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預言:末日直播社會的側寫》

《七月五日預言:末日直播社會的側寫》
七月五日快到了,近得就像一隻蝸牛爬過來,你看著牠磨磨蹭蹭,可牠總會到。
很多公司乾脆把七月四日定為假期,說是讓員工多陪陪家人。多陪陪是什麼意思呢?你以為他們良心發現了?不,良心這東西,跟流浪狗一樣,過不了幾天就餓死了。真正的原因很簡單:省點錢。如果真有什麼末日,拖欠的薪水就當打水漂,不用發了——尤其是那些靠海外資金的企業,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
一切只不過是從一部漫畫開始。漫畫家說她做了個夢,畫了出來,然後就像撒下了一把草籽——預言十五個中了十三個,剩下兩個懸著,七月五日大地震算一個,另一個嘛,買書才知道。這是很會做生意的路數。
於是這星期,無論大地震小地震,報紙、社群、電視、直播,誰都不肯放過。四級、三級的震動,抓住就能炒。有人說捕到的地震魚比往年多,有人說衛星拍到兩條巨龍正向日本游來。新聞媒體簡直替漫畫續寫得比AI還勤快,還認真。
往日本的航班票都賣不動,但奇怪的是,出日本的航班也沒見多起來。這是什麼狀態?外面的人嚇壞了,裡面的人裝沒事,像兩個喝醉的人各自發瘋。
有個香港的YouTuber不信邪,跑到東京街頭採訪。結果怎麼樣?找不到一個人聽說過那本漫畫,更別提預言了。街道平靜得有點兒過頭,大家買菜、上班、談戀愛,活得好像明天根本不會來。
她慌了,改播直播,開始照著漫畫講預言,硬是想把危機意識塞進別人的腦袋裡。結果呢?翻譯員開口坐地起價,她算了算點擊率、支出、收入,決定打包回香港。現實嘛,從來沒給過人面子。
新聞出版這十年快死絕了。發出兩小時沒點擊就涼,還寫「明早打開報紙」的人,腦子裡肯定還留著上世紀的空氣,跟AI沒半點關係。
網媒最風光的黃金時代也早成陳年往事。還記得疫情剛爆發那時候嗎?隨便發個社群截圖,點擊都是千萬起跳。現在呢?除了俄烏戰爭,已經沒什麼能勉強讓新聞業回光返照——你不派個人去戰地,邊躲子彈邊直播,第二天點擊就掉光光。
等七月五日這天,日本沿岸會擠滿直播主。海嘯來不來不重要,地震有沒有無所謂,攝影機搖得夠不夠、路人表情夠不夠驚恐才是重點。他們會一遍遍追著人問:
「請問你現在的感受怎樣?」
你感不感受得了不重要,重要的是——還有沒有人看,還有沒有人點,還有沒有人肯聽你把話說完。
這就是我們活著的世界。說難聽點——毀滅不毀滅,反正也活膩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