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日和
在我們年幼的時候,時間移動得十分緩慢。」 因為緩慢所以回眸過往點點滴滴,顯得善美。 小說家陳雨航以一篇篇文字和緩移動1960年代,回溯童年與青春期,住在深山電廠的宿舍, 母親為了買不到零食的孩子親手做燕菜,長得像飛碟的紅豆餅,炸芝麻球。 村子口雜貨店門口經常聚集各路人馬在那裡閒話家常, 沉默勤勞的店老闆,某天出乎意外地帶…

海市
直播主孫子漁以介紹西門町沒落建築物地標,勉強算是小有名氣的網紅。爸媽離婚後,和哥哥、媽媽住在獅子林大樓一戶樓中樓公寓。從小子漁總覺得媽媽重男輕女,寵愛哥哥比較多一點, 甚至同母異父的姊姊王可樂也這樣說過。媽媽陳如月從年輕就在萬年大樓賣手錶,有西門「萬年第一美人」的稱譽。

線上對談》青年小說家生存手記:張亦絢、洪明道、鍾旻瑞雲端交鋒
九歌出版社主辦「給青年小說家的信:故事與新世代撞擊的火花──張亦絢、洪明道、鍾旻瑞對談」,由於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因新冠肺炎取消,改將對話搬上網路。三位作家透過雲端共用文件,線上打字交鋒,貫徹防疫,又能歡快暢言。小說家從筆的原點到一本書的完成,路途遙遙、前路漫漫,又將通往何處?寫作是孤獨的勞動,小說家以書寫鏈結自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