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1.5k 篇文章
傅元罄

真正的「贏在起跑點」不是贏過同伴,而是超越自己:讀《怡辰老師的小學生學習診療室》

如果直接講述道理不起效,「提問」往往是個促進別人自我覺察、反省的可以嘗試的方法。而且,往往要說服孩子,不能只考慮理智的正確性,也要照顧到孩子的情感。其實,對大人不也是這樣嗎?

标签活跃作者
  • 凌渊
    凌渊

    不会再发文,有时会看文。 博客:https://lingyuan.blog

    JohnDoe
    JohnDoe

    I am just an anonymous freedom fighter!

    多数派Masses
    多数派Masses

    诞生于这个大时代,反对一切压迫和宰制的青年平台。关注思想交锋、社会运动,关心工人、农民、女性、全球南方等被损害者的真实处境,也通过写作和实践去想象、去创造别样的社会。网站:masseshere.com

  • 閱讀筆耕
    閱讀筆耕

    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鹿馬
    鹿馬

    希望能在一个免于恐惧的环境下畅所欲言,且保证一定的讨论质量。尽量不仅仅做就事论事的争论,努力走从现象到概念的思考路径。

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歌】被倒置的青春

〈被倒置的青春〉這首詩描繪在一個價值顛倒的環境中成長的青春:真話、天真與獨立被打壓,而謊言、控制與服從被歌頌。詩中呈現了在壓抑中學會沉默的世代記憶,同時也留下對「尚未被允准的自由」的隱喻。

Anne

抖音不是問題,教育才是

抖音(TikTok)常被視為「讓年輕人上癮的元兇」,許多家長或老師會告訴孩子:不要看抖音,這樣只會浪費時間。然而,單純的禁止真的有用嗎?事實上,抖音並不是根本問題,它只是揭露了我們的教育缺陷。

鋼哥

📝📝:從助教的視角看大學生涯|教室應該拿來交流,順便留心你身邊的「怪物」同學

面對一群對社會學理論感到困惑的新鮮人,他們尖銳的提問 「學這個到底有什麼用?」 促使我重新設計教室的本質和意義。

Anne

《老師的光與影》——一名代理教師的班級日常小說化紀實——

這是一段真實經歷。身為代理老師,每次聽到「沒有教師證的老師不專業」,心裡都難免湧起委屈。可即使沒有證書,我仍全力守護孩子的童年——這才是真正的專業。

Anne

回歸:在虎尾,找回教育的模樣

楔子:那句刺痛人心的話 「李老師,您個子這麼高,我擔心一年級的小朋友會感到距離感。他們需要老師像幼稚園一樣,能抱一抱、親一親的。」 這句話像一把鈍刀,緩慢卻精準地割開李心對教育的熱忱。她看著眼前穿戴名牌、笑容客套的陳太太,心中五味雜陳。那天是開學第一天,她被分派到虎尾鎮上一所面臨裁併危機的小學。她知道自己是代理教師…

Anne

台灣教育的失落:一場政治的困境

台灣的教育體系正面臨一場由政治、社會與家庭共同編織的複雜風暴。這些問題彼此環環相扣,讓教育從一個培養人才的事業,淪為各方勢力博弈的戰場。

寂然

老師的愛

孩子們卻經常接觸到情緒繃緊、懶惰成性、欠缺同理心的教師,每日面對這樣的“壞榜樣”,當中痛苦旁人難以想像。

寂然

課外書的價值

其實知識普及、教育進步已是不爭的事實,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來判斷當今的情況,顯然不合時宜。

DuncanLau

狀元情意結

一到中學公開試放榜,大家又回到古代,媒體大肆報道「狀元」的消息,樂此不疲,今年更有「終極狀元」的稱號!

工劳小报

当教育变得“灵活”|工劳小报 #62 新闻刊

与一般行业相同,劳务派遣教师的兴起,同样是源于“用工需求的不稳定”。例如,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新生儿数量达1883万,直接导致2023、2024年秋季的“教师短缺”,许多地方和学校纷纷大量招聘教师,但都是“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原因也很简单,出生率下降是大趋势,未来的教师需求仍会大量减少。采用劳务派遣形式,需要时招聘,需求减少时随时解聘,成了地…

Anne

啄木鳥(story book#4)

Bastian要我猜樹洞是誰的家?所以我就叫Gemini寫一則有趣的故事。

Anne

事後的價值:生活經驗如何形塑我們的智慧

法國 babysitter:生活中的法文種子 很多事情的意義,往往要等到多年以後才會顯現。我在法國留學時做過 babysitter,當時的想法很簡單:一邊賺錢,一邊練練法文。那時候,我學的法文都是生活化的用語,並沒有課本上的正式規範。沒想到多年後,當我教一個五歲小孩法文時,這些生活化的經驗派上了用場,讓教學更自然、親切。 哲學呼應:柏拉圖曾說,潛能必須通過…

Anne

教育體制崩壞?其實沒什麼不好!

你覺得現在的教育怎麼樣?是不是覺得老師壓力超大、家長不放心、學生學習也跟不上?來聽我說說,一個崩壞的教育體制,怎麼可能是個壞消息,反而是改變和創新的契機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慧翠道憶胡鴻烈校監:這是只屬於某個逝去時代的樹仁故事

在這個講求功利的時代,有兩個人擇善固執,所以四十多年來很多莘莘學子有機會向自己的夢想繼續前進,到最後證明兩老當年被認為是愚蠢的決定是對的,所以兩老被稱為獅子山下的愚公。

离开原地的8101

应试教育留下的不是知识,而是创伤

十年后我才慢慢看清我当时经历的事,经历的时候我感到痛苦,后来我讨厌,再后来我极度的厌恶,现在除了厌恶,终于慢慢会想起当时发生的事情,当时的那个小孩,承受着什么样的她尚不懂得也无法承受住的压力,以及这种压力,给后来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Anne

從一通代課電話看出教育的荒謬

——這樣的低薪工作還要招考,真的太幽默了

technohippies

卡拉OK学校发布 🎤🎓️

在区块链上利用音乐和AI教授英语的非营利组织

jaded.chen

你以为你在教育孩子,其实孩子在教育你

昨天晚上,我女儿把筷子放下,盯着盘子,小声说了一句: “爸爸,我不想吃这个菜,可以吗?” 注意,她说的是“可以吗”,不是“我不吃”。 我下意识的反应是:“不可以,吃饭别挑食。” 因为我从小就是这么被教的。 但我忍住了,没说出口。 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孩子必须学会妥协,而不是学会表达? 小时候,我们都被灌输一个观念:不许挑、不许拒…

鋼哥

📝📝:文學的閱讀訓練早已培養 AI 的認知素養|沉浸故事的同時,又能當作客體分析

一方面相信故事真實,另一方面分析其結構,正是文學中最複雜高級的認知技巧之一。這項思維彈性,正是當今 AI 整合世界中最寶貴的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