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宪者的背约:当自由的名言成为控制的注脚——隐私与生存,作为结构性弃权的当代表征
一、写在人权纸上的空洞诺言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中,写进宪法的,不只是制度承诺,更是一场结构性的集体催眠。
“隐私权”、“生存权”、“言论自由”、“通信秘密”——这些原本属于人类最基本的存在保障,在21世纪却变成了权力-资本复合体手中的弹性标签:可配置、可篡改、可撤销。
换言之:
权利,从未真正属于人民,而只是被“允许存在”——直到不再被需要为止。
二、资本主义的自戕语言
我们先来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
| 经典名言 | 谁说的 | 结构性自我打脸 |
| ------------------- | -------- | --------------------------- |
| “自由市场是个人自由的最佳保障。” | 米尔顿·弗里德曼 | 监控资本主义系统通过“自由的点击”重塑奴役秩序。 |
| “社会真正的富裕,是大多数人能消费。” | 亚当·斯密 | 疫情期间亿万富翁财富飙升,底层人民靠众筹治病。 |
| “政府是问题,不是解决方案。” | 里根 | 危机时政府紧急印钞,为的是拯救富人资产,而非工人生活。 |
| “人生而自由,在权利上皆平等。” | 法国人权宣言 | 黄背心运动被催泪弹包围,种族贫民区常年边缘化。 |
🤡 资本主义最怕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它自己说过的漂亮话被拿来当武器。
三、自由国家的违宪日常
我们不妨直接对照宪法条文与现实政策,看看所谓的“立宪国家”如何将基本人权合法掏空:
🇺🇸 美国
宪法承诺:言论自由、通信自由、财产权不可剥夺
现实场景:
Snowden被迫流亡,Assange被全球通缉
亚马逊工人每天被AI追踪上厕所时间
医疗账单让1/3人破产,“生存”被金融化
🪧 嘲讽翻译:
你有权利说话,我们有权利让你说完这句话后失业。
🇬🇧 英国
宪法承诺:隐私权不可侵犯
现实场景:
CCTV覆盖全国,人脸识别自动标记“潜在异常者”
无警告入户监控,抗议者预判性逮捕
🪧 嘲讽翻译:
我们尊重你的隐私,但你最好别太在意。
🇫🇷 法国
宪法承诺:人生而自由、权利平等
现实场景:
警察暴力系统性存在,尤其针对非裔和阿拉伯裔
公共安全法限制拍摄执法者,新闻自由成笑话
🪧 嘲讽翻译:
你当然自由,但最好不要打扰共和国的安宁。
🇯🇵 日本
宪法承诺:国民享有文化与生存的最低保障
现实场景:
无家可归者被驱逐,东电核污染黑箱操作
“加班死”被称为“敬业文化”
🪧 嘲讽翻译:
你有生存权,只要你能活下去。
四、从基本权到结构弃权
这一切指向的,不是偶发事故,而是深层结构:
隐私权与生存权,原是现代政治体系给予个体的最低保护机制,如今却沦为“结构性弃权”的工具——在法律不变的表面下,被技术、金融、算法、监管悄然收回。
这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也不是哪一个政党的恶意,而是整个全球化资本技术复合体逻辑下的新型系统暴力:
隐私权,在“数据换服务”的平台逻辑中,被悄悄定价;
生存权,在“效率优化”的劳动逻辑中,被渐进抹除;
言论权,在“算法推荐”的生态中,被精细限流;
一切都不流血,不违法,极其平静。
五、尾注:人权不是算法变量
让我们再次记住这些被书写却被收回的句子:
“人人享有通信秘密” → 除非你在国家安全数据库里
“人人享有健康生活权利” → 除非你买不起商业保险
“言论自由” → 但你可能被银行冻结账户、算法降权、被匿名举报
这不是权利的失效,这是权利的商品化,是生存与隐私的“市场定价”。
📌 结语
我们必须拒绝“结构性弃权”成为常态。
隐私不是技术副产物,生存不是市场博弈结果。
它们是人之为人的最低存在底线,
而非权力体系手中的条件式许可。
当权力开始践踏它自己写下的承诺,我们才真正理解:现代社会不是无政府,而是隐藏在“制度幻觉”背后的高度审查系统。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