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虛

Flora異想
·
·
IPFS
·

最近不知道是否看劇看了太多,心裡有點空盪盪的,接下來就是無力感,這就是觀劇後的空虛。

一方面是尚未找到好劇,另一方面則是過於依賴觀劇來排解生活消遣。

人總會有找不到重心的時候,有時很快就能恢復,有時卻覺得沒能讓自己的心有可以好好安放的位置,這是所謂的低潮嗎?

雖然不確定是否為低潮,但心裡悶悶的感覺沒有消失,我努力地讓自己盡可能浸泡在正向的訊息裡,觀劇是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卻也因為沒有好看的劇時便會落入這樣的景況,其實這樣的人生還蠻可悲的。(笑)

即便我仍然繼續閱讀好書,卻常常沒由來地感到低落,難道這也是更年期惹得禍?我甚至以為我的更年期已經到底了。若真是,這更年期的時間距離拉得還真長呢。讓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循環一次,這感覺實在討厭。

不過,所幸我仍然明白這個低潮只是暫時性的狀態,也不那麼著急,我盡可能地不讓這種狀態持續太久。

雖然明白是暫時的,但也清楚要跳脫這樣的情緒,不是這麼簡單快速,自己的心性很重要,定力也是。

做做家事轉移注意力是一種方式,讓身體流流汗,或走出戶外活動活動,看看這個世界的美或善,往往回到家情緒也稍微穩定些。

也許並非每一次都奏效,但我還是會嘗試這麼做。畢竟運動會讓腦部產生多巴胺,這也是能讓身體產生正向思考的化學物質,必要時是很有用的方式。

人不是常說運動的人不會得憂鬱症,或許正是這個原因吧。

或者學學貓的貓生智慧,慵懶地或睡或醒也不錯,但前提是要能睡得著。🤣🤣🤣

換髮型換好心情

以下來自網路Ai的說明,看來果然是真的。⬇️⬇️⬇️

『具體來說,運動過程中,身體會產生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會讓人感到快樂和幸福。 這種愉悅感會強化對運動的動機,使人更願意持續運動。 此外,運動也能促進其他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的分泌,這些物質同樣對情緒調節有重要作用。

運動促進多巴胺分泌的機制,可以解釋為何我們在運動後通常會感到心情愉快和精神振奮。 這種正向的感受,有助於改善情緒,增加自信,並減少焦慮和憂鬱的症狀。』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lora異想喜歡閱讀,喜歡隨寫,期待免於汲汲營營,只想記錄50+的人生,為自己多留一些色彩。文字或許平凡,但在於分享生活、觀點,並能盡情享受在當下,是我想追求的優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終於1

儀式感

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