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去看電影
2025.03.11_〈交換日記〉65
告別窩了六七年的住處,搬到舊城區的老公寓,彷彿搬到了另一座城市,不熟悉的街道與商店,就算同樣找得到經常需要的全聯、小北、便利商店以及傳統市場,但那陌生感與不流暢是更細節、屬身體記憶的。周遭環境的熱鬧程度與樣貌也不同,商店吃食的性質不同、遇見的年齡層不同、穿著打扮不同,沿路的風景、聲響、氣味皆不同。
走到哪要轉彎,走到哪會看到什麼,要買什麼就往哪裡走,一路上可以順道做什麼......這些身體都記得。現在全都要重新輸入。
一開始,我把所有關於即將進入新環境的不適感乾脆歸類於不習慣,不再想著到底是真的不舒服還是只是不一樣。全是習慣問題,格格不入一旦進入就會漸漸融入。
連日的整理打包再拆封,疲了乏了,我和Y走出戶外探索周圍環境,找散步跑步的地方、找吃食店家、逛逛菜市場......。附近的房屋建築老中青摻雜交錯,老的多了些,有維護很好、很有味道的老,也有幾乎是廢棄的老。年輕的必須仰望,拉皮翻新的我們駐足欣賞並投射一些各自的想望。
這裡的街道複雜多樣,有寬大且車流量多的主要道路,也有穿梭大街小巷只容機車行人的迷你小通道,最讓人迷惘的是大小道路匯集的多叉路口。河川蜿蜒,道路設計也曲曲折折,走著走著很容易失去方向。我現在在哪?回家是往左還是往右?以為是平行遇不上的路,竟然在下個路口相遇,有時走得團團轉,有時豁然開朗發現原來可以這樣走阿!
感覺陌生不習慣時,我又串回熟悉的區域,亂逛或採買,然後我感到沮喪。以前輕易到達的地方,想去就去、走路範圍就到的地方,現在說遠不也不遠,但那距離便不能是隨性而是特地。我安慰自己只是不習慣,那些想去就去的地方其實也沒那麼必要,也不真的那麼常去,而且自己老是想著要歸隱山林,哪天要是成真那麼也就是到哪全是特地了。
除了附近環境的不習慣,還有新家裡的不習慣。第一晚因不習慣的聲響睡不安穩、早早醒來。做了些調整後,第二晚、第三晚......慢慢地越來越好。以前窩在自己的套房,什麼都是伸手可即的,現在搬進大房子裡,嚴格說來其實物品都到了他們該去的地方,但也可以說是物品四散在家的各個角落,要拿取任何東西,經常要多走幾步路。由於收納的位置也還不熟悉,常在家裡東走西走拿各種東西。也因為生活習慣還沒固定下來,於是常常在找東西的半路停下盯著某個角落,想著可以怎麼擺設、添購什麼或自己DIY讓空間使用更流暢,然後就忘了自己此刻走到這是要做啥,整理進度趨緩。
家當都還沒完全入新厝,連開箱整理都還談不上時,我已經找到新的娛樂。以為自己細軟不多,竟然還分了兩天才搬完,第一天晚上我便拉著Y去看了場電影,就在新家附近。
「走路去看電影耶,是不是很浪漫?」Y歪著頭看我「會嗎?」
隔週,新上片,我們又去了一次。「帶著早餐走路去看早場電影,是不是很浪漫?」看完電影,回家路上邊走邊聊,Y才說「真的耶,是滿浪漫的!」
每天整理一點、每天探索一點,在這個新地方找到自己舒適的生活與融入的形狀。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