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min

@anius

我在上海遇見最美的秋天🍂

那一年,我帶著行李與些許忐忑,第一次到上海工作。 對於這座城市,我原本的想像是高樓、喧鬧、人潮與匆忙。 然而,真正讓我心底一震的,卻是秋天的桂花。 滿城的桂花,像是無聲的盛宴。 走在梧桐路上,穿過小區的石板道,空氣裡都瀰漫著桂花的甜香。 那抹香氣不張揚,卻柔軟地滲進呼吸,讓人不知不覺放慢腳步。 白天,它像陽光灑下的金粉;夜晚,它在靜…

下一站,托斯卡尼

在裂縫裡修復愛 陽光從百葉窗的縫隙灑進來,落在滿是灰塵的地板上。空氣裡有老木頭的味道,也有回憶的氣息。多年不見的父子,站在這間陳舊的屋子裡,像兩個不小心闖進彼此心事的人,不知該先說什麼。 有些電影,看完之後不會讓你大哭,卻會在心裡留下一個靜靜的漣漪。《下一站,托斯卡尼》就是這樣。 故事裡的父子,像很多現實裡的親人一樣…

紅瓦與海篇章一|早晨與上學

柑仔店、港口、排路隊......一顆2毛的糖果就能手足舞蹈的單純童年

紅瓦與海詩集

前言 記憶深處 回憶遞給我一張褪色的紙 紙上有天空、海,還有連成一片的紅瓦 陽光落下,像一顆顆燙手的日子 瓦下的門口 那是故鄉的影子 我用指尖碰觸卻只聽見海聲從牆縫滲出 有人在屋後補網 有人把魚籃扛上肩 有人在巷口吆喝晚餐 紅瓦靜靜蓄著熱 直到天色熄滅 我合起照片 把一個又一個回憶的浪 集成拼圖 拼湊成一幅名叫故鄉的…

🎬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能拯救自己的終究是自己 💬 有時候,你背著的不是行囊,而是整個過去的自己。 要放下它,比走完 2,000 公里更難。 2014 年上映的傳記電影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Wild),改編自雪兒·史翠德(Cheryl Strayed)2012 年的自傳 Wild: From Lost to Found on the Pacific Crest Trail。 故事講述雪兒(瑞絲·薇斯朋飾)在失去摯愛母親後,深陷悲痛無法自拔,藉由毒品與短暫的性愛麻痹自己,親手摧毀婚姻與人…

💬 女性情慾覺醒:從「死了都要性」到「祝你幸福」

我們總以為「慾望」是關於別人的——愛人、伴侶、社會標準,卻很少意識到它首先是一種對自己的允許。

夏天的台北,是多雨的城市

雨說下就下,像沒處安放的情緒

已成了夏日的某種註解


夏天的台北沒有晴朗那麼堅定

它有一種潮濕的溫柔

像一個不擅長表達關心的人

用雨的方式告訴你:停一下吧

你已經走太快、撐太久了


而我們都需要一點點容許自己的時間

就像城市需要午後雷陣雨

在濕熱與悶躁中

找到一個可以釋放的出口

#生活碎片

夏天的台北,是多雨的城市

雨說下就下,像沒處安放的情緒

已成了夏日的某種註解


夏天的台北沒有晴朗那麼堅定

它有一種潮濕的溫柔

像一個不擅長表達關心的人

用雨的方式告訴你:停一下吧

你已經走太快、撐太久了


而我們都需要一點點容許自己的時間

就像城市需要午後雷陣雨

在濕熱與悶躁中

找到一個可以釋放的出口

#生活碎片

原來,高度是勇氣的刻度

故事的開頭,是一條通往雲端的細線 它搖晃、飄浮,輕輕牽引著我,離開地面 曾經以為,高空是一種不被允許的自由 風太近,海太遠,而我太害怕 就像在那段不對等的關係裡 被言語一點一滴地削弱,總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夠好、不夠美、不夠聰明、不夠有價值 久了,我甚至懷疑:是不是連被愛的資格都不夠 那段關係像乾裂的土地,沒有水、沒有光,只有持…

三日書|第二天 — 記憶中的某一餐飯

今天,不知怎的又想起那鍋絲瓜粥。不是什麼節日菜,既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也不講究——一根絲瓜,削去翠綠的外衣,切成半月形,放進滾燙的米湯裡翻煮。白色的米粒漸漸軟開,絲瓜透出半透明的光澤,最後灑上切細的蔥花。 父親總是用那雙略粗糙的手,端著一碗遞過來,碗邊還沾著湯痕。他會說:「要趁熱吃,涼了就不好了。」那時我不懂這句話裡的分量——不…

三日書|第三天 — 記憶中的某一本書

今天,我再次翻開《我走入寧靜蔚藍的日子》。書頁間的紙香混著陽光的味道,文字像一陣又一陣的海潮,溫柔卻不容忽視,將我帶入一片無聲的海域。那裡沒有喧囂,只有風、海、與藍。 作者說,生活不必總是奔跑,有時候,緩慢才是一種抵達。這句話在我心裡停留了很久。未來的你,也許依然要與病共處,依然會有突如其來的低潮與疼痛。但我希望你記得這…

三日書|第一天 — 記憶中的某個時刻

我一直記得那個午後。妳坐在診間裡,膝蓋緊貼椅緣,手指在膝上輕敲,好像這樣能讓時間過得快一點。牆上時鐘的秒針發出規律的聲音,卻偏偏在那一刻,像是故意放慢了腳步。 醫生的聲音平靜得近乎溫柔,他說:「乾燥症。」短短幾個字,卻像被釘進空氣裡,讓妳連呼吸都變得謹慎。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失重感,仿佛地面突然被抽走,只剩下妳懸在半空…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