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别人心思,不是心机,而是高敏感

果也
·
·
IPFS
真正能“看穿别人心思”的,并不是靠心机算计,而是一种被动的天赋——高敏感人群(HSP)由于神经系统更敏锐,能够捕捉到比常人更多的细节。初期这是负担,会带来信息过载与共情疲劳;但当学会设立边界、保护能量时,它就能转化为优势。看穿别人心思不是目的,不被他人的心思绑架,才是高敏感人群真正的自由。

说个暴论:凡是需要专门花心思、花精力才能去“看穿别人”的,都不叫看穿别人,那叫心机、厚黑学、服从性测试、自负、臆想......

真正能“看穿别人心思”的,只有依靠比平常人更多的神经元接收器来实现。这是一种被动技能,不需要主动去经营。这类人一般被成为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拥有更高的感官处理灵敏度(Sensory-Processing Sensitivity)。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对于还不会设立边界的初阶高敏感人群来说,这简直就像诅咒:随时都在信息过载和共情疲劳。

但是通过生活经验,以及不断被“薅能量的羊毛”的经历的洗礼,对于逐渐知道建立边界的高敏感人群来说,这是一个天赋,尤其在心理咨询、情感咨询等领域能发挥独特的优势。

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有“明明不想去做却依然看穿了别人的心思”的能力,需要:好好修炼自己的边界感,保护好自己的能量。看穿别人心思不是目的,学会不被别人的心思绑架,才是高敏感人群真正的自由。

2025.9.29

灵感来源:能看穿别人心思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果也果也|创作《失恋者的自救日志》,分享有毒人格、亲密关系与自我疗愈的文字,愿你在阅读中找到温柔与力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没有天赋,也能靠热爱写作吗?

非线性思维与表达落差:从 INFJ 的“发呆”说起

为什么老一辈带孩子看起来轻松,而现在的父母几乎要被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