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換線|懷疑論(第2堂)

子非魚
·
·
IPFS
·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以一種極為獨特的方式進行哲學思考與討論。這種方式,今日被稱為「詰問法」,透過對話的形式,質疑對方所說的內容。蘇格拉底之所以被視為哲學家,正是因為他在對話中所展現的方法。事實上,這即是一種懷疑論

蘇格拉底不僅以對話形式持續探尋真理,更認為若人生不進行持續的調查,就無法實現「美好人生」的可能性。這是知識論倫理學結合的起點。在他的哲學中,懷疑論成為一種極具正面意義的人生哲學。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課後的問答環節。一位同學問:「我們怎麼知道客觀事實是存在的?」老師答道:「這就是個人信念,你要相信客觀事實存在。為什麼要相信?因為不相信就沒辦法活。」提問者進一步追問:「那這樣不就是預設了客觀事實的存在嗎?」也有其他同學追問:「我們真的能感知到客觀事實嗎?」老師則回應:「相信客觀原則的存在,是一種樂觀主義。你必須要樂觀一點,否則就沒辦法生活下去。」其他細節老師則留待下堂課繼續探討。

老師提到,他擔心懷疑論課程到最後只剩下懷疑,沒有真理。然而,從現象學、後現代建構論、唯我論或中觀哲學的視角來看,真理可能並非絕對實在的存在。如果懷疑的盡頭只能選擇相信,那是否違背了懷疑的初衷?畢竟,懷疑的反義詞即是相信。

2025.08.05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身心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