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no

@somnobite

錯喉

閩語小品文9 閩客粵同源詞:嗆(到水、液體) 台灣閩:嗾 替,台灣教育部 /浞 替 tsák(其他說法不列出) 客語:kug6 酷 cug6 畜 粵語:濁 替 zuk6 畜tshiok,濁tsok 都是假借字,文獻上是採用「錯」字,交雜,岔開的意思。 錯喉:謂飲食誤入氣管。 唐 趙璘 《因話錄·角》:“ 寧王 對御坐噴一口飯,直及龍顏。上曰:‘ 寧哥 何故錯喉?’”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元宗 於諸昆季友愛彌篤……每與諸王同食,因食之次, 寧…

莫厭傷多酒入唇

杜甫號詩聖,在古體記史詩上成就甚大,而律詩是他另一個亮點。其五言七言律詩創作數量達到杜詩的一半,為後世留下不少借鑑,影響至今。在律詩上的另一成就便是他精於用字、所鍊字句精簡且有深意,因而其律詩字句均頗有韻味。來看他的曲江二首之一。 曲江二首之一 唐 杜甫 曲江:河名,在陝西西安市東南郊,唐朝時候是游賞的好地方。苑:指…

甘安捏

閩語小品文系列8 www.facebook.com/gar... 近日爆紅的台語詞:甘安捏! 當方音寫成書面字時,如果無法以正統的漢字表達,造成的邊際效應,給閱聽人的感覺,就是火星文,就是沒文化!這是傳播媒體需要重視的職業道德!如果一定要使用諧音字來表達,那麼拜託,請後面加括弧,寫上正確的字! 正字為:敢焉爾(敢安爾)? 「敢」:豈。複字詞,「豈敢」 「焉」:指示代名詞,之、彼、這裡。 如:「心…

柑仔店

閩語小品文系列7 潮汕話跟漳泉廈語約有六七成重疊! 來看潮汕的“䇘”音:oo www.facebook.com/ric... 盂字,就是閩語的oo5! 盂:盛食物或漿湯的容器。 如:「水盂」、「缽盂」。 《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遂各覓盎盂,競飲先釂,惟恐樽盡。」 台語詞:kam2-oo5,竹做扁淺ê籮á,蔬菜曝干用。 kam2 字,就是古時候的雜貨店!叫做「kam2-a2-店」!俗寫作柑仔店 kam2字,其實是「籃」的俗稱字!以「監」為音符! 古時候…

泉州腔

閩語小品文系列6 泉州腔 泉州腔的變調,2- 5, 漳廈是 2- 1 ,陰上調上陽是其特色! 《台日典》也有記錄此二詞,只是罕有聽人在用。 1.ké-sí 假死 (1)假裝死去。 (2) 假糊塗。 (3) tio̍h傷ê時假裝真嚴重。影片中的情境是指第二義。 2. khóo-khì 苦氣 悲憤,悲怨。例句:序大人m̄-thang hō͘伊 ∼∼。 中文是「氣苦」:氣惱、委屈。《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所以一件也成不得了,怎…

搖籃血跡

www.facebook.com/dar... 閩語小品文系列5 很有意思的地方方言詞彙! 台日典紀錄:ôo-nâ-huih-jiah:搖籃血跡 (泉)出生地。 台灣客家字典:包衣跡:bauˊ iˊ jiagˋ (四縣腔) 指出生地。例:苗栗係吾个胞衣跡,該位盡多𠊎細个時節个朋友,逐年𠊎就愛轉去看一下。(苗栗是我的出生地,那裡有很多我小時候的朋友,我每年都要回去看一下。) 常見俗寫:【烏藍】、【窩藍】 本字:【䉩篮】 䉩:䉩:《集韻》烏侯切…

泌之洋洋,可以樂飢。

閩客語小品文2 《詩經.鄭風衡門》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 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 這個樂字,念療音! 來看方言中何者保留這個音義! 客家話: 【行尞】隨意走走。 【閒尞】:悠閒自在的在家安居。 【尞日】:假日,【放尞】:放假休息。 【好尞】:1.可以休息不做事。2..好玩。 【來尞】來玩,含有拜訪、閒聊之意。 【正來尞】:禮…

窮途多藉躝,老境易悲傷。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是一位美國黑人(非裔美國人)人權運動領袖,也是諾貝爾和平獎(1964)的得主。他主張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式去爭取黑人的基本權利。插圖中所說是他在一次演說中的部分內容,原文如下: If you can t fly then run, if you can t run then walk, if you can t walk then crawl, but whatever you do you have to keep moving forward. (摘錄自:此) 重點要劃對,重點不在「抗命」,而在「非暴力」! 而一些人顛…

小人最狡獪

禍福 宋·姜特立 君子多短拙,動或福隨之。kun tsú tō tuán tsuat, tōng hi̍k hok suî tsi 小人最狡獪,往往觸禍機。siáu jîn tsuè káu kuài, óng-óng tshiok hǒo ki 巧者極人力,拙者無所爲。kháu tsiá ki̍k jîn li̍k, tsuat tsiá bû só uî 巧拙不必問,天道自平夷。kháu tsuat put pit būn, thian tō tsū pîng î “君子” vs “小人”,“短拙” vs “狡獪”,“福隨之” vs “觸禍機”,“巧者” vs “拙者”。強化了詩歌的說理效果。用詞平實易懂…

夢魂不到關山難

漢唐,乃中國的盛世,尤其是「唐」,文功武治,近悅遠來,是一光輝燦爛的年代,至今「唐人」還是炎黃子孫引以為豪的稱呼!近數百年來,遠渡重洋,散播五湖四海的華人,也以「唐山」為祖籍故土! 大陸熱播的唐劇「長安十二時辰」,不是一般的古裝劇,而是讓你穿越時空,重回千年前的繁盛大唐!不僅看到,聽到,聞到大唐,甚至那血脈深處,靈魂的震顫,也是心旌搖曳…

皎皎彼姝女,媞媞好容儀。

先民紀錄自己的母語傳承,以民間歌劇劇本為大宗,其次,是唸謠歌本! 音義脫節的字,大部分音假字為之,少部分訓讀字補之。 周協隆書店1937年陳清波編著《最新勸世了解歌》,共76葩,其中有:「父母飼子無論飯,望卜親淺頭毛長。無宜呆子那孵卵,祖家帶著大南門。大家心肝那明籠,開心暗幸先不通。政府力着罪眞重,着去監獄做犯人。」 卜:訓讀 欲 beh 親淺(醒): 音…

心情其實過中年

在「小六本土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爭議新聞中,有人po了早年故宮的形象廣告,林強以閩南語文讀音唸誦的黃庭堅「花氣薰人帖」詩,來反證古詩詞的音韻,就是需要用具備平上去入四音八調的方言音來念,才具有音樂的韻味!來看這首詩: 花氣薰人欲破禪sian5,心情其實過中年lian5。 春來詩思何所似, 八節灘頭上水船suan5。 咦! 這個「船」字好像不協韻啊! 要來…

少年不識愁滋味

辛棄疾的醜奴兒前闕: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是為年輕的他作一總結! 年輕的你是否也如此?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借用辛棄疾的詩句,添上後一句,算是另一種感慨。『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年輕人有熱情,有理想是天性,是優點,也是缺陷,台灣俚語:有一好,無兩好。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泌之洋洋,可以樂飢。

詩經鄭風衡門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 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 這個樂字,念療音! 來看方言中何者保留這個音義! 客家話: 【行尞】隨意走走。 【閒尞】:悠閒自在的在家安居。 【尞日】:假日,【放尞】:放假休息。 【好尞】:1.可以休息不做事。2..好玩。 【來尞】來玩,含有拜訪、閒聊之意。 【正來尞】:禮貌性的請人有空…

窮途多藉躝,老境易悲傷。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是一位美國黑人(非裔美國人)人權運動領袖,也是諾貝爾和平獎(1964)的得主。他主張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式去爭取黑人的基本權利。插圖中所說是他在一次演說中的部分內容,原文如下: If you can t fly then run, if you can t run then walk, if you can t walk then crawl, but whatever you do you have to keep moving forward. (摘錄自:此) 重點要劃對,重點不在「抗命」,而在「非暴力」! 而一些人顛…

小人最狡獪

禍福 宋·姜特立 君子多短拙,動或福隨之。kun tsú tō tuán tsuat, tōng hi̍k hok suî tsi 小人最狡獪,往往觸禍機。siáu jîn tsuè káu kuài, óng-óng tshiok hǒo ki 巧者極人力,拙者無所爲。kháu tsiá ki̍k jîn li̍k, tsuat tsiá bû só uî 巧拙不必問,天道自平夷。kháu tsuat put pit būn, thian tō tsū pîng î (2020/8/15晚)台語俗諺: 天公疼戆( gōng)人( 戆:愚也。從心贛聲。陟絳切),所謂,天道好還,報應不爽。不是…

皎皎彼姝女,媞媞好容儀。

先民紀錄自己的母語傳承,以民間歌劇劇本為大宗,其次,是唸謠歌本! 音義脫節的字,大部分音假字為之,少部分訓讀字補之。 周協隆書店1937年陳清波編著《最新勸世了解歌》,共76葩,其中有:「父母飼子無論飯,望卜親淺頭毛長。無宜呆子那孵卵,祖家帶著大南門。大家心肝那明籠,開心暗幸先不通。政府力着罪眞重,着去監獄做犯人。」 卜:訓讀 欲 beh 親淺(醒): 音…

心情其實過中年

在「小六本土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爭議新聞中,有人po了早年故宮的形象廣告,林強以閩南語文讀音唸誦的黃庭堅「花氣薰人帖」詩,來反證古詩詞的音韻,就是需要用具備平上去入四音八調的方言音來念,才具有音樂的韻味!來看這首詩: 花氣薰人欲破禪sian5,心情其實過中年lian5。 春來詩思何所似, 八節灘頭上水船suan5。 咦! 這個「船」字好像不協韻啊! 要來…

山有木兮木有枝

說苑》:(楚)鄂君子皙之汎舟於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極䓣芘,張翠蓋而㩉(拉)犀尾,班麗褂衽,會鍾鼓之音畢,榜枻越人擁楫而歌,歌辭(拼音字)曰: 濫兮抃草濫。 予昌枑澤,予昌州。 州𩜱、州焉乎,秦胥胥。 縵予乎,昭澶秦踰。 滲惿隨河湖。 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試為我楚說之。」於是乃召越譯,乃楚說之曰:(註:泉州人的口語為「說sorh」,台語說「講kong2」,潮汕語說「呾ta3」) 今夕何夕…

為賦新詞強說愁

辛棄疾的醜奴兒前闕:「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是為年輕的他作一總結! 年輕的你是否也如此?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借用辛棄疾的詩句,添上後一句,算是另一種感慨。『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年輕人有熱情,有理想是天性,是優點,也是缺陷,台灣俚語:有一好,無兩好。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