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賓特洛甫與史達林、莫洛托夫在條約簽署當晚的談話

厭然別居
·
·
IPFS
·

帝國外交部長與史達林和莫洛托夫的談話記錄

國家機密

帝國外交部長辦公室,1939年8月24日

8月23日夜晚-24日帝國外交部長同史達林先生和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之間的談話記錄(譯註:即《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當天)

討論了以下話題:

1.日本

帝國外交部長表示,德日友好在任何意義上都不針對蘇聯。此外,我國同日本擁有良好關係,能夠為解決蘇聯和日本之間的分歧做出實際貢獻。如果史達林先生和蘇聯政府希望如此,帝國外交部長準備朝這個方向行動。他將採取相應方法利用自己對日本政府的影響力,並將隨時通知蘇聯駐柏林的代表。
史達林先生回答,蘇聯政府確實希望改善自己同日本的關係,但對日本挑釁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日本想要開戰,那就開戰吧。蘇聯不害怕(戰爭)也準備好了。如果日本想要和平——那就太好了!史達林先生認為德國幫助改善蘇日關係是有益的,但他不希望給日本造成是蘇聯提議這樣做的印象。
帝國外交部長表示同意,並強調他的幫助將僅限於繼續他已經與日本駐柏林大使進行了幾個月的對話,以期改善蘇日關係。因此,德國在這個問題上將不會有新的舉動。

2.義大利

史達林先生詢問帝國外交部長義大利的意圖。難道義大利除了吞併阿爾巴尼亞之外就沒有別的目標了嗎?對希臘領土呢?在他看來,義大利應該對狹小、多山、人口稀少的阿爾巴尼亞沒有特別興趣。
帝國外交部長回答,由於戰略原因,阿爾巴尼亞對義大利很重要。此外,墨索里尼是個嚇不倒的強人。他在阿比西尼亞衝突中證明了這一點,當時義大利憑一己之力抗衡敵對聯盟,捍衛了自己的目標。即使當時的德國也還沒有能力給予義大利實際支持。
墨索里尼熱烈歡迎德國和蘇聯之間恢復友好關係。關於互不侵犯條約,他表示滿意。

3.土耳其

史達林先生詢問帝國外交部長德國對土耳其有何看法。
關於這個問題帝國外交部長答覆如下:他幾個月前告知土耳其政府,德國希望與土耳其建立友好關係。為實現這個目標,帝國外交部長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而土耳其政府的回應則是成為最早參加反德包圍戰線的國家之一,甚至認為沒必要通知帝國政府。
史達林先生和莫洛托夫先生隨後指出,由於土耳其人的政策搖擺不定,蘇聯也有過相似經歷。
帝國外交部長接著提到,英國已花費五百萬英鎊在土耳其進行反德宣傳。
史達林先生說,據他掌握的情況,英國用於收買土耳其政治家的花銷遠不止五百萬英鎊。

4.英國

史達林先生和莫洛托夫先生對英國駐蘇聯代表團的行為發表了敵意評論,認為後者並未向蘇聯政府表明他們的真實意圖。
帝國外交部長對此表示,英國一直企圖而且現在仍然企圖破壞德國與蘇聯之間發展良好關係。英國人很軟弱,希望別人支持其統治世界的傲慢態度。
史達林先生對此表示完全同意,並說:英國陸軍很弱;英國海軍艦隊已經配不上昔日榮光。可以肯定的是英國空中機隊正在擴張,但(英國)缺少飛行員。如果說儘管如此英國仍掌握著世界,那只能是由於其他國家愚蠢,容易上當受騙。例如,僅憑幾百個英國人就能統治印度,十分可笑。
帝國外交部長對此表示同意並秘密告知史達林先生,近期英國人又開始試探,並心虛地提起1914年。這就是典型的英國愚行。帝國外交部長建議元首通知英國,一旦德國和波蘭發生衝突,對英國方面任何敵對行為的反應將會是空襲倫敦。
史達林先生說,所謂試探顯然是張伯倫致元首的信函,英國駐德大使韓德森8月23日把這封信送到了上薩爾茨堡(譯註:貝格霍夫別墅)。史達林接著說,英國雖然弱小,但會巧妙而頑強地發動戰爭。

5.法國

史達林先生表示,法國終究是有一支值得關注的軍隊。
帝國外交部長從自己的角度向史達林先生和莫洛托夫先生指出法國軍隊數量上的劣勢。如今德國每年新增30000名可調動的士兵,法國每年僅招募15000人。“西部壁壘比馬奇諾防線強大五倍”。如果法國試圖跟德國開戰,一定會被打敗。

6.反共產國際協定

帝國外交部長說,《反共產國際協定》本質上不是針對蘇聯的,針對的是西方民主國家。他知道,而且能夠從俄羅斯報刊的語氣中讀出,蘇聯政府完全了解這一點。
史達林先生插話說,《反共產國際協定》主要嚇唬的是倫敦市和英國小商人。
帝國外交部長同意並開玩笑說,史達林先生對《反共產國際協定》的恐懼肯定要比倫敦市和英國小商人更少。至於德國人對此的看法,幾個月來柏林流傳甚廣的一句俏皮話就足以反映:“史達林還想參加反共產國際協定呢”。

7.德國人民對《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態度

帝國外交部長說,他敢肯定所有階層的德國人民,尤其普通百姓,都熱烈歡迎同蘇聯達成諒解。人民本能地覺察到,德國和蘇聯的現有利益在任何地方都不會發生天然衝突,良好關係的發展只是在過去受到了外國陰謀的阻礙,尤其英國的陰謀。
史達林先生說他願意相信這一點。德國人民渴望和平,因此歡迎德國和蘇聯之間的國家友好關係。
帝國外交部長這時插話說,德國人民當然渴望和平,但另一方面,他們對波蘭怨恨刻骨,以至於每個人都準備開戰。德國人民將不再容忍波蘭的挑釁行為。

8.祝酒

在交談過程中,史達林先生突然提議為元首乾杯:“我知道德意志民族多麼熱愛自己的領袖,因此我願為他的健康乾杯”。
莫洛托夫先生為帝國外交部長和大使馮·舒倫堡伯爵的健康乾杯。
莫洛托夫先生為史達林乾杯,指出正是史達林今年3月的講話被德國準確理解,從而徹底改變了兩國政治關係。
莫洛托夫先生和史達林先生再次為《互不侵犯條約》、為德俄關係的新時代、為德意志民族乾杯。
帝國外交部長提議為史達林先生的健康、為蘇聯政府、為德國和蘇聯之間關係的有利發展而乾杯。

9.臨別之際,史達林先生對帝國外交部長說了以下的話:

蘇聯政府非常嚴肅地看待新條約。他可以保證,蘇聯永遠不會背叛自己的伙伴。

根克
莫斯科,1939年8月24日

(資料來源:《1939-41年納粹-蘇聯關係》
德國外交部檔案
美國國務院,1948年)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