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囉書窩|喚醒老虎

子非魚
·
·
IPFS
·
釋放動物本能,打破「凍僵反應」,讓創傷復原

■ 書名

喚醒老虎:釋放動物本能,打破「凍僵反應」,讓創傷復原


■ 觀點

僵直反應是創傷最重要的因素

根據我在過去二十五年間所做的研究,我深信想揭開人類創傷的神祕面紗,僵直反應是最重要的一項因素。


體驗感知

體驗感知不是一種心理經驗,而是身體經驗。沒錯,就是身體經驗。它是身體對某種情境、某個人或某個事件的感知。它屬於一種內在氛圍,包括你在特定時間對既定主體的一切感知,這種內在感知會立即全部傳達給你,而不是逐一傳達。

你可以想像自己不帶任何情緒地度過一天,但要不帶任何體驗感知度過一天,這不僅無法想像,也根本做不到。人活著卻不帶任何體驗感知,根本就違背最基本的生存經驗。

將體驗感知納入治療的方法比沒有如此做的療法更有效。體驗感知讓人感覺更自然,能在自己的身體中感覺更為踏實和自在。它可以提高我們的平衡和協調感,也會提升我們的記憶力,使我們更深刻接觸細微的本能脈動,引領我們去療癒創傷。學會藉由體驗感知去瞭解自己,這是治療創傷的第一步。


創傷反應的核心

心理受創者或多或少都有四種創傷構成要素,分別是:

  • 過度激發

  • 收縮

  • 解離

  • 凍結(僵直),伴隨無助感。

這四種要素共同組成創傷反應的核心。過度激發、收縮、無助感和解離,這些都是面對威脅時的正常反應。因此,它們不一定會導致創傷症狀。唯有它們成為習慣和長期存在時,創傷症狀才會形成。這些壓力反應一旦持續存在,就會導致後續的創傷症狀,並使症狀更加嚴重。


自我持續的迴圈

若是沒有化解激發,人對危險的感知便會創造一個自我持續的迴圈。創傷症狀有不少有害特徵,其中之一是它們會以一種特定方式與原始迴圈連結,讓它們得以自我持續。由於有這種特徵,多數療法都無法治療心理創傷。對有些人來說,這種自我持續的迴圈使他們的症狀穩定存在。有些人則會發展出了一種或多種的其他行為或體質(這些都被視為創傷症狀),藉此幫助神經系統控制局面。


■ 解方

身體經驗創傷療法

「身體經驗創傷療法」很溫和,會逐步促成創傷的重新協商。運用體驗感知去接觸並逐漸調動困在創傷症狀的強大力量。這種方法類似於一層層剝開洋蔥,謹慎地揭露受創的內部核心。至於這些操作如何發展出來,其技術層面過於複雜,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知道治療創傷需要花時間。

「身體經驗創傷療法」中,重新協商是圍繞著學會領悟生物體的自然恢復法則來開展。


■ 評論

這本書是較早期探討創傷的經典之一,搜尋後才發現作者是SE(Somatic Experiencing,身體經驗療法)的創立者。書中主要聚焦於處理PTSD,特別關注「僵直」這一反應模式。相較之下,CPTSD則多出了一項「討好」的反應模式。

在SE認證教育執行師中,我也看到曾經一起跳神聖舞蹈的同學,也是生命之道神聖舞蹈主辦方Bhakti的身影。或許之後有機會再向她請教,畢竟SE不是能靠閱讀書籍就能了解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身心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