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路越發達,青少年的自我評價卻更低?《過曝世代》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
圖片來源:金石堂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似乎心靈特別脆弱?又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總是特別在意他人的看法?這些問題在過去並沒有令我們覺得嚴重影響生活及情緒,但為什麼在相對安全的年代,卻更卻乏自信心呢?

陳品皓心理師《過曝世代》這本書中提到由於社群網路的崛起,確實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遭受到強大的威脅,因為人際關係並不僅限於實體的接觸,而是二十四小時隨時都能在網路上發酵,也因此讓青少年的情緒因過度在意他人的觀感而受到困擾,而這種現象也預期在未來會愈益嚴重。

書中提到社群網路的「限時動態」功能,原本是掌握朋友動態的管道,但也可能淪為網路霸凌的用途,別誤以為限時動態不具有持續性便無法造成他人的傷害,反而是限時及資訊碎片化的特質摧毀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即便時間一到便煙消雲散,但卻能以截圖的方式被留存及轉傳。

或許有人會說那就不要去看或學習不在意,是否就能避免這些傷害呢?事實上,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很難完全擺脫同儕或群體的影響,也需要在群體中感受到被接納的安全感,所以青少年在忙於學業之餘,還要應付比過去更複雜的人際關係,確實容易引發更多的焦慮與情緒問題

但身為家長,難道只能完全禁止孩子使用網路一途嗎?既要讓孩子適時融入群體創造共同話題,又要防範社群網路所造成的身心危害,除了規範孩子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也要引導孩子去釐清我們很多時候的欲望並不是真正的欲望,而是透過模仿得來的,為的無非是想融入群體,雖然本意無關對錯,但還是得注意一窩蜂的從眾效應只會減損我們對真正值得關注事物的注意力。

我認為書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注意力」的精準描述,這也是許多成人情緒受困的原因,意即我們總認為別人在關注自己,也相當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於是當我們受到挫折或想逃避的時候,便遁入網路世界轉移注意力藉此逃避,結果反而造成了惡性循環。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們過度關注自己所導致,也因為多數人都是如此,所以會發現每個人都專注於關心自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密切關注他人,所以千萬別讓心理資源都消耗在人際關係上。

很喜歡作者在書中的一段話:「我們時刻都在消化生命中各種無法逃避的失落。」

既然失落無可避免,但願所有的家長都能用理解的心態去陪伴孩子成長,而這本書解析了青少年在「自我期待」與「自卑心態」中的糾結,也點出了網路時代資訊短淺所造成的心理安全感低落及人際界線模糊對深度學習的影響力,同時期待能協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自我認同,走出陰鬱情緒的泥沼。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倦怠的5大解藥,從有毒工作中奪回你的人生

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不當媽媽、太太、媳婦之空巢熟女好好愛自己

【兒童繪本】氣噗噗的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