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開始報名|陪你完成人生日記:重構生活
⚡參與七日書由此進 七日書|重構生活
⚡參與七日書由此進 七日書|重構生活
⚡參與七日書由此進 七日書|重構生活
有時候,我們以為生活只能照著既定的秩序前行:工作、責任、角色、他人的期待。但在日復一日的慣性裡,也許有某個瞬間,你開始懷疑,我真的想繼續這樣活嗎?如果我可以(暫時)離開現在的自己,重新選擇一次,會是什麼樣的人生?
這一回的七日書,邀請你暫時脫離現世,從「日常的束縛」與「社會的腳本」中抽離,把焦點放回自己,去看那些被環境形塑、被規則綁住、被角色包裹的「我」,重新審視自己想留下什麼、放下什麼。
脫離現世,不一定意味著逃離,而是一次抽離與重構的練習。想像一下,離開目前的工作、城市、關係,甚至離開一種固定的思考方式,會不會看見另一種自己?也許你會想起人生曾有幾次勇敢的改變;也許你會重新檢視,什麼才是真正屬於你的生活與內在秩序。那些微小卻堅定的選擇,讓你一步步靠近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七天的書寫,我們將一同經歷一場小小的出走,從舊的秩序中離開,從新的可能裡重新選擇。
關於自由寫
2024年春天,Matters 開啟「自由寫」企畫,組建寫作社群,與你一起完成人生日記。
自由寫(Free Writing)是一個專門的寫作技巧,作品不一定完美、嚴謹,但可以幫助作者克服自我批評的障礙。作家彼得・艾爾博(Peter Elbow)致力推動自由書寫,「寫作的結果是你必須從用錯的詞寫錯的意思開始;但要持續寫作,直到用對的詞來表達正確的意思。只有到最後,你才會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過去一年多,「自由寫」走過不同主題,透過家與故鄉、愛與親密關係、人生飯桌、成長軌跡、我的(不)完美人生、家庭故事、地方書寫、人生的靈魂提問、What If 人生有如果、長女症候群、給自己的情書、曖昧時刻等,我們書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每天 20 至 30 分鐘,書寫每一道題目,展開一場內心旅途,當中可能會想起某些已經忘記的回憶,又或者跟過往達成和解。透過寫作,感受到內心的脆弱,也能獲得力量。
目前社群已累積參加人次 3000 人,創作超過 5000 篇人生故事。講座曾邀請到作家陳思宏、洪愛珠、郭強生、楊翠、馬尼尼為、李智良、黃宇軒、譚蕙芸、吉井忍、張慧慈、庫索、許菁芳等,出席講座人次近 1000 人。在一年多的寫作旅程中,收到最多的迴響是,自由書寫的方式讓作者能夠持續隨心寫作,把當刻的感受寫下來,獲得了意料之外的驚喜收獲。
「自由寫」心法提示:
(一)動筆之前,先預定好一段專心書寫的時間(建議 20 到 30 分鐘)
(二)不需嚴謹處理文法、修辭,也不作修改,只需要在指定的時間內寫作
(三)相信過程、相信自己的思緒,直接紀錄,不要批判你的內容
(四)不要介意作品是否有完整結構,看到題目之後,讓思緒帶著你,相信當下的感覺是重要的,並且寫下來本月題目
第一天
如果可以脫離目前自己的一部分,你最想脫離自身的是什麼?
比方說,脫離自己的城市、工作崗位、交際圈子、原生家庭,又或是任何你想像到,那些有關長久被壓抑的事物。
第二天
人生中有哪一次,是你作了一個「重構生活」的選擇後,覺得終於做了順從自己意願的事,又或是有對得住自己的感覺?
分享一下你重構了甚麼,它可以是任何一個部分,它如何影響著你?即使是一件小事也可以。
第三天
分享一個在生活中,可以讓你安頓下來、感到平靜的小儀式或活動。
在平常的日子裡,你會做些什麼,去尋找解放的出口?描寫一下當中的過程、細節,例如是身體的節奏、心情的變化,讓你能夠喘口氣的情節。
第四天
寫一次你的選擇並不跟從主流,過程中克服自我懷疑的經歷。
第五天
分享一個職場上的焦慮感,它如何影響到你的情緒,又或讓你重新思考與選擇?
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職場渡過,可能你曾想離職,又或決定離職後經歷過焦慮、迷惘,再度出發,寫下這些會有共嗚的經驗吧。
第六天
分享一件不被主流標準斷定好壞,而你覺得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第七天
當一切舊的規則、結構不再運作,你心裡有哪些曾被壓抑的小事、慾望或聲音重新浮現?寫下一件你重新允許自己去做、去想、去成為的事,這是屬於你的一個新秩序。
如何參與「七日書」?
時間線
正式報名期:10 月 27 號(一)到 11 月 2 號(日)晚上 23:59(東八區)截止,為期七天
晚鳥參與期:11 月 3 號(一)至 11 月 10 號(一)晚上 23:59(東八區)截止
寫作期 :11 月 3 號(一)至 11 月 10 號(一)晚上 23:59(東八區)截止,總共八天
在期限內完成報名的文友,稱為正式報名,有機會獲得大滿貫徽章。比較晚來的文友也不用擔心,歡迎你加入晚鳥的行列,隨時加入、展開寫作。
活動規則
在寫作期完成七篇寫作:你有 7+1 天的寫作期可以完成,可以每天發一篇文,也可以選擇你方便的日期集中發文。不過我們鼓勵大家每天挪出 20-30 分鐘寫作,有助於培養每天的寫作手感,作為一個恆常訓練,與文友互動。
發文時勾選日期:請在編輯器內勾選與該篇文章相對應的日期,方便大家更輕鬆地參與七日書並獲得大滿貫,請看本篇「發文流程」的介紹。
報名流程
請到七日書專屬活動頁報名,按下「報名參加」,我們將儘速處理。報名成功後,你就會看到自己的頭像出現在作者列表。
正式報名期為七天,在這段時間內成功報名的作者,有機會獲得七日書大滿貫徽章。
寫作期開始後也同步開放「晚鳥參與」,尚未報名的文友一樣可以加入並發文,差別在於「晚鳥參與」無法獲得徽章。
發文流程
當你完成七日書報名(尚未報名?點這裡),11 月 3 日寫作期開始之後,你的編輯器右上角會出現「參與七日書活動」的選項。
每篇文章對應一天,七篇文章對應七天。例如你今天寫的題目是「第三天:分享一個在生活中,可以讓你安頓下來、感到平靜的小儀式或活動。」,發文時就可以選擇「第二天 - 2025 年 11 月 5 日」。
如果你發文時選錯日期,或事後想要修改,都可以用「修訂作品」修改日期。
文友可自行決定是否在文章中加入 #七日書 標籤,不添加也不影響
我們鼓勵你為自己的七日書文章建立選集(指南點此),完整呈現你的寫作
大滿貫與線上參與憑證
在報名期內(即日起到東八區 11 月 2 日 23:59 截止)完成報名,且將七篇文章發布到正確的七天日期,可獲得七日書大滿貫「徽章」及大滿貫「鏈上參與證明」。徽章將顯示在你的 Matters 個人主頁,而鏈上參與證明則會出現在你綁定的加密錢包內。
寫滿四篇以上,可獲得七日書「鏈上參與憑證」
更多徽章及鏈上參與憑證的介紹請點介紹文
我可以在哪裡讀到「七日書」的文章?
「七日書」活動頁(網址點這裡)將依照天數,呈現七日書社群文友的文章,歡迎點入閱讀、留言、互動,彼此鼓勵
鼓勵大家透過書寫結交文友,除了寫作,也到他人文章留言、互動,讓內心的感受得以透過書寫同行
十一月作家講座|世界慢慢忘了我,但我慢慢記得生活:周慧談生活與創作
🎨 講座日期:11 月 18 號(週二)19:30(台北時間)
🎨 線上講座網址:us02web.zoom.us/j/89...
🎨 講座報名:請填寫此表單 forms.gle/2UWmvxWiFC... ,將於活動前兩天收到提醒 email
🎨 參與講座並提問,有機會獲得《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電子書
🔥🔥🔥【《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 自由寫社群專屬購書優惠】🔥🔥🔥
喜歡紙本書的讀者可點此購買,結帳時輸入折扣碼 freewrite,感受紙本書的觸感與溫度
喜歡電子書的朋友可點此購買,結帳時輸入折扣碼 FREEWRITE2025,享受閱讀的速度
【講座介紹】
「現在我意識到生活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我就是生活漩渦的中心,我可以不做什麼,也可以做點什麼。」
作家周慧的第一本書《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寫下她在四十歲之後離開都市、搬往鄉村的生活日常。這是一段與自己和世界重新對話的十年,她不上班,也不工作,以最低開銷度日,將時間留給閱讀、寫作與觀察。
書中多篇文章聚焦於生活的微小細節:一隻貓的呼吸、季節的轉換、身體的變化,乃至於「無所作為」的片刻。她以平靜卻深刻的筆觸,書寫與勞動、與社會期待、與自我狀態之間的拉扯。這樣的生活並非逃避,而是一種選擇,一場回到生活本質的自我探尋。
她在書中寫道:「我想,回到村後,先把貓找到,抱著牠回家。我還要告訴牠,從此,『我只有這一個去處了,離群索居,但我們不怕,你有我我有你,我們雨大關門,風大關窗。』」
許多讀者被周慧的書寫風格打動,當我們不斷追問「此生如何能值得」時,周慧用她的生活與書寫,示範了另一種可能:跳脫既有的模式,仍能誠實、完整地活著。
本期「七日書」邀請周慧親自分享《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的創作歷程,談她如何將日常轉化為文字、如何讓生活成為書寫的土壤。無論你是渴望提筆寫作的新作者,或是正想尋找生活轉向的契機,都邀請你一同走進周慧的世界。
【講者介紹】
周慧
七零後,十八歲外出打工,做過一些普通職業,四十歲辭職,居深圳東部海邊村莊十一年,無業至今,《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是她的第一本書。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