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2k 篇文章
  • 最新
  • 热门
蔡牧希

寂寂復唧唧,最喧嘩的安靜——讀陳冠良《生於寂靜》

寂寂復唧唧,最喧嘩的安靜——讀陳冠良《生於寂靜》】 陳冠良《生於寂靜》以散策之姿,緩緩步行文字之間,企圖在白噪音的世界找到樹洞,也許裝進一座寂寞的海。 「寂靜是我的樹洞。我常常把自己放進其間。」作家無論是在東京遇雨,或在京都御夏,都跟著寂靜的節奏,聽見自己的心音與秘密。而這麼多的安靜,又從何而來呢? 「疾身」一輯安靜地以月台以旁人的…

标签活跃作者
  • 閱讀筆耕
    閱讀筆耕

    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巫筆
    巫筆

    一次飛行誤入三次元的巫師,居德港人,平時愛撸猫、喝咖啡和寫一些生活隨筆,分享一些旅事,畫作和雞巫蒜皮的小事 。https://opensea.io/mopen 歡迎約畫稿設計稿~

    Fishear
    Fishear

    寫作者,獨立人類學人。著有人類學田野故事集《邊緣的姿態》,飲食故事集《好吃的故事》。網站《魚書》主筆:http://fishletter.art 。一封郵件就能聯繫:[email protected] 在創作中,你我相遇。

  • YZ|捲
    YZ|捲

    座標多倫多,半路出家的政治學徒一枚,文字時而溫柔,時而暴烈,時而浪漫,時而尖銳,時而簡潔,時而瑣碎。網站:https://yztoronto.com/ 【近注】不需要追蹤我,最近忙於家事和讀書,大概率也沒新文章可以追蹤。

    鑫大叔
    鑫大叔

    一個在獲得肺腺癌末期患者頭銜後更加迷茫的大叔

Chin

《昨日世界》:沉默的教養與文明的回聲

茨威格將自己定義為一個「歐洲人」而非使用德文的奧地利人或是奧地利的猶太人,他筆下所描述的維也納文化與德國文化之間存在著微妙卻明顯的差異,透過他的文字,也得以重新審視所謂身份認同的複雜性。

alex

“女性也能狩猎”的陷阱:我们是否在用父权标尺丈量解放?

女性的价值,不必从男性的镜子里去找

alex

潮流、品味与身份:文化如何重塑不平等

文化不是纯粹的审美选择或个性表达,它是社会结构性不平等最日常、最隐蔽的体现。 W. David Marx的《Status and Culture》指出,文化将深刻的阶级焦虑、资源稀缺和资本逻辑,转化为可消费的品味、可追逐的潮流,以及可用来相互区分的身份符号。我们以为在选择喜好、定义自我,实则不过是在权力结构搭建的舞台上,参与一场永无止境的地位竞逐。 潮流更迭、亚文…

天藍

閱讀 |6月我所閱讀的書籍

6月閱讀完5本書籍,4本小說,當中有兩本是推理小說,兩本有點科幻的小說以及一哲學散文。這五本書籍裡,有兩本還是女明星寫的,一名來自台灣,一名來自日本。2025年半年下來,已經閱讀完29本書籍,下半年繼續加油閱讀,希望可以完成2025年閱讀60本書籍的目標。

alex

《Hags》书评:白人女性主义在交叉性时代的焦虑与悖论

Victoria Smith的《Hags》声称要为中年女性正名,揭露社会对她们的污名化和歧视。书中聚焦于“巫婆(hag)”“Karen”等标签,试图呈现一种混合了年龄歧视和厌女症的偏见结构。这是非常重要的议题,我也抱着很高的期待来读这本书。 然而读了第一章就会发现,这本书的真正目的并非为所有中年女性发声,而是为一种特定的、正在失去话语优势的意识形态——第二波白…

alex

反抗的幻觉与therapy话语的政治逃避:“治疗创伤”还是“适应压迫”?

我的therapist很喜欢给我推荐Gabor Maté的youtube演讲视频,但我看了这些演讲总有种说不出的不适感,读了他的《The Myth of Normal》之后我想明白为什么了。 这本标题很有噱头的书承诺解构“正常”背后的权力逻辑,但本质上依然是可销售的灵性鸡汤。作者一边承认“心理问题是社会病态的症状”,一边将解药指向“self compassion”和“接纳创伤”,将结构性暴力转化为心理调整的 个人…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印第安的民族想像──讀塞薩爾‧艾拉《野兔》

印第安人能隨意穿透任何存在,使得本無關係的任何事物在顯現中發生微妙的關係,這就是「連續性」。或許在艾拉看來,只有在這個層面下,小說的寫作才能以基因編碼般的方式在任何一點上開始,在任何一點上結束。

Chin

《私人圖書館員》:在知識與身分間藏身的女性

這本書沒有過度戲劇化的設計,但由於主角本身的背景導致她不敢正常戀愛生子(擔心傳承到黑色肌膚),書中對於愛情的敘述雖沒有煽情催淚的語句,卻又帶有一種孤獨感,靜靜地、潛移默化的敘事力量。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惡毒、真實、密教:關於辛波絲卡與文學通訊

辛波絲卡建議「讓我們解下翅膀,嘗試徒步進行創作吧」可以崇高時,也允許市井,有時候煙火氣才是寶貴且值得描述。

Village

《人性博弈》閱讀心得|5 個經典實驗和啟發,幫助你看透人性

人性博弈》閱讀心得|5 個經典實驗和啟發,幫助你看透人性 ​ ▋《人性博弈》在說什麼? ​ 《人性博弈》主要在談什麼是人性。書中用了 20 個經典心理學實驗,展示了人性在人生各個階段和大小事的關鍵作用。 ​ 作者在前言寫了這句話,我很認同,也很喜歡。「人生不能只有努力,你還必須洞察人性,瞭解世間萬物的規律,才可能立於不敗之地。」 ​ 《人性博弈…

Village

《頂層思維》心得|5 個頂層思維,幫助你事半功倍

頂層思維》心得|5 個頂層思維,幫助你事半功倍 ​ ▋《頂層思維》在說什麼? ​ 《頂層思維》是一本以「心理效應」包裝的自我成長書籍。書中一共談了 57 個實用的心理效應,例如守因效應、跳蚤效應、華盛頓合作定律等等(各種 OO 效應、OO 法則、OO 定律),並結合古今中外的經典案例,把各個效應詮釋的相當有趣。 ​ 書中內容可以應用在多個領域上,例如個人成…

Village

《黑暗資本》閱讀心得|太黑暗了!避稅特區的存在竟然是合理的

黑暗資本》閱讀心得|太黑暗了!避稅特區的存在竟然是合理的 ​ ▋《黑暗資本》在說什麼? ​ 《黑暗資本》主要在談論世界上的各種「特區」,例如經濟特區、避稅特區、科技特區和軍武特區等等,並說明特區的存在是如何威脅到我們的民主社會。 ​ 特區的存在,也就意味著大量財富的藏匿。如果這些財富可以完全脫離民主政府的監督、稅收,那將會對個人…

Village

《20倍高效工作法》閱讀心得|數值化,是高效工作的關鍵

20倍高效工作法》閱讀心得|數值化,是高效工作的關鍵 ​ ▋《20倍高效工作法》在說什麼? ​ 《20倍高效工作法》主要在談數值化的好處,以及如何利用數值化來高效工作。雖然整本書大多在談組織、企業上的高效工作,但書中內容也可以應用在個人上。 ​ 本書作者是岩田圭弘,慶應義塾大學經濟系畢業後,2009 年以社會新鮮人的身分進入KEYENCE,在顯微鏡…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誰能講好華人故事:《黃色臉孔》的話語權爭奪戰,與被馴化的華人歷史

繼《巴別塔學院》之後,美籍華裔作家匡靈秀在《黃色臉孔》繼續探討亞裔與華裔在歐美社會知識文化圈的話語權問題。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誰說這算是情愫——談張婉雯的《有心人》

尤為欣賞「無心睡眠」這個故事,以雲淡風輕之姿寫家庭主婦的憂煩日常,親人間的廝磨到偶發的「驚心」之處,以平淡筆觸寫出「人比鬼更可怕」 的恐怖隱喻,好一句「活著就是報應」,其實誰的苦不是「求仁得仁」。

Eveline Iris

拒絕扮演的勇氣:《異鄉人》與我們的社會角色

在農曆新年期間,我讀完了卡繆的《異鄉人》,這部篇幅精簡卻充滿張力的小說,呈現了荒謬主義的核心精神。主角莫梭的冷淡不代表無情,而是一種對現實的誠實接受。他的言行挑戰了社會對「正常反應」的期待,最終因此被排拒與定罪。本文從莫梭的存在方式出發,探討我們當代社會如何以標籤簡化個體、壓縮理解空間,並反思自由與真實之間的…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歷久常新的經典:重新細讀也斯《剪紙》

瑤的身份認同應是傳統保守的中國人,但她無法接觸到真正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也不像她想像般的完美,她又無法適應真正的香港,「兩頭唔到岸」,令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香港人同樣出現身份迷失。

wenyi

Book │《快思慢想》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Village

《懂得精準觀察,就能清晰表達》心得|5 個即學即會的表達方法

懂得精準觀察,就能清晰表達》在說什麼? 《懂得精準觀察,就能清晰表達》是一本輕鬆好讀的表達方法學書籍。作者不跟你長篇大論,而是用言簡意賅的文字讓你理解如何表達。用最簡單的說話方式,讓對方秒懂你的意思。 書中一共介紹了 100 種表達方法,每個方法的篇幅都只有兩頁,算是相當好讀。而且這些方法是作者 20 年來的心血結晶,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