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布拉赫
终于读完《鲁迅全集》
灯一关,一切黑了。
莫名惊诧
回去搜了一下我2023年厦门马拉松的赛记,有一段如下: 那时候,中国人刚从三年封锁中解放出来,百废待兴,虽然人们的信心经受了打击,但大多数仍然将疑将信着中国要再一次好起来了。我还记得我当时听到那位跑友的话,冷哼了一声,心里觉得这逻辑真够蠢的。从没想到,过去的两三年间,在我觉得傻逼到不可能成气候的状况下,这个逻辑却…

中国人自己的马拉松
最近,迎来马拉松取消潮。每天一睁眼,都能看到**马拉松取消的消息。至于原因,当然符合特色,主打一个不清不楚。不清不楚的时候,就是传言最多的时候。据说因为上面下了名令,省级以下不能办赛,也说不能有半马以下的项目,还说不能随便邀请外国人……我是没看到正式文件,然而从正在和已经发生的事情来看,大概是真的。很多小城市的比赛整…
道长的读者
那天在青岛五四广场旁的海边闲逛,偶遇茑屋书店,进去第一眼就看到梁文道的书,名字很不吸引人,叫《读者》。我算是道长的粉丝,疫情时每天听他的播客《八分》,缓解政治抑郁。虽然《八分》是免费的,但我硬是因为这档节目而自觉发现了个宝藏平台,斥巨资买了看理想的会员。却没想到,录完《八分》,他屁股一拍,离开了看理想。不知道因为啥,他可是创始…
照护(七)
隔天,大哥就走了。是李三的提议。 他到家那天,李三就说不然你又回去,考完你的试再回来。内心里,另一个声音是,你一个退了休的人,要不要那么上进呢?大哥当时没吭声,第二天晚上大家坐在院子里时,他才说,那我明天就回去了。李三说好。 跑过步,一瓶啤酒下肚,李三才有聊天的欲望。他说起林叔的事,林叔专门来找了母亲,说一个月给他2500块,他白…
走马观花格萨尔王的源头(三)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走马观花格萨尔王的源头(二)
汉传佛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之间的的交流多吗?彼此认同对方不同的修行方法吗?有相互融合吗,还是互斥?藏传佛教里,有像释永信那样的“大师”吗?

走马观花格萨尔王的源头(一)
赶在八月结束前总要写一篇吧。

一日
没馒头了,一早去镇上买了包子,青椒茄子、洋芋、豆腐韭菜粉条馅各两个,每个一元五角。我喜欢他家的青椒茄子,小时候没吃过。小时候只喜欢洋芋包子,现在觉得洋芋有些无聊。小朋友很挑食,不肯轻易尝试没吃过的东西,抿了一小口茄子,说辣。又抿一小口豆腐韭菜,说好吃,整个给了他,很快吃个精光。这算是他吃得很干脆利索的一顿。 虽然我也是…
蝉灾
据说今年要闹蝉灾,据说而已,当不得真。那是我看到的一个视频,说的是上海某棵树上的一个蝉,把尿撒在了行人头上。于是想到我在院子里竖起的那个遮阳蓬,真是先见之明。 我家离上海十万八千里,时节未到,偶然听到蝉鸣而已。但到处已是蝉蜕。最先看见时,我以为是某种甲壳类昆虫的尸体,趴在院子里那个蓝色的洗澡帐篷上。要到另外一天…

老妈的乡下
我回乡下了。这是很多年来第一个在这里的盛夏,也是此生第一个没有父亲的盛夏。 失去父亲的感情冲击其实并没有文字看起来那么大,我甚至庆幸他终于解脱了自己,也某种程度上解脱了别人。但老妈是否觉得是种解脱,我不能确定。老爷子那最后一波病痛冲击时,她是主张要送医的那个人。老爷子去世后,整个丧礼期间,她也是那个气鼓鼓…

照护(六)
大哥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李三帮他把东西一件一件搬进屋,一桶未拆封的食用油、一袋10kg的面粉、半袋大米、一个带甩干桶的二手拖把、一个用过的电烧水壶、经过半天行程已经化冻的包子和生肉,装在很大塑料袋里的很多小包装的零食,裹在保鲜膜里的几根青辣椒和葱…… 除了母亲惯常讨好似的笑容,没人脸上有重逢的喜悦。大哥在门口远…

鲁迅之无我
1936年10月18日,鲁迅在他的最后一篇日记里,只写下“星期”两个字。第二天凌晨五点多,他因肺病造成心衰去世。 在《黄金时代》里,萧红和萧军去看鲁迅,电影里的他,很虚弱的样子。但他自己的日记里,除了记录打针吃药之外,几乎看不出来这个人正在生着要命的病。工作照做,来信照回,甚至还时不时带“海婴”去看病,和“广平”去看电影。直到死,也没提过死…

一次未完成的喝茶记录
前两天,娄烨的《一部未完成的电影》上线网盘,等我拍马赶到的时候,有位博主分享的资源已经失效了,所以我还没看到电影。但通过影迷们在微博使眼色、比手划脚,用暗号等各种手段传递的信息,大概不过是接近于疫情记录,还没记录完的那种。“疫情”这事,在中国有渐被官方抹去之势,像是很多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就想这次“策展”,我要选它…
负分作文
我在读《战争与和平》时,有时会想到《四世同堂》。 说实话,四世同堂我没读完,甚至可以说只读了一小部分。我很喜欢老舍的语言风格,他对普通市井生活的描摹,大概是中国作家里独一份的。之所以没有读完,是因为越到后来,我对于他但凡提到战争和日本人时马上激昂起来的情绪化越消化不良了。 当然不是说恨侵略者、恨战争贩子这件事有错,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