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座
昨天聽見新聞裡說,要將「博愛座」改成「優先座」,我心裡想著,「優先座」真的會比「博愛座」少些紛爭嗎?
我甚至認為根本無需設置這些座位。畢竟想要奪取座位的人,無論是否為博愛座都會發生,無須多此一舉。
那一天聽乾弟的妻子說,她女兒下課坐公車,被一位老婦人要求起來讓位。由於她的東西很多,且因為走了蠻長的路,身體有些無法負荷,便拒絕要求。何況她並非坐「博愛座」。拒絕後卻被這位婦人罵了很久,直到下車回到家跟母親傾訴時才大哭了起來。
這種事一直在持續發生中,為何這些有力氣罵人卻沒力氣站著的老人家,會如此執著於讓位這件事呢?
說真的,真心想讓座的人就會讓,沒有讓座的,也許有困難或不舒服,難道就不能替他人想想可能有不能讓座的原因?
何況誰規定一定要讓座?這不是絕對也無關觸法,我實在不太明白這些老人家的心態。
我也曾是這種道德勒索下的受害者,所以我深深體會,那一種明明身體不適卻被要求讓座甚至被謾罵的委屈。
所以我傾向根本什麼座都不用設置,因為遇上這種無禮的人,什麼設置都對他們無法產生作用。

「老」是人生的必然,但我真心希望自己老的時候不要成為這種令人生厭的人。倘若真的很需要位子可以坐計程車,甚至好好地請求都比罵人來得有效。
都老了,人生的歷練應該更加完整,卻做出與自己年紀不相符的行為,實在丟臉。
我是個會主動讓座的人,但倘若遇見這種老人即便是我也不想讓座。這世界上什麼人都有,一樣米養百種人。然而教育的源頭仍舊在家庭,真心希望這個社會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糟。
我的女婿不願意生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對這個社會充滿不信,也沒有安全感,他不希望孩子生下來在這個世界受罪。雖然我認為無須如此悲觀,但反觀現在的社會,越來越令人失望,我不得不承認他的想法沒有錯。
但人的種種行為,還是得從教育的根本做起。現在有很多家長只顧著孩子的學業,而忽略認真地看重品格這回事,孩子失去了很多學習的機會,若能改善這些循環或許這個社會還能進步,對於未來才能有盼望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