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懦夫文化1.1:懦夫与勇者的特点与谋略
一、懦夫的特点
懦夫最大的特点就是:行事阴险无信,苟苟且且!
懦夫最害怕的,并不是失败,而是别人识破他的懦弱。
于是,他们发展出一整套伎俩:
弃权 ——关键时刻不表态;
骑墙 ——等局势明朗再倒向强者;
欺软怕硬 ——对强者唯唯诺诺,对弱者为非作歹;
喜搞阴谋 ——背后算计,不敢正面交锋;
心里阴暗 ——盼别人倒霉,暗自窃喜;
吹牛 ——嘴上大义凛然,行动懦弱无能;
黑白颠倒 ——把懦弱说成礼,把逃避说成智。
占便宜甩锅 ——见利忘义,出问题将责任甩锅给他人。
总结:懦夫的智慧,是阴谋和伪装——无信无义,没有底线。
二、勇者的特点
勇者则完全不同,行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
他们追求的不是遮掩,而是担当:
直面现实 ——敢于正视问题,不回避;
敢于担当 ——不把责任甩给别人;
公开透明 ——阳谋在光天化日之下,不靠阴谋;
改革突破 ——敢冒风险,敢开新路;
守义 ——面对不义敢说“不”,扶弱抗强。
总结:勇者的智慧,是阳谋和创造——契约守信,最重承诺。
三、懦夫的谋略:阴谋小伎
孔子:“居是邑,不非其大夫”,典型的是非不分的弃权术。
孟子:“君子远庖厨”,让别人干脏活,承担风险;自己装仁占便宜。
荀子:强调“性恶”,靠压制与恐惧维持秩序。
韩非子:不信任任何人,只剩冷酷的权谋设计。
三十六计:瞒天过海、借刀杀人、笑里藏刀,全是小伎俩。
懦夫的谋略:当面草包,背后英雄;靠阴暗生存,靠侥幸得利。
四、勇者的谋略:阳谋大智
管子:提出“牧民之政”,通过制度性改革增强国力,让齐国率先走向霸业。
晏子:敢于直谏,靠公开论辩守护国政,在权力面前依然保持坦荡。
墨子:倡导“兼爱非攻”,不仅宣讲,更带弟子亲自守城,身体力行。
商鞅:以变法立法公开废除旧制,建立军功爵制和土地制度,让秦国一跃强盛。
孙子兵法:战略大智,强调知己知彼,不战屈人。
勇者的谋略:堂堂正正,用阳光下的智谋改变局势。
五、结语
懦夫的智慧,是小伎俩;勇者的智慧,是大格局。
懦夫靠阴谋,无信无义,只能制造欺诈、停滞和腐败;
勇者靠阳谋,信义至上,才能推动改革与文明。
一个民族如果崇拜懦夫,就会沉沦在阴谋与黑白颠倒里;
一个民族如果尊敬勇者,才能走向创造与真正的伟大。
一句话收束: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孔孟荀非三十六计代表了懦夫的阴谋与怯懦,管晏墨鞅孙子则代表了勇者的阳谋与真正的智慧。
(道家的老子,因走的是出世路线,不在本系列文章的讨论之列。)
——2025年9月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