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somno
·
·
IPFS
·

詩經秦風蒹葭描述追求中意佳人的困頓阻厄,用重疊交替的三句反覆詞來描述,這是詩經的特色,在反覆吟哦中,層層疊疊,將感情蜂擁至最高點:

  • 道阻且長

  • 道阻且躋ㄐㄧ

  • 道阻且右

前面兩個很好理解,『躋』,升,登高也。山高必然險阻,義合。第三個『右』,就不知所云了,所有的解析注釋都說是『迂迴曲折』,這是根據鄭玄的注。但是這個解釋只能適合詩經的這句詩詞,也就是你在其他古籍中,再也找不到這樣解釋的『右』,右除了左右的右外,其他通保佑的『佑』,侑酒的『侑』,其他還有『上』,跟『尊』的意思。套句古人的話,這叫做『一家之言』。

詩詞中為了押韻,又找不到押韻的替代字,只好捨音就字,但吟唱的時候,又為了押韻諧音,又將韻母故意念回有押韻的韻母,字典內會說明某音協某(韻)音。有時候這個協音用多了,就變成又音。或者我們熟知的破音字。那,這個「右」字倒底是諧音字,還是不押韻字?!

因為「右」的釋義不符合詩意,所以,不可能是不押韻字,那麼可能是訛字嗎?有想過是否是,「支」或「幽」字,但,兩者都是平聲字,與此段的仄聲韻不符。第三種可能,以音通假。經查《康熙字典》:

又叶羽(u6)軌(kui2)切,音以(i6)。《詩·衞風》泉源在左,淇水在右(i6)。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bi2)。弟叶滿(buan2)彼(pi2)反(bi2)。《秦風》溯徊從之,道阻且右(i6)。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tsi2)。《宋玉·笛賦》隆崛萬丈,盤石雙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按《唐韻正》云:「右」古音以歷引經傳子集證之,是直當讀作「以」,非止叶音矣。 

所以,結論是,這個「右」字,古音是「以」音! 「以」,是「i6 」陽上調,後世的閩南語簡化此調會消失,而劃歸陰去,「i7」, 或陽上調,「i2」。鄭玄的註是「迂迴曲折」,但卻說不出什麼道理!字典也無收此釋義!因此,還是要回歸古典以音尋字的法子!找i6的諧音字,Bingo, 找到了,就是「迤邐」的「迤」字!

「迤」:《集韻》《韻會》演(ian6)爾(ni6)切《正韻》養(iong6)里(li6)切,𠀤音以(i6)。與迆(i5/i2)同。《爾雅》註:迤邐(i6 li6),旁行連延也。 

方言之大用,在於用諧音字尋找正確用字,以補訓詁的不足!這是現在學中文的人,所缺損的一塊!

《詩經·秦風》。蒹葭ㄐㄧㄢ ㄐㄧㄚ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kiam ka tshong tshong, pik lōo uî song

  •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sóo uī i jîn ,tsāi suì it pông

  •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sòo huê tshiông tsi, tō tsóo tshiá tiông

  •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央。sòo iû tsiông tsi, uan tsāi suí tiong iong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ㄒㄧ。 kiam ka tshi tshi, pi̍k lōo bī hi

  • 所謂伊人, 在水之湄。sóo uī i jîn , tsāi suí tsi bî

  • 溯洄從之, 道阻且躋。sóo huê tsiông tsi, tō tsóo tshiá tsei

  •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坻ㄔˊ。sòo iû tsiông tsi, uan tsāi suí tiong tî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kiam ka tshí tshí, pi̍k lōo bī í

  •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ㄙˋ。sóo uī i jî, tsāi suí tsi sī

  • 溯洄從之, 道阻且右。sòo huî tsiông tsi, tō tsóo tshiá ī

  •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ㄓˇ。sòo iû tsiông tsi, uan tsāi suì toing tsí

這首詩也很好聽,請聽:


台語詞: ka-tsi3

這個ka, 就是字,為蘆葦類水邊植物,那麼ka-tsi3 就是蒲草(藺草)織品!蒲草(英語:bulrush, bullrush)是許多草本植物的通用俗名。就像蘆葦一樣,許多生長在淡水河邊、沼澤濕地的草本水生植物,都被稱為蒲草,最常被用來稱呼莎草科與香蒲科的植物。蒲草通常被視為是雜草,但也被用來作為織繩、織席、製作草鞋之用,甚至可以被用來製船。

tsi3, 就是織字,切音tsik, tsi3. ,ka-tsi3-袋子,就是 葭織袋子 ka-tsi3 te7-a2!

vocus.cc/article/5f5...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omno重新認識你的母語!所有的方言都是漢語的分支,在歷史文明的長河中都是參與的要角,無論音或義,都能在古籍,詩詞中找到他的身影,以這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開篇序文的註腳!順便一提,這句裡面也有一個閩南語詞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浪流連

叫小賀

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兩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