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業預言】當我們只剩下一顆藥丸,食物還剩下什麼?
這是我實際務農一年,並透過論文研究後,對臺灣農業的真實感受與對未來的預言。我曾參與政府的「農業師傅團」,親身接觸到這片土地的困境與希望。大多數人看不到農業背後的結構性問題,但我深信,這些趨勢正一步步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超乎你想像的未來。

讓農地千歲團,成為幸福千千歲!劉震鋐號召「青銀共農」,老農青農共耕 300 公頃雜糧
劉震鋐 15 年前返鄉成為青農,在學甲種植硬質玉米及黑豆,透過踏實耕耘得到鄉親信任,陸續承租老農無力種植的閒置農地,種植規模從 60 公頃成長為 300 公頃。劉震鋐與妻子吳詩涵合作分工,劉震鋐專心生產,農夫娘吳詩涵則導入商業模式,成立品牌「幸福千千歲」,將黑豆做成黑豆茶、豆漿,賣入王品集團,並提供企業認養農地,進行生態調查、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