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日書:生命裡的煩惱二三事
每個人都會遇到煩惱,但不同的應對跟處理方式,可能會使得結局天差地遠。遇到煩惱時,你通常都怎麼面對、處理跟放下?自我覺察是一門功課,透過七道寫作提問,一起來挖掘、理解、轉化,梳理出自己的「人生煩惱應對方案」。





- 全部
- 書後感
- Day 7:走向自由
- Day 6:解脫的可能
- Day 5:從煩惱中學習
- Day 4:換個角度看煩惱
- Day 3:我如何回應煩惱?
- Day 2:煩惱的根源
- Day 1:盤點煩惱
- 公告
走向自由
自由不是逃避 而是選擇
解脫的可能
解脫是一種選擇 也是一種面對
從煩惱中學習
與煩惱並存
換個角度看煩惱
煩惱都是自取而來 誠實面對才能看出真正內心在意的事
我如何回應煩惱
煩惱只會不斷出現 要面對要解決
煩惱的根源
人生在世,誰沒有煩惱?
盤點煩惱
所有的煩惱都只是因為太在乎
將焦點還給自己:我與斯多葛的相遇與實踐
本文記錄筆者接觸斯多葛哲學三個月以來的反思歷程,並透過一則職場情境模擬,探討「抽離事件本身思考」與「區分可控與不可控」這兩項核心理念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文章指出,現代人常受無關痛癢的訊息與他人評價所擾,反而忽略了與自我對話與成長的契機。藉由哲學觀點的介入,筆者學習將注意力回歸自身,減少無謂情緒波動,並建立…

拒絕扮演的勇氣:《異鄉人》與我們的社會角色
在農曆新年期間,我讀完了卡繆的《異鄉人》,這部篇幅精簡卻充滿張力的小說,呈現了荒謬主義的核心精神。主角莫梭的冷淡不代表無情,而是一種對現實的誠實接受。他的言行挑戰了社會對「正常反應」的期待,最終因此被排拒與定罪。本文從莫梭的存在方式出發,探討我們當代社會如何以標籤簡化個體、壓縮理解空間,並反思自由與真實之間的…

七日書|生命煩惱 - 書後感 - 你以為的主體
就像激發我寫下這七篇文章的事件,其實也是假的。
七日書|生命煩惱 - Day7 你早就知道答案了
綜合過去六天的書寫,嘗試為自己設計一個「解脫行動計畫」。這可以是新的思考方式、一種行動的改變,或是一種面對煩惱的態度轉換。寫下一封信給自己,鼓勵自己在面對煩惱時,如何運用這七天的思考,讓自己更自在。
七日書|生命煩惱 - Day6 鬆開手的練習
如果放下,它會變得如何?我們常常緊抓著煩惱不放,認為它不可解決。但如果換個方式,選擇放下、接受,或尋找不同的行動方式,這個煩惱會變得如何?想像你已經從這個煩惱中解脫,你會有什麼感受?你願意做出什麼改變來達成這個狀態?
七日書|生命煩惱 - Day5
它想告訴我什麼?煩惱不只是困擾,也可能是一種提醒或成長的契機。如果這個煩惱是一位老師,它想教會你什麼?這個經驗是否讓你更了解自己?是否能帶來一些新的領悟?
七日書|生命煩惱 - Day4 唯物還是唯心
有時候,煩惱來自我們對事情的單一詮釋。如果換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會發現不同的可能性嗎?
七日書:生命裡的煩惱二三事~書後感~如果生命無盡,你會記住什麼?
觀看《葬送的芙莉蓮》的過程中,我開始思考:如果擁有無限生命,是否每段人生經歷都只是一時風景?這篇文章是我對這部動畫的回顧與感受——關於友情、時間、記憶與情感的流動,也是一場屬於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冒險後的旅程」。
七日書|生命煩惱 - Day3 回到感覺的起點
回顧一次最近的煩惱經驗,描述你當時的情緒與行為模式。這種反應方式帶來了什麼影響?
七日書|生命煩惱 - Day2 煩惱的根源
每個煩惱的背後,可能藏著我們內心的某種期待、恐懼或執著。試著深挖你的煩惱,找出真正讓你困擾的核心原因。
七日書|生命煩惱 - Day1 宇宙不會安排過不去的坎,都我自己選擇增強難度的關卡
列出最近最常困擾你的幾個問題。這些煩惱來自哪裡?是關於人際關係、工作、家庭,還是內在的焦慮?
第一天:我知道,我辦不到
又是歪樓的一天~

我愛煩惱-與煩惱的「量子糾纏」
與煩惱共存,選擇如何看待「煩惱」,只要自己覺得可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