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告訴我們那些不定性的人可能是21世紀的搶手人才
前言:從一個歷史名人的故事開始了解這本書
要了解這本書想說什麼,首先需要聽聽這個人的故事: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至1790,是美國的開國元勳,也是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曾任美國郵政局長,賓夕法尼亞州州長,美國駐法國和瑞典的公使。這本書對祂的描述是:當他完成了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之後,別人總想他一定會到哈佛大學政治系擔任終身教授;但他卻對研究風箏和鑰匙變得癡迷;當別人想他一定會成為科學家,到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時,他又對研究法語和法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當別人想他一定會在國際語言和文化機構工作,他又轉為去設計郵局和發明商光眼鏡。因此,維基百科介紹他的身份是政治家、科學家和作家。原來三百年前已經有斜槓青年了。
《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這本書,就是想告訴我們,世上就是有一種人,他們無法一生只做一件事。因為他們在同一領域待久了,做同一件事情做久了,會感到無聊。他們不是同一時間做著幾個不同領域的事情,就是不斷轉換領域。他們經常會被人誤解為不成熟、不定性、缺乏人生方向,甚至注意力缺失。這本書想告訴我們,這些人只是具有多面向發展人才的性格特質。若能妥善發展,他們會是21世紀知識型經濟下炙手可熱的人才。
作者是誰?
這本書的作者馬格麗特.羅賓斯廷,是一名生涯發展顧問,經營「另有出路」顧問工作室。為客戶提供職涯發展、人生規劃等領域的諮商服務。她輔導了超過五千個客戶,幫助他們面對各類人生課題。在提供輔導服務過程中,作者遇過很多不知道應該選擇什麼領域發展職志的人;在同一領域待久了覺得無聊,無法待下去的人;中年後才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但又怕起步太遲的人。作者都一一幫助他們解決這些難題。這本書整合了作者的經驗,從生涯規劃、時間管理、心理諮商各方面,幫助興趣多多的人充分發揮自己的熱情與技能,做到同時兼得金錢和快樂。
這本書想說什麼?
世上存在一些人,他們好奇心旺盛,興趣廣泛。傳統的要求選定一個領域終身耕耘的職涯規劃方式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也不適合他們。試想,要這些好奇心旺盛,有多種興趣,在多領域都充滿熱情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會是多麼痛苦呢!這本書要幫助的對象,正是上述那種作者稱為多面向發展人才的人。
這本書分為以下五部份:
第一部份:正名:這部份描述多面向發展人才的特質,以及他們在人生規劃中經常會碰到的難題。
第二部份:管理熱情:引導讀者找出自己最在乎的事情,以及運用「四色冰淇淋」策略管理自己的興趣與熱情。
第三部份:兼顧現實:提出各類方法幫助讀者結合工作和興趣。包括如何用工作支持興趣;如何把興趣融入工作;以及不用重回學校或從基層做起都能轉換跑道的方法。
第四部份:理想生活:建議適合多面向發展人才的時間管理方法;以及如何排除發展路上的障礙。
第五部份:往前深入:建議多面向發展人才走出心理陰影,鬆綁社會加諸於他們身上的束縛。
我找到的三個亮點
我懷著三個疑問打開了這本書。以下就以問答形式分享我找到的亮點。
問題一:我是多面向發展人才嗎?
從書中找到的啟發:作者介紹了「長帶」概念。長帶的一端站著莫札特,他是家喻戶曉的音樂家,屬於單一面向的專才。帶的另一端則站著文首介紹的富蘭克林。他是多面向發展人才。除了長帶兩端以外,中間還有很多位置。多數人都位於長帶中間位置,只是有些人較為傾向莫札特一邊,有些人則較為傾向富蘭克林哪邊。書中列出多面向發展人才的三個性格特質。包括興趣愛好很多;選擇工作重視成長與學習多於金錢回報;以及以能否征服挑戰來定義成功。如你對這些描述都點頭如倒算的話,那你就很大機會是多面向發展人才了。而我呢?特質一與特質三都與我接近。至於特質二,哈哈!我不敢說不重視金錢呢!
問題二,若我在長帶中比較站近富蘭克林那端,那麼應該怎樣管理自己的時間與熱情,才可充分發揮能力呢?
書中找到的啟發:作者提供了很多工具幫助富蘭克林們管理時間和熱情。以下兩個工具十分好用:
第一個工具是曼陀羅思考法:用一個九宮格,把主要目標寫在最中心那隔。然後圍繞着中心的八格,則是服務於主要目標的八個方向以及相關的小目標。然後再就那些小目標訂立行動方案。整個曼陀羅圖案從中心發展出去,從最主要到最微小,分別是目標、方向和行動。
第二個工具是四色冰淇淋策略:選四項目前最重視的興趣拼湊成焦點組合。這個策略的好處是既避免了選定一件事一直做下去的無聊感,也避免了興趣太多,以致時間和注意力分散的問題。在時間分配方面,作者建議以一週為單位。把一週時間平均地分級焦點組合中的不同興趣。這樣能避免用一日為單位令自己疲於奔命兼顧數項興趣。
對我來說,曼陀羅思考法確實對訂立目標和計劃,甚至對專案管理都十分實用。我會把他用在規劃創作之上。至於四色冰淇淋策略,由於我的興趣也未廣泛到要刻意聚焦,因此比較無感。
問題三:如何跟那些誤解富蘭克林們的親友傷處?
從書中找到的啟發:多面向發展人才經常被誤解為不成熟,甚至有人誤會他們患上注意力缺失症。即便如此,作者依然鼓勵多面向發展人才勇敢地做自己。書中講述一個妻子是富蘭克林,丈夫卻是莫札特的真實故事。他們夫婦倆有著共同目標,就是親身建造屬於自己的愛巢。但當愛巢建好之後,丈夫就情願留在住處什麼地方都不想去了。但妻子卻很想參與其他房屋的建造,以及投入不同地方的工作。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以為他們的婚姻一定會破裂了。但故事結局卻是開心的。妻子後來找到一份每年只須離家數個月的工作,由於丈夫是自由工作者,有時也會抽時間陪伴妻子到外地工作。於是他們依然無須長時間分隔兩地。作者想告訴我們,即便性格差異這麼大,若彼此願意協調,仍能保持融洽親密的關係。
結語:若生來是天鵝就好好做天鵝
當天鵝走進鴨子堆,鴨子們一定會覺得牠醜陋。但天鵝又能否運用意志力把自己變成鴨子呢?以上是作者運用的比喻。作者勉勵多面向發展人才不要因為自己與多數人不同,就刻意隱藏自己的性格特質。作者認為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熱情。她以美國一個地方的醫院合併事件作為例子。因醫院合併擬備裁員的護士,那些熱情洋溢,隨時願意學習新知識的護士比較容易找到新工作。作者認為最不值得的,就是賣掉靈魂來填飽肚子。當靈魂被賣掉,內心的熱情因而消失,到時恐怕連肚子也無法填飽了。作者的願景是幫助更多天鵝有勇氣做天鵝。沒有天鵝因為怕與鴨子不同而要隱藏自己。其實這與我的願景也很相似。我也希望自由工作者們、斜槓們不會被誤解為不務正業,對人生和職涯規劃缺乏責任感。畢竟世界的美麗就在於其中有著多樣化的生命。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