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愛

寂然
·
·
IPFS
·
孩子們卻經常接觸到情緒繃緊、懶惰成性、欠缺同理心的教師,每日面對這樣的“壞榜樣”,當中痛苦旁人難以想像。


青少年感到不開心有很多原因,其中常被忽略的是師生關係欠佳,覺得被老師針對,因為遇上討厭的老師而厭學甚至厭世。在新的學年,衷心希望澳門所有學生都保持愉快,積極學習,但傳統的學校始終是一個充滿壓力的環境,所以關心學生之前,更需要關注站在教育最前線的老師,他們勝任嗎?有足夠的責任感嗎?可以為學生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嗎?

    現在的學生心清眼亮,能辨別教學認真、愛護同學、課堂管理技巧卓越的老師。問題是好老師數量太少,孩子們卻經常接觸到情緒繃緊、懶惰成性、欠缺同理心的教師,每日面對這樣的“壞榜樣”,當中痛苦旁人難以想像。

    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學生討厭的老師都有以下行為:

一、性情暴躁,說話刻薄、處事不公,為了樹立權威,喜歡因一人犯錯而怪責全班,把好學生也推向對立面。

二、管理不善,慣性拖堂,為了趕進度而延長課時,漠視學生休息或為下一科測驗而溫習的時間。

三、心胸狹窄,但故作幽默,借故在課堂上對不喜歡的學生冷嘲熱諷,或者以其體型特徵來開玩笑,形同帶頭欺凌。

四、明顯偷懶,學生準時繳交作業,老師卻遲遲不改,更惡劣的是批改隨意,胡亂評分,令勤奮用功的學生失望。

五、有錯不認,自己出錯卷或計錯分,被學生指正而不肯認錯,答應了學生會撥亂反正,但最終不了了之。

    千萬不要輕視這類耳熟能詳的情況,青少年心智發展未成熟,師長的任何偏差在他們眼中都是頭等大事。當老師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規則時,自己更應以身作則,謹記專業操守,尊重差異,凝聚信任,體諒學生,更重要是在言行中展現“老師的愛”,絕對不能以欺侮學生為榮。

    關心學生要付諸行動,希望學校領導不要麻痺大意、敷衍塞責,予以正視。

(刊於2025年9月4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寂然寂然,在澳門生活的文字工作者,結集出版的作品包括小說集《有發生過》、《月黑風高》、《撫摸》、《救命》,散文集《青春殘酷物語》、《閱讀,無以名狀》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課外書的價值

保持笑容

繼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