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癖〉
「為什呢你這麼關注在別人不要的物件上?」
「我覺得是偷窺慾,二手物或是別人不要的物件其實很私密。」
與廢棄物件相遇的那一刻,既私密又赤裸,我們在相處過程中逐漸了解彼此,也透過對話使我得知物與前一個對象的相處情形,留在他們身上的使用痕跡展露了他們與前擁有者的互動關係,一如竊竊私語的小八卦,在前擁有者不在場的當下,與物偷偷交流了他私底下的樣貌,痕跡是確切的,那八卦也就不會是空穴來風,而是赤裸裸發生在雙方間的真實。
這樣的交流是單向的,那使我在對方毫不知情的情形下,透過物而與前擁有者更親密。廢棄物就是牆上的一處小孔,也是區隔我與窺視對象之間安全屏障,使我能躲在其後大膽、姿意地窺探孔洞內的未知。私人住所是最令人放鬆的領域,當回到住處關上房門的那剎那,終於與世界暫時隔絕,逃離了人之於社會的功能與效用,褪去外衣,展現最真實的自我,而展現也不是為了誰,它只是卸下束縛的一種歡快。
我想那也是我對偷窺著迷的部分吧!除去社會功能與效用的人,如同《變形記》中的甲蟲,當我讀到葛雷戈成蟲後的心境變化時,我在想也許那才是人最坦然的狀態,偷窺,窺的不就是每個人關在房內成為甲蟲的樣貌嗎?如果今天葛雷戈鼓起勇氣頂著蟲殼向外出走,說不定會發現世界各地都有著相同遭遇的甲蟲,也許其他躲藏在房間內的甲蟲也會因此而鼓起勇氣,向世界展露自己。
但倘若房間作為私人領域的結界,一踏出房門就會幻化為人,那甲蟲們又該如何相互交流、知道彼此呢?在《偷窺孔》中,男主角偶然瞥見租屋處的一側牆壁上的孔洞,並發現孔洞竟與隔壁相互連通,也因此窺見了正在自慰的女主角。
我叫做生野惠美留。不介意的話,城戶先生…要不要跟我…一塊大方秀自己呢……?我們來訂個規則吧…偷窺對方的權力每天互換…這樣吧,一、三、五是你,二、四、六是我,星期天就公休…被偷窺的人絕對不能刻意閃躲…要展現彼此最真實的一面喔!《偷窺孔》
當偷窺成了雙向時,我們與窺視對象間的屏障將瞬間崩解,單向的窺視變為雙向的私密交流,此時牆上細小的孔洞連接兩者外在底下的內在交會處。兩住處的隔板遂成了通道,使之產生流動,兩者隱密地交融,逐漸形成共有的秘密。而秘密只存在兩者之間,畢竟房內的一切我們無法從外在得知,且房門的結界依然存在,也必定要存在,當我們踏出房門後,彼此還是該拾起功績外衣;幻化為人,調整步伐重新回到社會軌道,那房內的孔洞存在與否便無人知曉了,即使聽聞有這樣的孔洞也毫無對證辦法,畢竟誰又能聽懂蟲語,甚至在乎蟲呢?
當我們注視一件二手物,其實也正偷偷瞥見他人的生活輪廓,與那些被時間滲透的細節悄悄對話。物件彷彿成了彼此之間微小的偷窺孔,讓我們在安全的距離中,得以凝視、理解,甚至共鳴。
而也許,每一隻關上門蛻變成甲蟲的我們,都在等待那一道縫、一扇孔,去與另一個藏身之人交換目光。因為在那裡,我們不必說話,只需存在,就足夠誠實。
書寫是習慣 但擲地能更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