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產是怎麼回事?
文:施麗雯、鄭芮欣、蔣承憲
如果生產一直被當作「女人的事」,那麼流產應該更難逃離這種刻板觀念。來看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家庭與生育調查」的歷年報告中,竟然一直到2012年辦理第十一次調查時,男性才被納入統計,而且「女性自述的自然流產」高於「已婚男性自述配偶曾經自然流產」的比例,這是怎麼回事?
國內關於自然流產的統計,目前只有「家庭與生育調查」報告,不定期針對台灣地區20至49歲的人口進行抽樣。2012年「女性自述的自然流產」為15.1%,「已婚男性自述配偶曾經自然流產」是10.37%,2016年則變成11.35%、8.24%的差異。
先從「家庭與生育調查」長期未納入男性來看,可以發現過去「生產過程」被過度簡化為「女性的生理過程」,直接以生理差異排除掉男性的生育經驗,明明男性也會經歷懷孕的期待、產檢的焦慮及流產的失落等情緒,或者陪伴生產、感受胎兒的成長和產婦的變化。
懷孕的過程不是線性的,不是胚胎在子宮著床後就一路穩定達到生產的直線式發展進程。懷孕的過程可能是往後退的,孕婦可能會經歷到胚胎的生長停滯、萎縮或流產。
醫學怎麼解釋流產的原因呢?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密蘇里大學產科學系醫學博士Holly B. Ford和Danny J. Schust(2009)對流產的危險因子統計,有四到五成屬於「無法解釋的原因」,其餘可能是免疫系統、內分泌、基因異常、感染等因素。
既然多數自然流產原因都無從解釋,為什麼女性自述比例高於男性?這與社會文化如何看待自然流產有很大的關係!
支持生動盟的工作:reurl.cc/qOzaOE
生動盟官方網站:www.birth1020.org/
生育改革政策白皮書下載:reurl.cc/E12XaK
生產講座/課程申請: neti.cc/WNKWrBx
陪伴孕產旅程的行動手冊:neti.cc/gYmv9W7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