROR:“未知编码。”返回一堆乱码,日志里写“请祭祖”。
接口对接全靠运气,文档?别想,靠口耳相传。
更离谱的是,架构师们在干啥?天天坐那儿开会,开哲学会。儒家拍桌子:“大家要有规范,得写代码风格指南,别乱写!”法家冷笑:“屁的规范,硬规则才是唯一出路,不听话直接封仓!”道家翻个白眼:“你们搞个锤子,删库跑路,自然最优雅。”
这不就是今天的大厂架构群?吵到凌晨三点,最后结论——没有结论。Bug还在那里笑。
就在这场撕逼大会最高潮的时候,秦国的老大嬴政,甩下了一句话:“别吵了,删库重写!”
你要是真在现场,场面绝对比你经历过的最狗血项目还炸裂。
李斯在旁边抖笔,眼珠子快瞪出来:“老板,这事……风险太大了吧?”
嬴政眯眼:“风险?风险是给软蛋准备的。我本人就是风控。”
这句一出来,全场没人敢吭声,你听得见空气里“噗通噗通”的心跳,感觉每个人脑子都在飞:“删库?真的删?这可是跑了几百年的老代码啊兄弟!”
可嬴政不管,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词:统一。六国的分布式烂架构,让他夜不能寐,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权限一刀切,所有节点跑在秦OS上,老版本一律废掉,兼容?想屁吃。
你说这画面搁今天,是不是熟?领导一开会,甩一句“兄弟们,系统不行了,推倒重来,三个月上线。”谁敢说“不”?
没人敢。大家点头,心里骂娘,转身加Slack群,开始暗戳戳吐槽。
如果那时候真有Slack,群名一定叫#秦OS-重构群,聊天记录能笑死你。
李斯:“统一编码要提上日程,小篆强推,老格式一律弃用。”
楚国接口组:“???我们snake_case跑了两百年,你现在说驼峰?兼容策略呢?”
赵高:“兼容个屁,全按标准写。我后面会上权限锁,违规直接删库,不留备份。”
蒙恬:“北方匈奴DDoS攻击太猛,防火墙还没部署完,硬件申请中,能不能先排个期?”
胡亥:“哈哈哈,等上线我要做发布会,主题叫‘让天下统一在一套UI下’。”
你看,是不是像你公司群?
然后呢,血腥的重构开始。
秦始皇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砍编码。七国文字七套标准,UTF-8、GB2312、ISO-8859混着跑,跨系统全是乱码。他直接强推小篆,硬改,谁敢不改?物理删除,坑一个少一个。老文档?烧,GitHub封,Stack Overflow拉黑,只剩官方API。
再搞全局变量,度量衡、货币全归一,彻底消灭“一个系统斤是500克,一个是600克”的灾难。强制类型检查,参数不对,直接抛异常——异常处理方法?kill线程。
然后是权限,RBAC上线,法家写成底层安全策略,严格到变态,一旦违规,连人带号物理销毁。
防火墙呢?秦始皇直接堆长城,硬件隔离,成本爆炸,延迟拉满,但安全部吹牛:“全球最硬物理边界,谁敢黑?”
阿房宫、直道、灵渠,全是花里胡哨的性能怪兽,炫技无比,但维护性?呵呵,你今天吐槽烂代码,回去看看秦朝的基建,绝对笑出声。
上线那天,嬴政笑得比KPI刷爆的产品经理还开心。六国接口全清,数据一致性历史最佳,性能飙升,用户暂时没崩溃。嬴政心里想:“牛逼,这就是我,史上最强版本。”
胡亥发朋友圈:“#秦OS V1.0# 天下统一,感谢父皇!”
赵高笑而不语,手里权限提权脚本写完,等着关键时刻拉闸。
李斯掉的头发能织三张席子,蒙恬在北边修防火墙修到吐血,底下线程(百姓)CPU占用率100%,风扇全坏,烧机,死一片补一片。
焚书坑儒?别听历史书装深沉,那不是“思想控制”,那是删开源库,禁止用第三方文档,谁敢用就封号。结果?系统没人敢质疑,但没人能维护。
问题来了,测试做了吗?没有。压力测试?零。监控?靠一群酷吏拿鞭子跑工地看日志。冗余?没有,容灾?想啥呢,整个系统就是单点,秦始皇自己就是root权限,挂了等死。
所以公元前210年,主线程崩溃。嬴政暴毙,系统瞬间失控,赵高提权,胡亥上线,直接把核心配置文件改成“体验至死”,Bug全炸,用户疯狂起义,陈胜吴广第一个发帖:“程序员罢工,谁爱上线谁上线。”
秦OS生命周期:15年。上线史上最猛,挂得史上最快。代价呢?百万线程烧毁,人命填坑,血泪成海。
你以为两千年前?笑死,今天多少公司还在走秦始皇的路子:
领导拍板:“重写一切问题解决。”
然后赶工、压榨、删文档、封口、上线成功发PPT,挂了怪运维,最后领导跑路,你抱着屎山哭。
重构?技术问题?不,这是人性问题。秦始皇给世界上的教训,不是统一天下,而是——
删库重写,真的是死亡Flag。
下一卷我们聊汉朝。别以为他们聪明,他们只是换了招——修修补补,补到最后,屎山大到遮天蔽日,压死三国。
这才是真正的“版本维护史诗”。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