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天四点起床,下午一点消失
我楼下有家早餐铺,卖包子、豆浆和糯米鸡。
不是什么特别的铺子,装修也简单,塑料桌椅摆在店门口,一早上来来去去几十个人,不会有人特别留意这家店主是谁。
但我天天经过,也算熟了。
她是那个早餐铺的老板,一个中年女人,戴着鸭舌帽,围裙上有油渍,皮肤偏黑,说话不快,眼神总是像在盯着什么别的地方,精神不太集中的样子。
后来听熟客讲,她是单亲妈妈,一个人带三个孩子。
离婚好几年了,男人跑了,现在连抚养费都追不回来。
---
她每天四点多起床,开店、烧水、蒸第一锅包子。
六点开始陆续有人来吃早餐,八点是高峰,九点慢慢空下来。
我上班晚,经常九点半去买个豆浆。那时她已经收拾过一轮,双手满是湿气和面粉。
偶尔跟她聊几句,她回答得不多,总是“嗯”“好的”“马上”。
她的孩子偶尔也在店里,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男孩,有时站在一边等她收摊。
她不怎么管孩子,也不骂,就让他站着看。
有时孩子在角落里写作业,写一会儿睡着了,她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盖上。
我看见她这样做的次数多了,才慢慢开始觉得,这家早餐店的节奏,是被生活拽着走的。
---
她下午一点左右关店。
收摊特别快,剩下的包子装进大桶,热水泼在地上冲刷。
有时来不及就把东西堆在一边,招呼儿子一起拖回去。
她消失得也快。
一点十五分,电动车发动的声音一响,整家店就像不存在过一样。
她好像也不太在这世界上留下痕迹。
也不拍短视频,也没贴“本店故事”,更不会和顾客闲聊生活。
她只是活着,像机械一样完成每天的流程。
有时会觉得,她不是在经营一间早餐铺,她是在跟时间赛跑。
---
我后来在附近菜市场见过她一次,推着购物车,一个人低头选肉。
她的背影挺直,动作利索,砍价声音不大,但很干脆。
我从她身边走过,她没看我。
我那一瞬间突然觉得她像个士兵,正在采购补给,准备迎接明天的战斗。
---
她没和我讲过什么,也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我们只知道,她每天早上会出现,下午准时消失,
第二天早上,又出现在蒸汽和包子之间。
她可能也不觉得自己“苦”,
只是时间不允许她觉得——
她只能往下走。
---
这篇讲的就是她。
不是“伟大的母亲”,不是“离异女人励志逆袭”,她也不想要这些标签。
她只是想,好好做完明天早上的那一锅包子。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