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
10 篇文章
Jiawei 嘉煒

《意志簡史》目錄引導頁

這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從無意識的生存機器,逐漸走向有主體感的存在者」的思想筆記。與其說這是一本關於哲學、心理學或意識演化的書,不如說,它是一次嘗試將這三者交會地帶,用一種平易近人但邏輯嚴密的方式,重新構建「什麼是活著,什麼是意志」這樣根本問題的書寫。

标签活跃作者
Jiawei 嘉煒

Vol. 27 伊斯蘭黃金時代的意志平衡:知識與信仰的動態關係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不同的文化板塊在面對「第二次系統性張力穩定態」的來臨,即面對理性取代神權、重塑規範框架的時代時,展現出多樣的「意志演化」路徑。西方文明選擇了將理性從信仰中徹底脫魅,最終走向世俗規範的體系。而與此同時,在公元8世紀至13世紀,伊斯蘭文明卻在政教合一的背景下,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卻同樣輝煌的道路。

Jiawei 嘉煒

Vol. 26 第二次系統性張力穩定態:理性作為新的規範性框架

在經歷了「半次躍遷」的漫長鋪墊與全球意志的萌芽後,人類文明終於迎來了它第一次大規模的「集體意志躍遷」。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轉折點:曾經由神話和神權構築的意義系統開始動搖,取而代之的,是以「理性」為核心的新規範性框架。這個新的「穩定態」,不再寄託於超自然的力量,而是根植於人類自身,承認個體的尊嚴與世俗的幸福。

Jiawei 嘉煒

Vol. 24 軸心時代——全球思想的第一次共振

「有些時代,會讓整個世界像同時被點燃一樣。」

Jiawei 嘉煒

Vol. 22 語言:集體意志的引擎

在人類意識的演化長河中,語言的出現,不僅僅是一個工具的發明,更是一次無法回溯的意識大爆炸。如果說我們早期創造的符號,僅僅是為了映射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物理共識,那麼語言,則為我們的心靈,提供了一種映射那些看不見、無處不在的抽象共識——語義的能力。它就像一個在我們集體腦海中被悄然安裝的作業系統,從此,我們不再只…

Jiawei 嘉煒

Vol. 21 零散敘事與集體神話的語義躍遷

從個人故事到集體模因(Meme):人類從無知的恐懼中,通過意志敘事,產生信望從而緩解認知焦慮、奠定最初期的社會秩序。

二人评论

我是水滴,我也是江河湖海

《古史六案》读后

主觀意識

【商朝黃老思想】第七篇 戴營魄抱一

近現代西方學術蓬勃發展,就猶如春秋戰國漢初時代,兩者文明意識的演進時間大約相差兩千年左右;《管子》約早於《君主論》兩千年,秦國變法約早於普魯士兩千年,秦始皇約早於希特勒兩千年,西方漢武帝應該也快出現了

正宜

失控的進步---我們來自何處?我們是誰?我們要往何處去?(上)

大約兩百多年以前,人類大多數認為自身是迥別於其他生物的,特別的存在。這點幾乎是無庸置疑的,這是那時人類對自己的認識。但是兩百多年以後,我們卻不得不在科學的強迫之下,承認我們是猿類,和其他動物沒什麼不同,頂多只是聰明了一點,很幸運地知道怎麼用火,然後又僥倖地發明了一些工具,不應該享有像現在宰制自然的霸權。

Apologia

『淺談泰拉文明史』

はしがき 我相信他是知道的,他是泰拉大陸的羅德島成员,但他被貼上了「博士」的標籤。「資深幹員」或「高級資深幹員」這些名稱,對於泰拉大陸的「博士」來說會激起「光敏性癲癇發作」或是「間歇性語言障礙」。以站在アークナイツ(Ā kunaitsu)史的立場從事泰拉文明研究的個人本身來說,在...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