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
160 篇文章
王莲枝的写作本

妈祖赞

好了不用说我来赞颂妈娘了。虽然我是内陆平原人,但看妈祖的事业,以及两岸靠她联系,文化纽带,避免很多情况也引来很多经济文化人文交流,这是令战争被压制的很不可思议的功德。以及我的各选修课老师也称赞她。另外我也特别喜欢她,因为刘涛扮演的她好温柔好有神性,我又把一部分对女性温柔长辈对渴望投射上去了。反正就是自…

标签活跃作者
  • 飛地Nowhere
    飛地Nowhere

    opening hours:13:00-21:00(收現金、LINE Pay) ::: 書店地址 ::: 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2號, Wanhua District, Taipei, Taiwan

    IrisChen
    IrisChen

    愛書人/曬書娘。【另類讀書筆記】不算書評,是分享我和愛書們約會的點點滴滴。 支持連結:https://liker.land/iriscanada/civic

    猶真里斯
    猶真里斯

    香港某名牌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做過不同類型的工作,每份工作幾乎做不過半年,搞到履歷表非常不好看。因為生意失敗,失業了,開始不務正業、做個是位高份低能的深山隱士。平常愛發白日夢,熱衷做自己喜愛的事。將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跟大家分享。 正如馬塞爾·杜象所說:「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 Jennifer話很多
    Jennifer話很多

    書外的文學是生活 narratives-of-daily.ghost.io

    白鷺
    白鷺

    文學評論,自由撰稿人

James Lee

槍下的他們:一段不該被遺忘的記憶

我沒能從父親口裡得出答案,只能低頭繼續踩著踏板。但那些士兵的出現,猶如我心頭上的一根刺,讓我隱隱感覺到不安——彷彿有什麼事情的發生,正在悄悄逼近。

Jying Chang

生活即隱喻:李佳穎《不吠》

故事本身不是從語言開始,而是從哭喊中開始。而所有的建構,都是疊床架屋的社會化,目的是學會流暢方便地穿梭在生命縫隙中。

Openbook閱讀誌

報導》人如偶,戲若人生:邱祖胤X阮光民對談漫畫版《空笑夢》

2022年作家邱祖胤出版長篇小說《空笑夢》,以布袋戲為主軸,描述在大時代的變動下,台灣布袋戲班的恩怨情仇,以及布袋戲的藝術內涵與職人心路。近日《空笑夢》即將推出由漫畫家阮光民重新演繹、改作的圖像小說版。他多次獲得金漫獎、也曾數次將舞台劇、散文及小說等作品改編成漫畫。《空笑夢圖像小說》正式出版前,阮光民與邱祖胤針對彼此的…

Openbook閱讀誌

書評》乒乓:讀《臺北是我的夢幻島》

它所書寫的正是熊自己的例外狀態的末端、那個(或說這個?)內在的優先順位一一移轉、歸位的時期,那些讓我與我的友人以及像我們一樣的人完成我們的老去的事件,模糊忽然清澈的瞬間,還有當我們還不知道原來模糊保護著、率領著我們的時候,所發生的事。

Openbook閱讀誌

書評》離開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讀《蕉葉與樹的約定》

雖然已經過了一百年,雖然世界好像變了非常多,但生蕃依舊是生蕃吧。你會感覺這麼厭煩,這麼困擾,不就是因為你們的背景差太多了嗎?(中略)你不知道怎麼處理的話,就不要處理。沒辦法說友善的話,那就不要說話。

Openbook閱讀誌

現場》褒歌詩人與他的離島生活記憶——《用褒歌說故事的人:呂坤翰澎湖褒歌選集》發表會側記

用褒歌說故事的人》作者呂坤翰(右)、吳明翰。(攝影:陳安嘉) 那是2021年夏天的澎湖東嶼坪,港邊的關公石早已等不到百條漁船歸返的盛況,草坡上只有悠悠閒晃的野放羊。要來島上,若非包船,就得搭交通船從馬公到望安再轉乘小船。對台灣本島人來說,這裡是天涯海角,然而,對《用褒歌說故事的人:呂坤翰澎湖褒歌選集》的兩位作者呂坤翰與吳明翰來…

Openbook閱讀誌

首爾書展.臺灣館重磅登場》展前篇(下)韓國出版業的獨自與集體升級

韓國最大的出版盛會首爾書展即將於6月下旬展開,今年的主題國是臺灣,文策院策畫的臺灣館以「臺灣感性」為題,將有23位臺灣作家隨行 ,展出超過85家出版社、共550多本書籍。策展主題從文學、生活風格、圖像、土地與旅行、飲食與娛樂、歷史等六大面向,向韓國讀者呈現臺灣豐富的出版面貌。

Openbook閱讀誌

首爾書展.臺灣館重磅登場》展前篇(上) 韓國濾鏡下的臺灣文化「感性」魅力

韓國最大的出版盛會首爾書展即將於6月下旬展開,今年的主題國是臺灣,文策院策畫的臺灣館以「臺灣感性」為題,將有23位臺灣作家隨行 ,展出超過85家出版社、共550多本書籍。策展主題從文學、生活風格、圖像、土地與旅行、飲食與娛樂、歷史等六大面向,向韓國讀者呈現臺灣豐富的出版面貌。

Openbook閱讀誌

報導》千名臺灣文學作家跨世代集結,連署聲援罷免不適任立委,呼籲民眾支持二階段罷免,發起創作接力

連署發起罷免不適任立委的臺灣文學作家代表。(圖源2025主張罷免不適任立委,是我們的義務」臺灣文學作家連署發起小組提供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楊双子發起2025主張罷免不適任立委,是我們的義務」臺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援大罷免運動,獲得文學界大力響應,短期之內即有1043位跨世代、跨族群、跨類別的作家響應連署。今4…

Openbook閱讀誌

人物》我思我辨我寫,在書寫反抗中活出生命意義:專訪李喬

歷時3年多,《李喬全集》在臺大臺文所教授黃美娥的主持下,於2024年全數出版。出版後,黃美娥應《Openbook閱讀誌》之邀,前往苗栗山泉水文學基地拜訪李喬,這是全集出版後作家首次接受專訪。

Openbook閱讀誌

人物》當我們談論90年代,我們在談論什麼——馬世芳與瞿筱葳對談《訪父記:他的白髮,與我們的時代》

說起書寫過程,瞿筱葳直道:太近身了,不好寫。她曾經想把寫好的書稿存放硬碟,不願付梓,最後還是交了出去,原因是:幾乎沒人寫「這一批知識社群」的故事。《訪父記:他的白髮,與我們的時代》出版成書,恰是三月學運35周年前夕。

Openbook閱讀誌

人物》關於「我」的編輯哲學:寫詩的人鄭聿與他的貓道

今日訪問的對象,正是對這些出入口位置、身分轉換極其敏銳的詩人鄭聿。2010年,他出版第一本詩集《玩具刀》,當時剛滿30歲,才服完兵役正要成為職場菜鳥。2024年底,出版第三本名為《普通快樂》詩集的他,已流轉於不同類型公司,任職過採訪、編輯,所謂的社會身分上達副總編輯,職場玩家資歷點數穩定累積。然而,此人卻冷不防在兩年前,一個轉身拂袖…

Openbook閱讀誌

李喬文學外譯1》《寒夜》濃縮到《荒村》英譯,蔣淑貞:沒有土地,眾多的個人只是一盤散沙

臺灣文學巨擘李喬(左,擷取自YouTube)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退休教授蔣淑貞 編按:為反對在野黨刪除、凍結客家相關預算,高齡90歲的臺灣文學巨擘李喬發布聲明強調「台灣有難,我選擇站出來」,挺身擔任苗栗第二選區罷免國民黨立委的領銜人,引起各界關注,紛紛表示不捨、憤怒或肅然起敬。

Openbook閱讀誌

書評》一公分的貼地飛行:《猩猩輝夫》的歷史與創意

何謂「一公分的貼地飛行」?如果我們以明確考證無誤的史實為「地面」,小說作為虛構的文類,確實會有一種想要「離地」的衝動。畢竟,如果照抄史料,小說就不成其小說了。所以,許多歷史小說家會採取前輩作家李喬所謂的「虛線」思維——不挑戰史料記載的那些「點」,但在點與點的縫隙之間,小說家便可盡情虛構。然而,《猩猩輝夫》與其說是「虛線」,不如說是「接枝」,將…

CIDAL嚴毅昇

「2025 主張罷免不適任立委,是我們的義務」臺灣⽂學作家連署聲明

此份罷免連署聲明由美國國家圖書獎史上首位台灣得主作家楊双子發起。

Openbook閱讀誌

人物》被故事餵養長大,從一年之中最好的那天談起: 林俊頴《七月爍爁》

「歸根究柢,你可以把台語文書寫當作是我自己的強迫症,我創作上一種正經的玩笑。」林俊頴說。他當然知道在創作之初,就以台語確認書寫方向會是一種限制,此執迷的結果必然會創造一種美學,同時也會帶來限制。可是「我父母兩邊都生長在彰化,台語也是我的母語,倘若欲書寫過去時代的角色,則必然要從這一步開始寫起。」

Openbook閱讀誌

閱讀隨身聽S12EP1》一輩子都沒想到,就這樣拿下美國文學界的奧斯卡獎:訪《臺灣漫遊錄》英文本譯者金翎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資深編輯及電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Openbook閱讀誌

人物》東山鴨頭那邊曾經有一場地震:專訪梁綉怡談小說集《東北東》

「當我們在說哪棟建築物是甚麼時候蓋的,我們會很自然的分『地震前』或『地震後』,而且不用特別明說,大家都會知道那場地震就是指白河大地震,它已經內化成東山人的思考了。」隨著時間流逝,白河大地震已融進東山居民的集體記憶與日常生活中。採訪結束後,梁綉怡帶著我和攝影師走踏小說場景,步伐還原故事時空。

Openbook閱讀誌

2024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決審會議側記》文學與文化的雙重豐收

文|李筱涵(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員) 緊張刺激的決審會議,在山陀兒颱風原地消散而雨過天青的臺南召開。本次邀請廖玉蕙、周芬伶、伊格言、黃宗慧、李屏瑤、羅毓嘉、乜寇・索克魯曼等不同職業與文化背景的學者、作家,共同選出得獎作品。眾人推舉資深散文家廖玉蕙為主席,進行第一輪投票;三票以上直接晉級,兩票以下則由個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